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湖南长沙县黄花镇机场改扩建工程征地拆迁安置建设协调指挥部接到群众匿名举报称,黄花镇村民李爱凤与亲家公刘东结婚,对方还把户口迁到了组上。和亲家公结婚?这一幕把所有人给看傻了......(7月6日《钱江晚报》)
结婚、离婚并非什么新鲜事,但“儿媳嫁公公”“岳父娶婆婆”,一家人“结离婚”10次,未免过于荒谬。而这样的闹剧,竟是为了村里发的拆迁款。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部分住户被纳入拆迁。在拆迁过程中,一些投机者更是视拆迁为发财良机,通过假结婚、假离婚套取拆迁安置资金,这也是所谓的“政策性婚姻”。不难发现,近年来类似的“政策性婚姻”并不鲜见,甚至出现整村集体离婚现象。对于他们而言,婚姻早已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庄严审慎,完全变成了利益交换的筹码。此举不仅是对婚姻的亵渎,也是对公序良俗的破坏,更是对法律的无知。
假结婚、假离婚看似轻易,但事实上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方面,假结离婚可能弄假成真。在法律意义上,婚姻岂有真假之分?只要经过民政部门确认就会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而一旦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债务问题、孩子抚育等一系列问题也会随之出现。另一方面,假结离婚涉嫌诈骗。在拆迁过程中,为分得更多的拆迁款和安置房而选择假结婚、假离婚,此举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已然涉嫌构成诈骗罪。
当然,在拆迁过程中,一些地方之所以会屡屡出现假结婚、假离婚现象,无疑拆迁政策有漏洞。因而,在拆迁补偿机制方面,政策制定者要严格规范,避免与婚姻“挂钩”,让投机者有机可乘。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此外,公众也应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利益观,莫把婚姻当儿戏。
作者:王芳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县委组织部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