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的这一天,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这一天,终于按下了战争暂停键,给苦难的人民带来了“扬眉吐气”的欢欣,带来了对“欣欣向荣”生活的向往。回顾历史,我们满怀悲怆;展望未来,我们踌躇满志。一名侵华老兵在回忆录中写下他的忏悔和尊重:“中国人不可轻辱”“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作为伟大的中华民族,我们不可自轻自贱,必然要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外有饿虎,内有豺狼,中国被推到了亡国灭种的悬崖边上。在当时,是否有人敢站出来斗争,决定着一个士气低迷的中国是否会成为侵略者随意夺取、任意宰割的“盘中餐”。“敢”与“不敢”,一字之差,关系着一个国家的两种前途,决定着一个民族的两种命运。1938年,毛泽东同志睿智地预见了“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但日寇“必然要遭到最后的失败,中国决不会亡,必然要取得最后的胜利”。他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一群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人足以扭转战局,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赴国难,就能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就可以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就可以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