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要拍《长津湖之战》了。有网友问,你赞成吗?说实在的,如果有关部门还想倾听一下民意,我的回答是:不赞成,坚决不赞成!
大家一定没有忘记十年前冯小刚拍的那个备受争议的《唐山大地震》吧,那就是我们必须提防他的理由,因为,他把唐山大地震24万遇难者的生命化作了他的票房和攻击毛泽东时代的投枪匕首。所以,这一次,我们警惕志愿军的鲜血化作他的票房和攻击抗美援朝的炮弹,是很有必要的!
(一)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河北省唐山发生7.8级地震,持续约23秒的地震,一瞬间毁掉了一座城市,葬送了242769条生命……一场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行动随即展开。
当时的南方网有一篇《唐山大地震留下的不仅是悲伤》,对唐山大地震的抗震救灾行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概括:
震后不到7小时,28日上午10时左右,中共中央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务院成立了抗震救灾办公室。重病中的毛泽东亲自批准陈锡联、纪登奎和吴德全面负责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工作,并授权他们可以调动部队和动用军需物资。地震第三天,又吩咐华国锋:“尽快去唐山,代表我慰问灾区的人民,安置好灾民的生活。“
地震当日上午11:30分,北京部队某坦克师官兵就进入唐山地震灾区,紧接着其他部队14万官兵星夜急驰陆续进入市区。20多万具在高温下极度腐败的尸体,变成了灾区最大的污染源。官兵们在没有任何防护设备、赤手空拳的情况下,顶着频繁的余震,冒着生命危险扒挖被埋压群众、挖尸、运尸、埋尸。从瓦砾中救出了1.64万名群众。后来尽管装备了一些防毒器械,许多战士仍未能避开疫病的侵袭,很多战士身上长毒疮,顺着疮口流着黄水,拉痢疾,一天跑几十次厕所……
经过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和广大铁路工人短短十天的奋力抢修,北京至山海关路段于8月7日下午7时40分修复通车。
空军唐山机场站调度室副主任李升堂在对空指挥系统全部瘫痪以后,与他的同事凭借最简单的通讯工具,用耳听、眼看、头脑分析的办法,成功指挥了来自全国30多个机场、13种飞机、3000多架次救灾飞机起降。最多的一天356架次,最短的起飞间隔只有26秒。运出伤员2000多人,运进救灾物资数千吨,没有发生任何差错和事故。创造了一个航空史上的奇迹。
从全国调集来的各行各业近30万人组成的救援大军火速赶赴灾区,一万多名医务人员组成的200多个医疗队,在唐山的废墟上迅速展开救治。21个防疫工作队,共1300人身背喷雾器,走街串巷进行消毒,解放军的防化车则在主要街道上喷洒着雾状消毒药液。由于防疫工作及时有力,使得“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情况没有在唐山出现。
4204个地震孤儿被送进了专设的育红院、育红学校接受抚养和教育,于1995年全部走向社会。
震后不到一周,数十万灾民衣食、饮水得到解决,震后不到一个月,灾区供电、供水、交通、电信等生命线工程初步恢复。当年10月,全市大范围的救灾抢险基本结束。
唐山人民直面人生,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震后七天组装出第一批自行车;震后十天生产出第一车煤;震后十四天发电厂开始发电;震后二十天造出第一台机车;震后二十八天炼出第一炉钢!
(二)
令人气愤的是,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上述内容竟然无一入镜!
可能有人会说:不是拍了抗震救灾的人民解放军吗?不错。片中是有解放军的身影出现。但是,除了几个分发食物的战士、除了一位背起方登的战士、除了一位接过李元妮背着的方达和另一位背起李元妮的战士外,其余的官兵几乎都是处在一片昏糊中的暗影,没有一个清晰的镜头,更没有一个解放军在瓦砾堆中搜救灾民的清晰镜头,当然,也没见他们在瓦砾堆中搜救出一个活着的灾民或是一具死去的灾民尸体!
总之,我们从影片画面中看到的抗震救灾解放军,是迟迟而来的而又在“昏暗”中进行搜救的。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由于场景过于惨烈、恐怖,故作模糊处理罢。不对。为什么此前出现的那些光膀子穿裤衩的被李元妮称为“师傅”、“大哥”的搜救人员却一个一个的都处在“阳光”下进行搜救呢?特别是被他们扒拉出的一大片尸体也都一排排的处在“阳光”之下,就不惨烈不恐怖了?还有,后面的汶川地震中,解放军在瓦砾堆中搜救灾民不也是“阳光作业”嘛。为何就不惨烈不恐怖!
这些都是冯小光拍的,不解他为何要“亮此而暗彼”!?
当然,“亮彼”之处也不是全没有的。譬如,没有子女的王德清、董桂兰夫妇抓住地震孤儿看电影的机会选“美女”的场景就是其中之一。方登以“很美、长大了可以搞文艺”而有幸入选。然而,就在所有地震孤儿思念亲人期盼着亲人能奇迹般出现的时候,董桂兰为了她的“不想得而复失”,却希望她选的“美女”方登的亲人死光死绝!这就是冯小刚镜头下解放军干部的品德。所以,冯小刚用影片中方登的无情无义给了这对夫妇一个“得如没得”!得,不如不得!
还有,像是奥运会入场式似的在红旗招展下跨着齐步雄赳赳气昂昂的解放军队列的“闪亮入场”也是其中之一。
还有,救灾部队返回时,留守人员夹道欢迎的热烈场景更是拍摄得有声有色,自吹自擂的“向抗震救灾的英雄学习”的口号喊得震天价响,好像迎接从前线大获全胜凯旋归来的战斗英雄似的。带着 “战利品女儿”归来的王德清夫妇更是喜形于色……
解放军的这些“亮色”与在救灾现场的“暗色”形成鲜明对比,冯小刚就是以此对当年在唐山抗震救灾的人民解放军进行嘲弄、讽刺与攻击的。他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救灾不力!
其实,这个一块水泥板下压着两个人救一个必死一个的荒诞故事特别是把救出的活人(方登)当死尸扔的荒唐故事情节(见附一、荒诞不经摧残人性的《唐山大地震》),本来就是为揭露救灾不力设计的。所以,《唐山大地震》本就着墨很少的救灾行动,冯小刚只是突出了唐山地震幸存者自发的无组织的进行的“自救”,而淡化人民群众和解放军的积极施救,以至后来的汶川大地震“喧宾夺主”了。
毫无疑问,在《唐山大地震》中,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行动,是一场可歌可泣的与死神展开的一场激烈的生命争夺战。可是,唐山大地震的抗震救灾行动呢?别的不说了,当我们一眼看到那些争抢食物的灾民和后面由军人搀扶着艰难挪步的伤者以及背着断臂儿子艰难挪步的李元妮时,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在战争片中看到的那些从前线溃败下来的乌合之众!
救灾现场连医护人员也没有一个,解放军的医疗所设在唐山机场,伤员要自己走着去接受治疗,这就是唐山这场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行动,我们不能不由衷地佩服冯小刚的“枪心独具”了!
上面说的是地震后的救灾。下面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地震发生前的铺垫:
首先进入眼里的是方大强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开着厂里的大卡车满大街的乱转——买电风扇和书包。后来又与妻子在车上过夜搞车震,公车成了私车,这就是国企吃大锅饭的“好处”!
抢冰棍的孩子;家中仅有的一个西红柿;没有安全防护罩的电风扇;一家三口挤在一块第一次吹电风扇;儿子和女儿分别在方大强两只手腕上画手表。
冯小刚虚构这些与唐山地震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想要干什么?我们看了银幕上打出“1986年”字样后紧接着上演的李元妮母子把一台电冰箱搬弄了老半天的情景就明白了,看了方达开着小车回家见母,看了方达像喝蛋汤似的为母亲买房的表白就明白了:冯小刚在这里又来了一个前后对比,攻击毛泽东时代的贫穷与落后。
与唐山大地震不沾边的毛主席逝世追悼会也被冯小刚搬进了《唐山大地震》,冯小刚要干什么?他在这里又搞了一个对比,因为当时我国还没有重大人员伤亡的追悼制度,国家没有为地震遇难同胞举行悼念活动。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片首那幅与地震不沾边的拉在高压电杆上横跨街道的“毛主席万岁”的巨幅标语吧。那个时代虽然不乏“毛主席万岁”的标语,但这种拉在高压电杆上横跨街道的妨碍交通影响安全的标语是很难一见的,而到了1976年,可以这么说,是绝对不可能见到的。那么,冯小刚挖空心思虚构这样一条标语(断垣残壁中还有多条“毛主席万岁”标语特写镜头)想要干什么呢?他用40来天后的毛主席的追悼会作了回答!我们不能不由衷地佩服冯小刚“独具枪心”了。
事实上,冯小刚也不讳言他的“独具枪心”。他在回答别人提出的“揭伤疤”的质疑时,不无得意的说:
“若在文革时,《唐山大地震》仅凭这顶大帽子就可以把我拉出去毙了,家属还得自掏枪子儿钱。”
一语道破天机。《唐山大地震》作为反毛泽东时代的投枪匕首的本来面目暴露无遗了。
而这部影片的总监制陈国富也直言不讳地说:
原来,《唐山大地震》是个冒牌货,是地地道道的假冒伪劣商品!
(三)
既然不是关于地震的,为什么要冒名《唐山大地震》呢?除了上述的政治目的外,另一个目的就是骗取票房了。因为,电影的票房对于导演来说是名利双关的事,所以冯小刚拉上了死亡24万余人的唐山大地震为他的《唐山大地震》助声威蒙蔽视听。
事实上,《唐山大地震》一出世,即受到外界的许多质疑和批评,冯小刚均不屑一顾,毫不在乎。在接受《真维斯娱乐现场》采访回答对此剧“故事不紧凑又有些跳跃”的批评时,冯小刚竟然说出了下面这样的相当混账的话:
“别跟我谈拍电影的技巧。我觉得这种东西不本质,结构什么都好,观众不受打动,观众受打动是最重要的,我们重视结果,技巧那些太小儿科。”
一个文学艺术作品,技巧所处的地位竟然是“太小儿科”!这样的文艺作品,你还指望它有多少艺术含量?这理所当然的受到了大多数人的抵制与批评。
当时的腾讯网有一个评论叫做:《<唐山大地震>伪商业大片的生存逻辑》。这里面的1800多条评论,骂声一片。其中的第一条就是反面意见,支持的有1278人。这篇帖子还附有一个“你会去看《唐山大地震》吗”的调查。结果会去的为13908人,而不会去的为26638人,相当于会去的两倍。
然而,它的票房却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为什么?这就得归功冯小刚窃来的唐山大地震这块“金字招牌”了。这块招牌不但招来了主流媒体的全力支持,点赞声一片。
如荆州市发文机关是党政军(分区)联合一体,见《五亿票房有诀窍,除了国资是“绑票”》;又如唐山市要求领导干部带头观看,市长陈国鹰以身作则,影片才公演8天,他就看了5遍;天津市盲人协会更是别出心裁,竟然组织瞎子看起了电影。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四)
唐山大地震是一场特大天灾,却被冯小刚拍成了一个“若在文革时会把他拉出去毙了”的因人祸引发的荒诞不经的悲情故事。救援人员仅凭自己的一个“救一个必死另一个”的主观判断,就催促作为母亲的李元妮迅速做出选择,并以“我们要救那边的人去了”逼使母亲很快做出了“救弟弟”的选择。在救出方登后,又是凭着这个“必死”的主观判断,对后来被一场大雨淋醒即行走自如的方登,没做任何观察检查就扔进了死尸堆中。这是天灾的罪过还是人祸的罪过,难道还不清楚明白吗!
这一次拍的不是天灾了,而是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帝进行的直接较量,是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以保家卫国为主要目的抗美援朝战争。这场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以铁的事实证实了毛主席向全世界发出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从而奠定了新中国在世界的强国地位,为国家安全买了一份“长期保险”。
长津湖之战是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战役。1950年冬,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的第20军、第27军和第26军与美国海军陆战队1师于咸镜北道长津湖地区狭路相逢,惨烈交手,史称“长津湖战役”。这场战役是整个朝鲜战场局势被彻底改变的重要拐点,美国人试图在1950年的圣诞节前夕发起“结束朝鲜战争总攻势”的计划因此而彻底破灭。
可是,面对这场毛主席领导的中国人民“打败美国野心狼”的伟大战争,国内的一些反毛者却恨之入骨。他们极尽歪曲诋毁之能事,完全否定抗美援朝的保家卫国性质,攻击抗美援朝是“中国人买苏联的武器为朝鲜卖命”。
冯小刚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态度目前虽然未见公开表露,但他非毛反毛否定前三十年的态度却早已在公众面前暴露无遗。所以,把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长津湖之战》交给冯小刚来导演,有关部门的这一安排实在是一个重大的失策。
一个能把一场特大天灾导演成人祸,把20余万地震遇难者化作他的票房和攻击毛泽东时代的投枪匕首的人,会不会在《长津湖之战》中故伎重演?这是我们不得不提防、不得不警惕的事!
否则,志愿军烈士的鲜血变成冯小刚的票房事小,直接化作冯小刚攻击抗美援朝的炮弹那就事大了!到时候,那些“组织瞎子看电影”的人家把你卖了还帮人家数钱的荒唐透顶故事不知又会冒出多多少少!
(来源:昆仑策网
【授权】,转自“红歌会网精评”)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