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电影《哪吒》的火爆,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哪吒》总票房突破60亿已无悬念,即将超过《长津湖》,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票房冠军。
不少读者朋友问我怎么看?简单聊几句。
《哪吒》的火爆,以及导演饺子的走红,让我想起了另外几个现象级作品和大牛,例如《流浪地球》系列及导演郭帆,《黑神话:悟空》及制作人冯骥,等等,这些大牛有几个共同特点:
都是非科班出身;
都是正儿八经一本和重点大学毕业,饺子是四川大学毕业,郭帆是海南大学毕业,冯骥是华中科技大学毕业;
都高度专注作品本身,绝大部分时间用在打磨作品上;
不屑于蹭圈子、拜码头;
……
和这几位类似的还有行业内其他大牛,《漫长的季节》导演辛爽,《熊出没》系列总导演、方特主题乐园总设计丁亮等等。这几部作品的爆火以及创作人的从业、行事风格,给了我这么几点启示:
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一定要有文化;
导演一定要会拍电影;
编剧一定要会讲故事;
演员一定要会说台词;
电影经费一定要花在电影上;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分得清烂货和好作品的;
创作人有没有用心,观众是有感觉的;
……
大家是否觉得我说的都是废话?对,就是废话!
这个世界太无语了,从前我当成弱智废话的东西,竟然是这个世界的高标准严要求。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很多领域就是要靠一次次地复读废话才能维持住下限。
我敢说,文化影视行业其他从业者,如果按以上几句“废话”和常识去创作,总有一天你也能导出《哪吒》《流浪地球》这种现象级作品。为什么呢?因为,行业内遵循这些常识的人太少了。
同理:
演员一定要有演技;
歌手一定要会唱歌;
讲相声的一定要会讲相声;
……
见了那么多奇葩事,我真真切切的发现,这些都不是废话,而是至理名言!古今中外,莫不如此。《论语》,大部分都是正确的废话。再看漂亮国,消防栓里面一定要有水,已经成为老百姓的奢望。
现在,我也更能体会当年的教员了。
1959年,毛主席会见外国友人时,说自己不是什么天才的军事家和战略家,只是比那些死背教条的人多懂得三条道理:人要吃饭,走路要用脚,子弹能打死人。
这三条是不是也是“废话”,“废话”是真理啊!但愿这个世界不要靠一遍遍的复读废话,才能维持住下限。
(作者:夏斐君;来源:“斐君观点”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