二、四位名师桃李芬芳5、袁吉六——毛泽东的国文老师袁吉六(1868—1932),榜名仲谦,派名士策,出生于保靖县葫芦寨 (其六世祖袁文崇于清初带全家迁此定居),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科举人。1912年,携家眷回归祖籍新化县永固团巴油袁家凼(今隆回县孟公乡白莲村)。 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史学家。他先后任教于北京高等师范学堂(现北师大)、湖南第一师范、省立一中、明德中学、长郡中学。1927年与胡元炎一起参加湖南大学的筹建工作,并任该校教师,直到1930年退休。袁吉六在教学之余,著书立说,撰有《文字源流》、《文学史》、《书法必览》、《分类文法要略》、《国文讲义》等。1913年,袁吉六执教于当时新建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任国文教师,毛泽东是他教的预科第一班学生。1914年,第四师范合并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袁吉六先生又是行泽东所在的第八班的国文教师。直到1918年暑假毛泽东毕业时,袁吉六教毛泽东国文达5年半之久。因他是教师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又留着胡须,人称他为“袁大胡子”。湖南省原副省长、毛泽东的同学周世钊回忆说:“一直到1918年毛泽东毕业时,前后长达5年之久,袁吉六先生对毛泽东特别器重,经常约他谈话,介绍他读一些古典文学作品。”袁吉六先生酷爱学生,要求又极高极严,以讲解精辟,学识渊博,深受学生爱戴和欢迎。他的立身处世,敦敦教诲令学子们终身难忘。在一师,袁吉六还积极支持毛泽东等进步学生的爱国学生运动。1915年,毛泽东带头发动罢课和驱逐校长张干的学潮,张干要开除毛泽东。袁吉六不因为张干与自己是邵阳老乡而站在张干一边,而是利用这层老乡关系,去张干那里游说,夸奖毛泽东是“挽天下危亡者”,并联合徐特立、杨昌济等著名教授,向张干据理力争,终于保住了毛泽东的学籍。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次交谈中就说过:“学校里有一个国文教员,学生给他取了袁大胡子的绰号,他嘲笑我的作文,说是新闻记者手笔。他看不起我视为楷模的粱启超,认为半通不通,我只得改变文风。我钻研韩愈的文章,学会了古文体。所以多亏袁大胡子,今天我在必要时仍能够写出一篇过得去的文言文。”1950年,当年与袁吉六在省一师任教的同事王季范在致函毛泽东时说:“袁胡教学有何奇,横扫千军笔一枝。”毛泽东对袁吉六非常敬重,得知袁的遗孀生活困难时,立即去信湖南省长王首道,“拟请湖南省政府每月每人酌给津贴米若干”供养袁吉六先生的夫人戴常贞等三位湖南教育界老人。1952年,毛泽东为感恩师长,悼念良师的教益,日理万机,竞拨冗挤繁,挥起如橼大笔书写了碑文“袁吉六先生之墓”。这是毛泽东唯一为个人题写的一方墓碑。1965年春,毛泽东在中南海宴请郭沫若、章士钊、周世钊等党外民主人士。席间,毛泽东饱含深情地回忆起一位未能出席宴会的老师。说到这位老师,周世钊脱口而出:“此老通古今文史”,郭沫若接腔道:“斯人教天下英才”。毛泽东笑着说:“英才过誉,但‘教天下’倒还是符合袁老先生身份。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周谷城在1984年《纵横》杂志第一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曾写道:“袁吉六先生,是湖南省保靖县的一位举人,在第一师范教书多年,写得一手好字,做得一手好古文。毛泽东在学生时代,练就了一手好文章得力于袁吉六先生。”1980年,袁吉六的大儿子袁愈栖又在墓碑两侧立上石柱,将1965年毛泽东在中南海宴请郭沫若、章士钊、王季范、周世钊等,席间追忆袁师师,章、郭的谈话中有"此老通古今文史"、"斯人教天下英才"等语组成五字对联:通古今文史,教天下英才。并将其刻于墓前石柱上,永志纪念。后人有七言律诗赞曰:斯人通古今文史,此老教天下伟才。学海无涯探源本,谋国有道照尘埃。满园桃李春常在,开径雄奇继往来。千载风流红日志,百年树木信天栽。 6、苏家祥——湘西国立八中就读的朱镕基的老师苏家祥(1893—1976),字瑞堂,安徽颍上人。1939年3月国立安徽中学更名为国立八中,先后任命安徽省教育厅长杨廉、邵华为校长。学校下设一个总部,四个高中分部,一个师范分部,六个初中分部,共十一个分部(校)。各部散布在湘西、川东的沅江流域六七个县镇。总部设在所里(今吉首市)。苏家祥被任命为永绥(今花垣)初二部主任。他选定附近的寺观作校舍,又修建八间草房迅速投入使用,教学很快走上正轨。初二部是八中复课最早的一个。苏家祥主持学校,除了开设文化课,手工劳动和文体活动也丰富多彩。还在河边租地种菜。湘西的西红柿,就是他们第一次引种到那里的。当然,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立志打败日窛。1939年初,苏家祥兼任高二部主任。此部原在乾城县河溪镇,那里规模甚小且校舍分散在三处山上,师生尤其老教师每天上山下山几地奔波,倘遇风雨更加不便。尤其该茅草小镇,根本无法支撑三百多名师生的生活。苏校长经过认真考察,毅然决定于1939年初的寒假期间,把高二部迁到永綏县城。新址选在永綏西门外的文庙,这里生活、学习条件都很好。2001年4月,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偕夫人劳安,重游母校故地,这里是他们五十七年前读书的地方。他1944年夏从省城长沙与同学结伴前往考入八中高二部,其学号是4262。苏家祥任八中校长时,1946年2月始曾为朱镕基班的历史老师。今安徽合肥一中的前身庐州中学,1938年也辗转流亡并入八中。该校资料载,八中系其校史的重要一章。多位当年校友撰文指出:无论当时还是后来,社会公认二十二所国立中学里,规模最大、办得最好的是八中,而八中的核心与精华,是初二部、高二部。
苏家祥是两部的领路人,是八中的灵魂。在他的悉心经营下,初二部、高二部成为八中人数最多、设施最完善、生活最安定、教学效果最好存在时间最长的两个分部。为了宣传抗日,苏校长关怀支持学生成立进步文艺团体,并让自己的女儿苏庭林参加话剧社。学生组成文艺小分队,多次到乡间演出。当时的朱镕基,喜好并擅长的是平(京)剧。1945年7月他和同学们认真排练了《空城计》,他饰演诸葛亮。他们步行50多里路,来到保靖县城演出获得成功,一时传为佳话。湘西的落后,根本在教育和师资,苏家祥就让高二部为当地设立了高师班。1941年夏教育部决定,在川湘黔三省交界处创办一所师范学校,任命苏家祥为校长。官方原定校址在秀山洪安,苏家祥实地考察后,认为这要占用大量宝贵农田,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生产生活。若选址在河对岸的茶峒,则只占一些荒山旱土。他的意见被采纳。1944年8月,苏家祥由茶师调任四川江津国立九中校长。1945年2月又调任八中总校长,一直到八中复员安徽。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了!八中在湘八年,共培养学生5200多人,其中苏家祥主持过的初二部、高二部就有1500多人。后来学有所成者,除朱镕基等人外,还有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唐德刚,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庚麟,台湾《联合报》社长刘昌平等。后人有七言律诗赞曰:湘西边僻救亡年,教育兴学耀史篇。国立八中培育路,光泽千古赤心丹。山高水长志高远,熔铸栋梁希望天。文脉相承兴国运,人心自在耀花垣。 7、沈从文——江青的老师1931年,沈从文和老舍、闻一多等文化名人齐聚青岛,在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任教。在这一期间,沈从文成为江青的老师。江青当时还叫李云鹤,在青岛大学做图书管理员,有时也到中文系旁听沈从文的课。沈从文在青岛大学开两门课:《中国小说史》和《散文写作》。他的教法很特别,没有讲义,只是即兴的漫谈,凭直觉说话,类似聊天,而且从不引经据典。沈从文很爱改文章。自己的发表了还改!成书了再改!他给学生作文的批语,往往比原文还长。他教学生创作,反反复复讲的一句话是:“要贴着人物写”,很多学生不理解。沈从文后来回忆:“二十一年(1932年)我在某某大学(指国立青岛大学)教小说习作,起始约有25个人很热心上堂听讲,到后来越来越少,一年以后便只剩下五个人了。五个人中还有两个是旁听的。”两个旁听者中有一个便是李云鹤。江青在文学方面有一定的天分的,沈从文比较赏识她,因此要她每周写一篇文章,给她仔仔细细地修改,一处一处地解释。沈从文曾经在班上评论她的小说:“她的小说全班第一”。一年后,江青开始公开发表作品,《催命符》《拜金丈夫》《为自由而战牺牲》等小说、散文、评论各种文体频频见于报刊。但江青则并未像沈从文希望那样从事文学,她结识了革命青年俞启威,加入“海鸥剧社”,参加中共地下组织,之后南下上海,踏入电影圈,然后被捕,直至出狱后投奔延安,正式走上政治舞台。1949年以后,沈从文和江青的命运走向两个极端。些时沈从文受到全面批判与否定。他转到历史博物馆后,在霉味扑鼻的古董间,慢慢打发暗无天日的光阴。就在这时,已经成为主席夫人的江青没有忘记他的沈老师,悄悄来看望她。那天,江青突然到沈家来,沈从文正好不在家,江青对沈从文夫人张兆和说:“我来看看沈老师。”她回忆着青岛大学的点点滴滴,坐了不太长的时间,就起身告辞。快出门时她对张兆和说:“沈老师的身腰尺寸是多少?我想给他织一件毛衣。”江青就着沈从文的一件衣服比画了尺寸就离开了。1967年,沈从文再与江青联系,想托她帮个忙。起因是沈从文想将已故三弟沈荃的女儿沈朝慧接到身边来作为养女抚养,可沈朝慧因无户口而不能在北京久住。沈从文犹豫许久,最终提笔给江青写了封信。可是,这封信如泥牛入海。后来,上级却派人来了一个通知,让沈从文去人民大会堂参加为欢迎津巴布韦代表团而举行的国际诗歌朗诵会。沈从文去了,避开等他的服务员走到角落里坐下,江青被人簇拥着来到台上,左顾右盼都没见他。后人有七言律诗赞曰:师生一段友情缘,不变终身可鉴天。桃李满园成过去。春风化雨在心田,育恩浓淡迎风忘,弟子如何入梦言。岁月流连犹可解,谜潭历史懂雠难。 8、熊希龄——李烛尘的老师1902年夏,湖南省新开办的常德西路师范学堂在永顺招两名新生,县府推荐李烛尘入学。西路师范学堂是当时湖南成立的中、南、西三路师范学校中的佼佼者。创办人和校长是湖南戊戌维新运动的风云人物熊希龄。李烛尘听了他的演讲和看了他的文章后,激动不已,深为钦佩。这位校长很快地成了对李烛尘最有影响的人物。熊希龄(1870—1937),字秉三,别号明志阁主人、双清居士。湖南湘西凤凰人,14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入翰林院。1895年(25岁),维新重臣陈宝箴任湖南巡抚,开始新政。熊希龄得到重用,提议实业和教育救国,赞助湖南第一所私立中学——长沙明德中学,参与创建南学会,创办了湖南的第一份报纸《湘报》。1897年(27岁),湖南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时务学堂,熊希龄任学堂总理。他招聘变法派的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等人任教员,时务学堂成为维新变法的前沿阵地。然而,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熊希龄遭革职,永不录用!1902年,常德知府朱其懿和被罢官在家的维新人士熊希龄(朱其懿的妹夫),在常德城内北门玛瑙巷创办湖南公立西路师范讲习所,第二年改为湖南公立西路师范学堂简称西路师范(熊希龄任校长,后为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即现在的常德市第一中学),是湘西北第一所高等教育学堂。从这所学校走出的著名人士有林伯渠、蒋翊武、覃振、李烛尘、翦伯赞、粟裕、滕代远、廖汉生、张镇、刘戡、陈采夫等。1904年(34岁),他到日本考察实业,回国后,在新任湖南巡抚端方的支持下,创建成立各种学校。1905年,清朝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经赵尔巽推荐,熊希龄任参赞。回国后,他执笔写了考察报告,赞同宪政。1906年(36岁),他完成了《欧美政治要议》,清朝开始预备立宪。不久,盛京将军赵尔巽任命他为奉天农工商局总办。1909年,他任东三省理财政监理官,主管财务、实业等,任职期间东北经济发展迅猛,声名鹊起。1911年(41岁),辛亥革命后,熊希龄联名张謇发出电文,支持革命派。他从东北到上海,加入了章炳麟中华民国联合会。中华民国成立后,他成为统一党、共和党党员,并出任第一次唐绍仪内阁的财政总长。不久因与外国银行交涉借款,遭到抨击,被迫辞职。1913年,调任热河都统。任职期间,他整理了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的遗物,运到北京。为了缓解当时的财政危机,挑选了部分文物字画,卖掉以补充国库。不少人谣传说熊希龄私盗国宝。1913年7月31日(43岁),经国会通过,他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他组织内阁,包括梁启超、张謇等名流,因此被称为“第一流人才内阁”。期间,制定了民国第一部宪法。1914年初,新闻界重提热河行宫盗宝案,熊希龄百口莫辩。2月12日,他被迫辞职卸任,逐渐退出政坛。1920年冬(50岁),熊希龄设立北京香山慈幼院,自任院长,收养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孤儿。熊希龄邀请蒋梦麟、胡适、李大钊、张伯苓等当时著名的教育家,帮助慈幼院办教育。他推行学校、家庭、社会“三合一”的教育体制,曾拥有婴儿教保院、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职业学校等。1922年,他与宣扬五教合一的道院联合发起,以“促进世界和平、救济灾患”为宗旨的慈善机构——世界红卍字会。红色取其如赤子之心,光华灿烂的含意;卍字象征慈悲吉祥、广大无边、永无止息的意思。1937年(67岁),淞沪抗战爆发,他在上海设立伤兵医院和难民收容所,收容伤兵,救济难民。毛泽东曾评价他:一个人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熊希龄是做过许多好事的 。1937年12月25日,因脑溢血在香港逝世,享年67岁,葬于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1992年,迁葬于北京熊希龄墓园。后人有七言律诗赞曰:智谋慈幼救民篇,创始之光照义田。细小心灵播种子,未来英少育贫艰。立德铸锻是根本,和雨施泽比渡船。悉力栽培孤稚岁,栋梁辈起盛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