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我们姐弟兄妹四家的追寻父母新四军革命历程之行踏上归程。从南通回南京,从江北到江南,我们特地在江阴停留,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因为渡江战役中,我们的父母就是从江阴过江,走向全国解放的胜利。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8年12月30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主席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提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1949年3月,毛主席作出了关于渡江战役的一系列部署。
1949年4月20日起,我人民解放军集中第二、第三野战军和中原军区、华东军区部队共120万兵力,在中央军委和渡江战役总前委的统一指挥下,从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分别从东、中、西三路实施渡江作战。东路和中路突击集团主要由三野组成,西路突击集团主要由二野组成。20日晚8点中路首先渡江突破安庆、芜湖间防线,21日晚东西两路分别从镇江、江阴间和贵池、湖口间渡江。不顾国民党军陆海空协同的炮火阻击,我百万大军如泰山压顶、千帆齐发,于22日全线突破国民党军近千里的江防阵地,胜利完成渡江战役第一阶段任务。23日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22年反动统治的崩溃。渡江战役的全面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在父亲的回忆录里,关于渡江战役只有简单一句话——“渡江战役打响了,我们是后续部队,在江阴过江,进驻湖塘桥休整。”口气轻松,自有道理。
【江阴南门——朝宗门】
说到江阴,这是个古老的城市,且大有名气。早在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政权被灭后,唯此江阴小城誓死不从,十万百姓奋举义旗,抵御清兵二十四万铁骑,血战八十一天,鲜血满地,尸骸漂河,惨为炼狱。而守城百姓无一人乞降,妇女老幼皆以自尽为荣。城破后,惨遭清军屠城,死难者十七万多,幸存仅五十三人。感叹“喋血孤城”之不屈,老弟曾有诗赞——“壮哉江阴城,千古英雄魂”。
来到江阴《渡江战役纪念馆》,我们更加清楚了,此处何以成为扼守长江天险的要塞?
江水滔滔,不舍昼夜。站在江阴鹅鼻嘴公园的高处往长江江面上看,受黄山基岩控制,江面在此处收缩到宽一千二百米左右,一过江阴,江面又豁然开阔,形成一个纵深宽广的喇叭形。江阴要塞就矗立在这个喇叭口的顶部,控制着由海入江的要害,人称“锁航要塞”。
1949年渡江战役前,国民党军在这里重兵布防,驻军7000余名,山顶有炮群,山腰有堑壕,山脚有地堡群,对要塞各炮台的防卫力量都重点加强,配备有各种口径大炮共79门,形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江防体系。蒋介石、汤恩伯还有美军顾问团都多次视察江阴要塞,对要塞的防卫很有信心。时任国民党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曾经吹嘘:“江阴要塞是铁打的防线,共军就是老虎狮子,也休想攻下它。”这也是蒋介石认为长江天险绝不可能被突破的信心所在。
【国民党江阴要塞防务配备图】
对于我军来说,攻取江阴要塞至关重要。一旦攻克这里,可以直插无锡,迅速切断京沪铁路和京杭国道,进取杭州,则京沪杭三角地区之敌无陆路可逃。但江阴要塞配置超强,山顶的24门加农炮和榴弹炮,可打击江北的港口和江面;山腰的37门战防炮,可打击江面目标;上下都有很多机关炮,可以打击登陆船只;而且天上有空军,江面有海军,东、西、南三面有陆军,说是“铜墙铁壁”也不为过。
【这是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
可谁能料到,这样一处“铁打的要塞”,竟成为我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重点突破地段。更让蒋介石万万想不到,4月21日,我东路突击集团渡江之战一打响,江阴要塞守军就成功起义,长江天险顷刻瓦解!次日,三野部队顺利进驻要塞,接管起义部队,控制江阴炮台,封锁长江,切断京沪线,使南京成瓮中之鳖,对整个渡江战役胜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为何能在我军直捣黄龙、决胜天下的关键时刻和关键部位,实现这样一场“历史的逆袭”?在《渡江战役纪念馆》,
我们详细了解江阴要塞
守军起义的缘由和经过——
由于江阴要塞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期间,一直是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基地。为迎接全国解放做准备,中共华中工委深谋远虑,早几年就在该要塞秘密发展党员,长期潜伏,并掌握了实际的指挥权,架空了敌要塞司令,完成了要塞内部的策反工作。
我们是从一封家书开始,详细了解我党隐蔽战线的秘密潜伏,实施江阴要塞策反工作的全过程——
第一阶段:建立秘密组织
1946年春,华中五地委组织部长唐君照收到四弟唐秉琳(江阴要塞上校参谋处长)和五弟唐秉煜(国民党国防部三厅分管要塞业务)用约定暗语写来的信:“我们在外跑单帮,小本生意蚀了本,做生意很难,希望回家做生意。”表明了想离开国民党军队,回解放区参加革命的愿望——
接到唐君照的汇报,1946年夏,华中五地委书记曹荻秋分析当时形势后,以唐家大哥唐君鄂名义复信:“你们的生意不如意,我们很焦急。但家乡的生意也不好做,银根紧。你们在外边还好混些。希望生意做大点,多集些资本。母亲身体不好,很想念你们。二姑奶奶准备到南京探亲,顺便去看你们。”用暗语指示唐氏兄弟在国民党军队继续从事地下工作,组织会尽快派人联络——
1947年春,党组织派唐氏兄弟的堂侄唐坚华、仇英夫妇担任江阴要塞的政治交通员,以“逃亡地主”身份定居江阴城,乔装打扮,南来北往,传递要塞兵力部署等情报和唐秉琳兄弟对党组织的请示,并将上级指示转达给要塞地下党,与唐氏兄弟研究下一步行动方案。
【唐坚华夫妇】
1948年6月,
唐坚华夫妇不幸被捕后,他们面对敌人严刑拷打,誓死保守党的秘密——
1947年9月间,华中工委为加强江阴要塞地下党力量,决定设立一个固定联络点,又特派共产党员、唐家堂兄唐仲衡以“逃亡地主”身份携家人在江阴高巷路11号定居,建立了中共策反江阴要塞的地下联络站。此后,唐仲衡和妻子、女儿,用粉笔在大门上画上一个个代表安全的“十”字,引导地下党员回“家”——
1947年秋,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为加强对国民党军队的策反工作,并为渡江作战做好准备,中共华中工委决定把江阴要塞列为策反工作的重点,指定社会部长兼公安处长宋学武、科长江华和唐君照,对唐秉琳(江阴要塞上校参谋处长)、唐秉煜(国民党国防部三厅分管要塞业务)和吴广文(国民党国防部一厅上校参谋、唐家姨表兄)进行全面考察,条件成熟时可吸收他们入党。同年11月,管文蔚代表党组织正式批准他们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特别党员。
江阴要塞建立初期就成立了党支部,利用纱厂经理室作为要塞地下党秘密活动地点——
【左图为江阴利用纱厂经理室;右图左为江南工委书记管文蔚,右为华中工委书记陈丕显】
1948年5月,南京保密局派遣高级特工夏忠民和冷梅来到江阴要塞,企图摧毁江阴地下党组织。然而,长期潜伏在要塞的中共地下党员唐秉琳、唐秉煜兄弟以及吴广文、唐仲衡等同志积极应对特务们的圈套,成功避免了暴露。同时,他们通过与同乡黄埔军校的师兄处长戴永湘的合作,逐步掌握江阴要塞的实权,为要塞起义做好组织准备。
对于国民党官员来说,江阴要塞司令位置是一个肥差。因为江阴要塞扼守长江航线,并在黄田港设立检查站,要塞守军一直依托这个检查站,走私货物,中饱私囊;同时,要塞司令部还控制着周围矿山的开采权,拥有数百亩良田,以及数座棉纱厂;此外,这里离上海也很近,有利于用公款做投机生意。所以,前任司令孔庆桂,在这里捞了不少钱。1948年6月,孔庆桂觉得时局不稳,钱也捞得差不多了,便主动提出辞职。消息传出后,很多国民党军要员都盯上了这个肥缺,就连远在大西北的胡宗南都推荐自己的下属去担任要塞司令一职。要塞地下党研究认为,与其换个陌生的要塞司令,不如争取保举一个好控制的要塞司令,对日后起义有帮助。于是他们将目光盯上了戴戎光。戴戎光出生于江苏一豪绅家庭,毕业于黄埔六期炮兵科和日本陆军炮兵学校,有较强专业素养,抗战期间也多次立功,很适合担任要塞司令一职。特别是其大哥戴克光是顾祝同的老部下,两人关系很深。戴克光将弟弟戴戎光介绍给顾祝同,顾祝同为培植自己的势力,也很愿意帮助戴戎光。不过在国民党内部,想获得如此重要的职务,还得金钱开路。江阴要塞地下党员唐秉煜和唐秉琳等人便从江阴“农民银行”领了一笔守备总队的经费,约有三十两黄金,由唐秉琳到南京亲自送给戴戎光,表示:“要塞的官兵都欢迎你去当司令,要用钱,我们提供。”就这样,在一系列暗箱操作下,戴戎光被蒋介石任命为江阴要塞司令。戴戎光上任后,自然重用唐秉琳、唐秉煜、吴广文等人,立即对要塞重要岗位进行了调整,让吴广文当参谋主任,王德容当参谋长,唐秉琳调任炮台总台长,梅含章接任唐秉琳的守备总队长。
1948年底,根据党组织“要抓实力”的指示,设法把吴广文调任守备总队长,积极在守备总队进行策反;又通过吴广文,把吴在黄埔的同学王德容弄到要塞担任了游动炮兵团团长;让梅含章去接任参谋长的空头职务。唐秉琳等采取联络感情、帮助解决困难等办法,把那些遭到排挤、对国民党统治不满的中下层军官团结在自己周围。1949年初,第一大台长孟怀高、第三中台长毛介平、第二中台长丁佩基、第六中台长吴仲琪、第二大台长傅仲山、工兵营副营长龙浒、通信连副连长李容有等一大批中间力量都被拉了过来。到解放军渡江前,江阴要塞的实权基本上都被地下党所控制。戴戎光还全然不知,依然疯狂敛财,炮台的事务全由地下党员在打理。
【左起:唐秉琳、吴广文、王德容和李云葵】
在渡江战役开始的关键时刻,江阴要塞的地下党员,按照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首长的意图,成功领导了阵前起义。但在此过程中,风云迭起,险象环生,除了前面提到的“坚华被捕”,还有“地主告密”、“司令发落”、“要员变卦”、“广元替罪”……这一幕幕惊心动魄、化险为夷的事例,无一不充满着咱们地下党的坚贞、智慧和内外密切配合。
展览中,看江阴要塞起义经过的描绘记录,真是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其中一些细节,更是让人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1949年1月,蒋介石被迫宣告“引退”,国民党南京政府一片混乱,军政要员纷纷向广州撤退,准备逃往台湾。唐秉煜乘“国防部”南逃之际,获得了国民党长江防务兵力部署和作战方案要图等绝密文件,即以探亲名义请一个月假,直奔江阴与唐秉琳、吴广文、王德容一起研究当前斗争形势和策反要塞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决定由唐秉煜装扮成商人,化名“王大中”,通过地下交通线于农历年初二黄昏过江到达新港,即日赶至盐城,见到了唐君照,受到中共工委书记陈丕显、司令员管文蔚的接见,当面呈报了“要图”,接受了指令——
【这是纪录片《国家记忆·要塞起义》中的一个镜头:唐秉煜装扮成商人送江防部署情报】
被保存在江苏省档案馆的一张来自75年前的手绘地图,被人形容是江阴要塞起义胜利的一把密钥,为夺下渡江第一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从《沿江驻军防务分配图》上,我们能看到当年国民党军队在江阴要塞附近的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置。
渡江战役前,三野副司令员粟裕对十兵团司令叶飞、政委韦国清说:“江阴是重心,要塞是重中之重,我看要塞智取为上,强攻次之。”
1949年3月,十兵团司令叶飞策划江阴渡江登陆事宜,正一筹莫展时,中共华中工委决定将策反要塞的工作移交给三野十兵团党委,顿时让叶飞司令大喜过望。此时,经三野粟裕副司令亲自点名,把华东局社会部情报科长王澂明从山东调至华中,到十兵团报到,南渡江阴协助要塞地下党,负责国民党要塞的策反工作。行前,十兵团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韦国清接见王微明,交代江阴要塞地下党的任务是:“保持60里防区,控制3至4个港口,不开枪,不打炮,迎接我军登陆。”——
3月,唐秉煜返回江阴要塞,向地下党传达了华中工委和人民解放军三野十兵团领导的指示和决定。
为充实党的领导力量,确保控制要害部门,派去的王微明科长和吴铭提议由十兵团派干部打入要塞内部。3月底,十兵团领导从29军选派李干、徐以逊、陆德荣、王刚4位团、营级干部,分别由交通员吴铭护送到江阴,打入要塞内部。李干到唐秉琳身边当“卫士”,徐以逊、陆德荣到游动炮团当“副官”,王刚到特务连卫士排当“卫士”。这批有斗争经验的同志打入后,使要塞内的秘密共产党员达10人,力量大增,成为要塞起义成功的可靠保证。
4月,王微明正欲赴江阴检查起义最后阶段的准备工作,接到叶飞司令员来信,说明人民解放军渡江行动推迟到20日以后,告吴铭并要求不要心急,不要松懈。
4月18日深夜,王澂明由江南工委交通员护送,偷渡到江阴,进入要塞。19日同唐秉琳、唐秉煜等人见面时,获知发生了两个情况:一是游击炮团的阵地被国民党第21军接管;二是守备总队队长吴广文被免职。在此紧急情况下,王当机立断,作出如下部署:由陆德荣、徐以逊潜伏江边,接应渡江先头部队登陆;找回吴广文,协助刚任命的李云葵控制守备总队,唐秉琳、李干负责控制炮台;王刚和李容有控制对内对外通讯联系;王微明以团长王德容“卫士”身份担任内部联络。并确定,起义时识别记号是左臂束一条白毛巾,口令是“上海部队”。
20日,国民党南京政府拒绝在和谈协议上签字,国共和谈宣告破裂。
21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和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对全军指战员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根据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命令,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第二野战军和陈毅、粟裕、谭震林领导的第三野战军于20日晚及21日,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开始了举世震惊的渡江战役。
从江阴突破长江天险,担任总
指挥的,是我们父母的新四军老首长、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东路突击集团司令员——粟裕!
21日晚,
三野特种兵纵队司令陈锐霆一声令下,我隐蔽炮群一齐向长江南岸及对岸
江阴八圩港
敌21军145师桥头阵地轰击。
有趣的是,敌145师参谋长不时用报话机请求要塞炮台台长唐秉琳“炮火支援”。唐立即命令黄山炮台标尺减缩400米开炮,结果炮弹全部落到145师阵地上,打得敌军鬼哭狼嚎。敌师长火冒三丈,在电话里对唐秉琳破口大骂:“你打的什么炮?老子毙了你!”唐秉琳则责怪145师提供的目标不准确,夜间观察困难。当时三野十兵团司令员叶飞、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在无线电里听得一清二楚。叶飞听着唐秉琳和敌师长扯皮对骂,高兴地拍着桌子说:“行了!”
22日零时一过,三野东路突击集团先头部队向南岸进发,20分钟后便到达了南岸,攻击敌21军145师八圩港桥头堡。
凌晨,我军在长山北麓悄然登陆,很快控制了长江渡口。与此同时,徐以逊在萧山登陆点同渡江先头部队接头,夺取萧山。
江阴要塞司令戴戎光发现解放军渡江时,即令唐秉琳开炮射击,并驱车到黄山炮台,亲自坐镇指挥。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顾祝同来电,传达总裁“赏格”——“炮击渡江共军,打掉一个班可奖赏300银元,打掉一个团可奖赏3万银元,军阶可连升三级。”戴戎光让唐秉琳赶快向下传达。
而唐秉琳却令第二中台长丁佩基“执行佯动射击计划”,一发发不卸保险、不装引信的炮弹,开始了漫无目标的射击。我军渡江先头部队顺利登陆后,向纵深发展。王微明则通知唐秉琳立即掉转所有炮口,向国民党第21军阵地射击。群炮轰鸣,一发发炮弹通通打到了敌军阵地上,炸得他们抱头鼠窜、溃不成军。
戴戎光十分恼火,当他找不到贴身卫士、电话又打不通时,顿觉事态严重,即走进指挥所,不知所措。唐秉琳即作部署,让吴铭找到唐秉煜和李干,率领已挑选的一个班兵力,用两挺机枪封锁指挥所的进出口。唐秉琳控制外边局势,吴铭、李干提枪冲进了指挥所。面对枪口,戴戎光惊恐未定,把手枪和子弹袋交给了唐秉煜,像一滩烂泥似的倒在值班床上。
【这是电影《大战宁沪杭》中戴戎光缴械投降的镜头】
后来,当戴戎光得知整个要塞早已被地下党员控制,就连他这个草包司令也是地下党精心挑选的,震惊地说:“合着就练就我一个人,7000人就我一个国民党。”
戴戎光被俘后,为发挥他炮兵专业知识特长,先后安排其担任华东军政大学(校长张云逸)和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刘伯承)的军事教员,为我军培养军事专业人才。
至此,解放军果然
在不
费一枪一弹、无任何伤亡的情况下,成功拿下了整个江阴要塞,不用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国民党的百门重炮。
晨7时,江阴要塞召开全体官兵大会宣布起义,正式由三野特种兵纵队接管。会后,由唐秉琳、王德容、李云葵、吴广文署名发出致毛主席、朱总司令的起义通电。4月22日下午,三野特纵政委张凯率部进驻江阴城,宣告江阴要塞区军管会成立,张凯任主任。起义官兵由特纵负责整编。
得悉江阴要塞起义,23日,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也率所属军舰9艘、炮艇16艘及官兵,在南京笆斗山江面起义——
江阴要塞起义对渡江战役的胜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场起义,让人民解放军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立下“渡江第一功”。
25日,粟裕副司令员视察黄山炮台,接见唐秉琳等有功人员,鼓励他们说:“当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指向江南解放全中国之际,你们勇敢地脱离国民党,站在人民方面,加入人民解放军,有效地配合了解放大军的作战,使名闻全国的江阴要塞转入人民之手。你们为大军渡江做出了贡献,为党为人民立了大功,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十兵团司令员叶飞在他的回忆录中也写道:“我认为江阴要塞起义是有功的,他不仅减少了我军可能付出的重大伤亡,而且使得我军在江阴段得以顺利突破,加速了战役的胜利进程。这个功劳要归功于华中工委的远见卓识,要塞地下党同志们的机智勇敢与我二十九军同志的积极配合。”
【唐秉琳和唐秉煜兄弟】
回顾江阴要塞起义的历史,人称“唐氏五杰”功不可没。
台湾出版的《文学传记》曾在第56卷第4期封面上,赫然打出大幅标题:《江阴要塞毁于“唐家班”》,载文“记取国民党心脏中的历史匕首”。这足以证明当年江阴要塞起义,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打击之痛之深。
然而,他们有所不知,“唐家班”幕后的江阴要塞起义策划者、组织者、指挥者是“唐氏五杰”中的二哥唐君照。唐君照(1910-1990),又名唐秉光,建湖县草堰口人,大学文化,是唐氏家族中较早参加革命的先进分子,在他的动员和引领下,一批唐家人从建湖草堰口走上革命道路。其中,大哥唐君鄂和老三唐小石都为革命献身。唐君照和四弟唐秉琳、五弟唐秉煜,还有他们的堂兄唐仲衡、姨表兄吴广文和堂侄唐坚华,都是策动江阴要塞起义的革命功臣!
要塞起义后,时任华中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第一教育长的唐君照,接到华中工委陈丕显书记向他传达渡江总前委的决定:任命他为江阴要塞党代表
,接管江阴要塞。
5月中旬,人民解放军江阴要塞司令部正式成立,唐君照被任命为政委
兼政治部主任、党委书记,并兼任江阴地区军管会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唐君照历任南京市秦淮区第一任区委书记、华东革命大学副校长、金陵机器制造厂筹委会副主任、江苏省重工机械厅常务副厅长、南京工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东南大学顾问等职。1990年1月10日病逝,享年80岁。
这是三野特种兵纵队司令陈锐霆书赠江阴要塞起义功臣唐秉琳(时任南京海军学院教研室副主任)的题诗——
黄山起义炮声隆,迎接大军天堑通;
五十年来多奉献,南京海院夕阳红。
江阴要塞起义后,国民党江防全线崩溃,我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摧枯拉朽,南京解放,杭州解放,汉口解放,武昌、汉阳解放,上海解放,崇明岛解放,渡江战役取得全面胜利!
这是江阴渡江成功后的第二天,4月23日,三野第35军从浦口渡江,解放南京。
5月27日上海解放,
这是我军战士不扰民、露宿街头的照片,十分著名。那也是三野的部队。
真为我们父母的新四军老部队自豪!
在这支部队里,还有
我们在前线作战的二舅,还有带着地方部队和民众前来支援的大舅,还有也在队伍中的小姨——我们母亲最小的妹妹。
渡江战役胜利后,我们妈妈和她的哥嫂、妹妹终于相聚在上海,合影留念。
此时,我们的二舅仍战斗在解放全中国的战场上......
硝烟虽散,精神永驻——
如今,大江两岸“天翻地覆慨而慷”。
而这里的英雄故事、英雄人物,山河记取、天地见证,如同一座永恒的精神灯塔,照耀着、激励着我们,乃至我们的后代,矢志不渝走向未来!
【相关阅读】
(未完待续;作者系新四军老战士后代;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