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说科技发展、产业发展,说到海外人才,总有人说我们欢迎各种人才,只要是人才,我们都欢迎。听起来这种说法心胸博大,似乎也挺有道理,广聚人才,才能做成事。其实如果你真是经历过人生,你就会知道,这就是白左,很扯淡,科技和产业的发展,只能靠自己培养的人,从外面回来人是不可能创新的。这些年,大家可以看出来,中国做企业创业成功的,极少从国外回来的,30年前,还有一些,那时我们经济水平差,国外理念和能力远远强于我们,他们带了先进的理念回来,还能做出点事,再往后,近10年,国外回来的,成事的很少。一方面我们的技术水平已经不落后了,从国外回来带不来什么先进的理念,也没有什么先进的技术。而要创业成功,中国竞争之激烈,研究之深入,远不是国外回来的可以对抗的。
近现代以来,我们可以看出来,无论是干政治、干军事、干产品,那些真正能干的人绝大多数就是中国本地出来,很土的人,土才能了解中国,才是接地气,才能脚踏实地,王明那些人,干不了大事,主导中国的至今依然还是这些“土”人。
所以看看民国以来那些国外回来的,有几个真正改变了中国,帮助了中国发展,大部分都是捞点资本,给自己贴金,能力很强大,真要做实事,就不行了,就是用了国外的名头,弄了几十个名誉博士,其实也是什么实事做不了。
国外回来的人,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创新能力,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要研究需求,敢于突破,敢想敢干。从国外回来,国外的那些名校、名牌和理论,早就给他们戴上了镣铐。师从某个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大师,那一辈子就是贩卖大师的一套,靠大师过一辈子,哪可能创新?无论是经济、生物、数学、物理,看看那些国外回来的,搞的办法,就是把国外一套往中国搬,有什么人会创新?其实真正的创新的人,就是中国自己培养的。
这些年我们干高铁、干5G、干特高压、干六代机,核心人员都是自己培养的,自己培养的人才有创新力,国外回来的,只会贩卖国外的那一套。我们看一个高校,一堆海外回来的博士、教授们,这个高校多半都在发论文,真要干项目,出成果,很少,这些高校投入和回报都是不相符的。国防七子这样高校,投入没有那么多,很多自己培养博士、硕士,现在中国各条战线,一线的精英都是这群人。学术圈,高校和科研机构,国外回来的多,出成果远不如国防七子这样的高校,在一线有大成就的也不多。我在产业界,那些非常成功的企业,比如做高铁、六代机、下一代通信技术、芯片,核心成员国外回来的很少,越成功越少,道理也很简单,这样的领域,要干出来,最重要的不是什么技术,最重要的是信心和决心,有人敢于去决断,敢于用新的技术进行突破。如果在这个团队中,有一堆从国外回来的,很容易想从国外引进一个合作伙伴,抄一个国外产品,这是这些人最擅长的,要不然怎么体现他们从国外学习的价值呢?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拒绝从国外学习回来的人,有人愿意回来,也应该用,不过这样的人,不能重用,不能放在核心岗位上,更不能依靠他们。这些年,无论哪个领域,政界我们不扯了,什么科技、产业、经济,那些国外回来,有几个真的干出了强大的技术和产品?他们最擅长的不就是唱衰、批评、举报、傲娇,又要去美国了,真的有技术突破?有产品领先,有创新?我知道说这些挺得罪人,不过在产业看了几十年,尽看有些人表演了,而实在做事的人,得不到应该的资源,得不到承认,不想说,总忍不住要说一句。deepSeek如果不是一群本土培养的小朋友,就搞不出来,国外回来的那些人,总想着把国外某个模型拿来做一个榜样,自己也做一个一样的,当然就创不了新,永远是落在人家后面。中国的本土的小朋友,不受这个羁绊,思路就是颠覆性的,不服也不行吧?
作者:项立刚;来源: 立刚科技观察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