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龙:伟大建党精神的多维解读 - 昆仑策
-
陈金龙:伟大建党精神的多维解读
2021-07-14
陈金龙
教育部“长江学者”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论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提出建党精神的概念,并对建党精神的内涵作出明确界定,诠释了建党精神的地位。我们要准确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特点,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好伟大建党精神。
文丨陈金龙
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层次
如何概括建党精神,学术界进行过一些讨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概括总结的伟大建党精神,其内涵可从四个方面理解和把握: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理想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向往和追求,党的二大提出的最高纲领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前进征途中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精神支撑。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一个政党之所以成立,必有其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使命型政党,其百年历史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在不同历史时期围绕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作出了不懈努力。也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为解读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懈奋斗的过程,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要奋斗就会有斗争。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一直面临较为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要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应对各种挑战。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一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牺牲史、斗争史,正因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过程中,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创造了短时期内恢复国民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的奇迹,创造了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发展、社会长期保持稳定的奇迹,创造了消除区域性贫困、绝对贫困的奇迹,创造了载人航天、探月、高铁等技术创新的奇迹。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是每一个党员加入党组织时作出的庄严承诺。对党忠诚,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不负人民,是党赢得人民支持的秘诀所在。
伟大建党精神的定位
准确定位建党精神,既关系建党精神内涵的理解,也关系建党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建党精神特指建党时期形成的精神。建党精神产生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正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确认的基础上,这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精神内涵形成的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被破坏,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二十一条的签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民族危机日益加剧。辛亥革命之后,中国人民仍深受封建专制之苦,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内涵的形成,与时局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促成了建党精神的形成。理解建党精神的内涵,要回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历史现场。
建党精神是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概括。习近平总书记对建党精神内涵的界定,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发展实践作出的概括,是对历史的追溯。理解建党精神的内涵,要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来把握,脱离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也就难以理解建党精神的内涵。
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体现党的性质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的性质决定中国共产党不仅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且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建党精神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政治品格的集中体现。
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以地域命名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特区精神,以事件命名的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以人物命名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是建党精神在不同时期的体现,是建党精神的具体形态。
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要担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传承和弘扬建党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应尽的责任。
科学把握传承弘扬建党精神的重要性。传承和弘扬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保持自身政治本色的需要,也是坚守中国共产党政治方向、价值立场的需要,是实现党自身担负的历史使命的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后,开启了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如果说,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发展得益于顺风顺水的国际环境,那么,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大国错位发展,双方都从对方的发展中获得发展的机会。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与美国的差距日渐缩小,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美国开始设置种种障碍,力图遏制中国的发展进程、延缓中国的发展速度。在此背景下,传承和弘扬建党精神显得更为重要。
传承和弘扬建党精神要从中国共产党历史汲取精神养分。历史是教科书、营养剂,建党精神蕴含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之中。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过中国共产党历史感悟建党精神的力量,从中国共产党历史中汲取传承和弘扬建党精神需要的精神资源,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传承和弘扬建党精神有赖全体党员的自觉和努力。传承和弘扬建党精神需要全党的自觉,需要全体党员的参与。要在对建党精神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动员全党参与传承和弘扬建党精神的实践,通过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传承和弘扬建党精神。
传承和弘扬建党精神需要形成新的精神谱系。新时代要在继承伟大建党精神内核的基础上,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成新时代的时代精神,以丰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来源:南方杂志今日头条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