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央和国家机关督查检查考核事项从近900项大幅压缩至96项,实际开展88项......数据表明,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滥问题得到强力遏制。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个问题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基层反映,产生问题土壤并未完全铲除,新老问题相伴而生、表现形式由明转暗、实际数量不减反增等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中国纪检监察)
督导检查是上级部门检验基层工作落实的重要途径,也是强化考核、改进作风的重要举措,所以一些督导检查是工作需要,也很有必要。但时下,一些地方“动辄则督、逢事必查”,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重痕轻绩的督导检查让基层难以招架、苦不堪言。
督导检查中,有的督导组犹如“走马灯”,基层把主要精力用在“迎来送往”上,有社区干部反映,在卡点值班12小时,接待了3批督查组,得罪不起不能不陪,导致有的基层干部本职工作陷入停滞状态;有的督导组停留于查台账、看表格、对数据,甚至将材料齐不齐全作为督导检查的重要指标,致使基层干部加班加点填表造册。甚至一些地区集中打造一两个“样板田”专门应付各路督导组,如此敷衍应付的督导检查,费时耗力不说,还会助长形式主义之风。
督导检查作为压实工作责任的重要措施,就要督在关键、查在要害。一方面,督导检查要突出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去督导,加强督促整改,督导过程中要走出一门心思看材料的“误区”,多去现场一线、少听汇报材料,多看后院角落、少看门面窗口,真正督到真问题、督出真成效。另一方面,督导检查要把握好度,严格控制督导检查总量和频次,突出重点领域、瞄准关键环节,尽量合并开展,避免随意督导、重复督导、形式督导。此外,督导检查不妨多些新招式,要明察也要暗访,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优化第三方评估,提高督导检查的效率,让基层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办实事、抓落实。
作者:王芳 单位:河北沧县县委组织部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