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仁德:初出茅庐第一功 ——纪念安源路矿工人运动胜利100周年 - 昆仑策
-
奚仁德:初出茅庐第一功 ——纪念安源路矿工人运动胜利100周年
2022-06-04
【摘要】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此诗称赞的是诸葛亮初出茅庐时,就取得了博望坡之战胜利的故事。此诗稍改一下,也可以用来点赞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中的毛泽东:路矿安源大罢工,指挥如意笑谈中。工人运动策源地,初出茅庐第一功。
【关键词】安源大罢工、毛泽东、初出茅庐、第一功
【正文】
一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此诗是前人所作,称赞的是诸葛亮初出茅庐时,就取得了博望坡之战胜利的故事。此诗稍改一下,也可以用来点赞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中的毛泽东:路矿安源大罢工,指挥如意笑谈中。工人运动策源地,初出茅庐第一功。
安源,能源,源源不断;乡井,矿井,井井有条。此联,是鄙人拙作,说的是安源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星星之火,燎原全国的故事。而点燃这个星星之火的火神,就是毛泽东。
阿基米德说过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如果用在毛泽东身上,就是: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中国。
有没有人给毛泽东这个支点呢?有!这个人就是中国共产党。这个支点就是安源。
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为终点,历时13个月的全国罢工高潮中,有100多次大罢工。
而在这100多次的大罢工中,唯有1922年9月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取得了完胜。
香港海员大罢工是起点,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终点,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则是它们中间的支点。这个支点,支撑起了中国革命的杠杆。毛泽东利用这个支点和由它支撑起来的杠杆,撬起了整个中国。
毛泽东是怎样利用安源这个支点,撬起了整个中国革命的呢?
毛泽东是怎样点燃安源这个星星之火的呢?
毛泽东初出茅庐时是怎样立下这第一奇功的呢?
二
公元一九二一年十月, 一位身穿一袭蓝布长衫的高挑青年,左手握拳,右手夹着一把油纸伞,昂首挺胸,目光如炬,步履铿锵地行走的去往安源的山路上,似走泥丸,如腾细浪。他的头顶乱云飞渡,寒流滚滚,风雨欲来……
这位青年就是毛泽东,时年28岁。
此刻,正天将大任于斯人也。此刻,他正在赶往安源去进行一项伟大、神圣,而又秘密的工作——领导、发动和组织安源路矿工人进行大罢工。
在三个月前,毛泽东参加了开天辟地第一回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时,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代表大会决定,所有与会代表,都要深入到全国各地,领导、发动和组织工人进行大罢工。安源,就是这次代表大会决定的一个大罢工的重要之地。
安源路矿,是安源煤矿和株萍铁路的合称,共有工人1.7万人。
二十多年来,工人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劳动条件差,生活十分困苦。
从1901年到1919年,安源工人先后进行了7次规模较大的的自发斗争,但由于没有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这些斗争,最终都失败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 ,自然便把发展工人运动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所在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工作的中心放在工人阶级身上,特别重视在工人中宣传自己的主张 ,教育、团结工人进行革命斗争,并在斗争中发展壮大自己。
中国共产党非常关心安源安源路矿工人的疾苦,又由于安源路矿是当时全国十大矿区之一,工人众多,影响力大。于是决定发动安源路矿工人进行大罢工。
由于当时江西省还没有共产党组织。党中央就决定由时任中国共产党湖南省支部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的毛泽东去江西安源领导、发动和组织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这跟以前在学潮中领导学生运动不同。那是带有自发性的非职业性的革命活动,从严格意义说,还说不上是真正的革命,仅仅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已。而这一次,在工潮中领导工人运动,是受党中央安排的真正的革命活动,是真正的主苍茫大地之沉浮。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去安源。他是从长沙的清水塘出发的。他当时的公开身份是清水塘小学的校长。因为他有一个远房的叔叔在安源,他就以走亲访友的名义来到安源。
由于毛泽东在1917年8月,暑假期间,有与好友萧子升从长沙出发,经长沙、宁化,到宣化、益阳,再到元江五个县游学一个多月的经历。所以毛泽东这次从长沙到安源走亲访友,也就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和怀疑。
三
纵观毛泽东奋斗的一生,可以发现,毛泽东从来都不喜欢打无准备之仗,无把握之战。而领导、发动和组织源路矿工人进行大罢工,是他初出茅庐的第一仗。毛泽东对此非常重视和认真 ,乃至于谨慎,甚至于严谨。
从他1921年10月第一次到安源考察,到192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进行,前后准备时间,长达11个月。这是当时100多次大罢工中,准备时间最长的一次。
毛泽东做任何大事之前,总喜欢先考察和调查。他始终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知皮知己,方能百战百胜。所以,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安源考察。为了缩小目标,他孤身一人,独闯龙潭虎穴,来到了安源。初显了一个成熟的智勇双全的政治家本色。
毛泽东来到安源,深入矿井,手提矿灯,和工人们一起劳动,交谈。向工人宣传劳工神圣,劳工解放的思想,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由于安源煤矿有70%的工人是湖南籍,毛泽东很快就和他们打成了一片。
通过考察、调查和了解,目睹了工人们的悲惨现状,毛泽东意识到,安源是一座“火山”,是工人运动可能很快发动起来的地方。他心中有了数,有了底,有了胜利的信心。
毛泽东在安源考察期间,并不仅仅是考察。在这期间,他还给在法国的向警予、欧阳泽,南洋的张国基,新加坡的李思安,北京的罗章龙等人写了回信,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
可以说,毛泽东在安源,是考察加思考 。毛泽东的目光 不仅仅在安源 ,毛泽东的目光是中国。
毛泽东回到长沙后,继续进行着他的准备工作。毛泽东认为,工人的悲惨现状,可能同意参加大罢工。但那是朴素的阶级感情,还没有自觉的阶级觉悟。要想取得大罢工的完全胜利,就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就一定要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把他们自发的行动,变成他们自觉的行动。于是他就不断地给安源工人寄送革命刊物,向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
四
三才者,天地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是取得任何一件事情成功的三个必然条件,必要因素。
毛泽东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充分利用了这三个条件。
天时——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在这次高潮中,全国发生了一百多次工人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只是其中的一次。是顺应了历史潮流。如果没有这次高潮,是不可能单独发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即使勉强发动了,也是孤立的,是必然要失败的,或者说,是难以取得胜利的。
地利——安源。安源地处江西西部,远离大城市,相对而言,敌人的力量比较薄弱。不像香港、上海、郑州、北京等那样的大城市,这些大城市的敌人的力量是比较强大的。那些大城市大罢工的失败,敌人的力量强大,是主要原因。安源这个地利,虽然不是他自己选择的,是党中央安排的,但是,他充分利用了这个地利。如果换个别的什么人来,就不一定能充分利用好这个地利,就不一定能取得这样的完胜。这个地利和这次的完胜,给了毛泽东启发,为毛泽东以后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思路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
人和——李立三、刘少奇和安源1.7万工人。如果说,天时和地利都不是毛泽东所能选择的,那么,人和,则是毛泽东自己人和出来的。香港的海员大罢工,人数比安源多得多,结果没有完胜。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人数更是多得多。不但工人多得多,领导者也多得多,有张国焘、项英、罗章龙和林育英等,结果却惨败。而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领导者,只有毛泽东一人,结果却完胜。毛泽东的两个助手,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李立三和刘少奇全身而退,工人无一伤亡,甚至可以说毫发无损。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林祥谦和施洋等,全部牺牲 ,另外还死伤工人数百人。毛泽东通过两次考察,宣传,教育,发动了安源工人中的骨干,再由这些骨干,再去宣传,教育,发动更多的工人。并不断地向安源工人寄送革命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等,迅速提高了工人们的阶级觉悟。在此基础上,先后委派得力助手李立三和刘少奇去安源直接组织和指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而这两个人,后来证明,都是领袖级别的人物。就安源这个范围而言 ,他们三个人,也可谓是安源三结义。没有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没有李立三和刘少奇这两个得力助手,毛泽东是不可能这么顺利地领导这次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反过来,也可以说,没有毛泽东的英明领导,工人们的阶级觉悟就没有这么高,李立三和刘少奇也不可能这么顺利地完成使命。
五
28岁的毛泽东就具备了一个战略家的智慧。毛泽东有句名言:在战略上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一切敌人。其实,毛泽东在战略上也是重视一切敌人的。不但有眼前的战略,而且有长远的战略。
就拿安源来说吧。从1921年,到1931年,10年间,毛泽东一共去过10次。每当安源工人运动处于关键之时,紧要之处,毛泽东总是亲临安源,从斗争实际出发,定方略,指方向。前后一共为安源制定了三次战略。
第一次,在安源大罢工前夕,毛泽东为安源制定了“哀而动人”的战略。提出了“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罢工口号。这个战略,使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得到完全胜利”。这个胜利,是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全国“绝无仅有”的胜利。这个胜利,使安源成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摇篮。这个胜利,使安源被誉为中国革命早期的“无产阶级大本营”和中国的“小莫斯科”。
第二次,“二七惨案”后,全国工人运动处于低潮时,毛泽东为安源制定了“弯弓待发”的战略,要求安源“立取守势,注意内部的团结和训练。”这一战略,使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安然独存。
第三次,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又为安源制定了“表里不一”的战略,要求安源“表面虽极端灰色,内部则招兵买马 ,囤积粮草,以图到时一用。”这一战略,竟然为秋收起义埋下了伏笔,使大批安源工人,走出矿井,走上井冈山,使安源走出了杨得志、萧劲光、吴烈、吴运铎、熊飞等高级将领。
这三个战略,都集中体现了一个大战略,那就是“哀兵必胜”战略。这是大战略家的战略。
毛泽东深谋远略,就一个安源,他能从1921年,谋略到1931年。安源谋略虽是一斑,却让人们从这一斑中窥视出毛泽东一生中的战略全豹。
六
战略部署是一个整体概念。有战略,就必然有部署。
毛泽东是如何部署的呢?
第一步,自己三次亲自去安源考察,宣传,发动,部署。
1921年10月和12月,两次来到安源,进行考察,宣传和发动。
1922年9月毛泽东第三次来到安源,对大罢工进行具体部署。
第二步,向安源路矿工人寄送革命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
第三步,安排安源工人中的骨干进行宣传,发动工作。
第四步,委派李立三和刘少奇去组织和指挥。
第五步,建立各种组织,其中主要包括:政治组织——中共安源支部 和安源党校,工会组织——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经济组织——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文化组织——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平民学校和工人师范班,妇女组织——妇女职业部,儿童组织——安源儿童团。这些组织,都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开创性的组织,并且星星之火,燎原了全国,有的传承至今。
第六步,委派毛泽民去安源接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总经理职务。
1921年12月,毛泽东第二次考察完安源之后,回到长沙,就立刻委派李立三到安源开展具体工作。
1921年12月,李立三遵照毛泽东指示,到安源后,立马就创办安源平民学校、工人师范班,让工人子女有学可上,为平民学校培养师资力量。
1922年1月,李立三按照毛泽东部署和安排,创办了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通过补习学校,向安源路矿工人补习文化知识,传播马克思主义。
1922年2月,李立三在毛泽东的安排和部署下,成立了中共安源支部,李立三任支部书记,为大罢工建立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毛泽东一贯的原则和宗旨,是毛泽东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中的第一法宝。以后的三湾改编和古田会议,这一法宝更是得到了充分利用。
1922年2月,大地苍茫,阴霾盘桓,寒冬还未退却,春天似乎遥遥无期。但在安源的一间简陋的工房里,一件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正在秘密进行:略显斑驳的墙上,工工整整地挂着一面用红纸做成的党旗。李立三、朱少连、周镜泉、李涤生等六名党员,站在党旗前庄严宣誓:努力革命,遵守党纪,牺牲个人,永不叛党。中国产业工人中的第一个党支部,江西省第一个党支部,诞生了。
中共安源支部成立后,李立三又按照毛泽东的安排和部署,积极筹建安源工人俱乐部。1922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这天,俱乐部成立,李立三任主任。
1922年7月,在毛泽东的指示下,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李立三任总经理。后由易礼容、毛泽民分别接任第二任和第三任总经理。毛泽民后来成了瑞金苏维埃临时政府的首任银行行长。
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是全国第一和当时唯一的一个工人消费合作社,也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个经济事业组织,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张股票。
1922年9月,毛泽东第三次来到安源,考察了解安源党支部、安源工人俱乐部和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的工作情况。回长沙后,立刻于9月11日,委派刘少奇赶赴安源,协助李立三工作,加强对大罢工的领导。
9月12日,李立三主持召开安源支部会议,成立大罢工指挥部,由李立三任总指挥,刘少奇任俱乐部全权代表。同时还成立了工人纠察队,负责维持罢工期间的秩序和领导人的安保。
9月14日,大罢工正式开始。俱乐部发表《萍乡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宣言》,提出保障工人政治权利及增加工资,改善待遇等17项要求。
9月18日,经过5天的针锋相对的斗争后,路矿当局不得不同意罢工宣言中提出的17项要求。有些条款经过合并后,一共达成了13项协议。罢工取得了完胜。
其它地方,其他人所领导的大罢工,一般只成立大罢工指挥部。而毛泽东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不但成立了大罢工指挥部,而且在大罢工指挥部成立之前,成立了一系列组织。有政治组织——党支部和党校,工会组织——工人俱乐部,经济组织——工人消费合作社和股份有限公司,文化组织——工人补习学校、平民学校和工人师范班,半军事组织——工人纠察队,妇女组织——妇女职业部,儿童组织——安源儿童团等。
安源,共和国之源。毛泽东,共和国之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小小的安源,竟然党、政、军、商、融、学、工、师、妇、童等面面俱全,俨然一个地方小政权,小朝廷,独立王国。足可见毛泽东是一个治国安邦之才。10年后的瑞金苏维埃临时政府,28年后的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看样子,都起源于安源。安源——共和国胚胎,瑞金——共和国雏形,延安——共和国孕育,北京——共和国分娩。
这真是:
初出茅庐第一功,
雄才大略露峥嵘。
开天辟地洪荒力,
展翅鲲鹏宇宙穹。
作者:奚仁德;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