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斌强:处心积虑替美国找中国茬为哪般? - 昆仑策
兰斌强:处心积虑替美国找中国茬为哪般?
2020-03-18
在赵立坚发推文质疑美国后,中国国内广大民众就表示了对赵立坚的大力支持,认为赵立坚的质疑很准确,直指美国的软肋和痛处。然而,也引发了国内某些精英阶层和舔美族的极大不满,他们认为中国外交官不应该这样质疑美国,美国不会有错。 在本人公众号文章的留言中也有不少为美国鸣不平的,甚至直接留言“彭佩奥说武汉肺炎是事实,赵立坚说源于美国是无中生有”。
只是这样的留言笔者为避免污染大家的眼睛没有放出来。我一向不反对不同观点的辩论和交流,但如果在没认真阅读文章的情况下就发表一些人身攻击和引发众怒的留言,我就不得不将它们关进“黑屋”。如笔者的上篇文章中,赵立坚什么时候说过新冠病毒“源于美国”?他只不过是提出质疑而已,而这些质疑不仅仅是中国大众想知道的答案,也是全世界人民想知道的答案。作为美国国务卿的彭佩奥,不理会世卫组织关于对新冠病毒的统一称呼,坚持使用“武汉肺炎”实际上是带有严重的地域、种族歧视,更严重的是,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公开声宣称新冠病毒“源于中国武汉”,这是一个国家高层官员所应有的言行吗? 今天(16日),一篇题为“美国疾控中心主任:听说我被抓了现行?原来......”(以下简称“原来”)的文章正在热传,在很短的时间内阅读量就达到十万+,点赞超过8000. 短时间内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应该不一般,于是笔者认真进行了阅读。结果发现这是一篇竭力为美国鸣不平,对中国主流媒体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进行批判的文章。那么,这篇文章所描述的内容是事实吗?文章想表达什么观点和目的何在? “原来”这篇文章的内容实际上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用“偷梁换柱的手段”歪曲美国众议员罗达对美国疾控中心主任雷德菲尔德关于新冠肺炎的提问,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据此声称抓住雷德菲尔德的“现行”是“故意误导大家”。 “原来”一文用《中国日报》英文版的截图并画红线证明,中国主流媒体和自媒体是在“偷梁换柱”。 “美国议员在问,现在看似得流感的dying病人,是否可能(could be)是新冠肺炎?注意这里的问话用的是‘dying’。dying有病危、临终的意思,做动词是进行时,表示正在死亡的。所以议员是对现状的询问,即:(现在)有没有看似正在死于流感的人可能是新冠肺炎。” “在英文视频中,可以很清晰的听到议员说的是‘dying’,还停顿强调了下。但是很多中文媒体将‘dying’直接译为‘死于’,将‘可能’略去。而中文的‘死于’因为没有时态,常常指‘过去死于’。 这一改动从字面上看差别不大,但实际意思差别就大了,暗含的意味甚至可以说天壤之别。 如果是‘过去死于’,英文一般用died of,而不是dying。dying即使指‘死于’,也指的是‘正在死于......’。中文翻译暗地里把正在进行时,偷换成过去时。把询问现状改为过去,然后就可以随意推测或暗示:很久之前的流感死者都可能是死于新冠肺炎了。事实上也果然如此,在此段报道的后面,就紧跟一句话:美国已有1.8万人死于流感相关疾病......引导你去想象。” 为了把问题说清楚,原谅笔者不得不大段引用“原来”一文的原文。其实,用有一句话就可以说清“原来”一文所表达是什么意思,即,美国众议员在向美国疾控中心主任提问关于“美国是否存在将死于流感的病例可能实际上是新冠肺炎“时,使用的“死亡”(die) 用的是动词现在进行时,而中国媒体翻译时使用了过去时,因此翻译时使用“死于”是“偷梁换柱”。 “原来”一文的作者可谓真下功夫!至今,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西方媒体,对于中国主流媒体就这件事情的报道和赵立坚的推特文,在翻译上都没有提出质疑,美国政府提出的指责只是针对赵立坚推文中的这一段话:“可能是美军把疫情带到了武汉”。 因此,当众议员罗达向CBC主任雷德菲尔德提问:“因此,我们在美国的人有可能看上去是死于流感,但实际上是死于新冠病毒?”(“We could have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dying for what appears to be influenza, when in fact it could be the coronavirus or COVID-19?”) 时,人们的关注点在于“流感”和“新冠肺炎”的关联问题,而非“正在死亡”(dying) 和“死亡”(die) 的关系问题。“dying ”在这里出现并不不能说明美国流感和新冠肺炎没有关系,也不会产生像“原来”一文中“偷梁换柱”的误会。这一点无论在美国政府和西方媒体中都没看到,也没有质疑。 不错,英文中的“dying”是表示“正在死亡”的意思,同时也有“死亡”的意思,在翻译成中文时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既可以翻译成“正在死亡”,翻译成“死于”也没有任何不妥。在美国众议员罗达的提问中,翻译成“死于”更符合中文的意思。不信?那就看看《美国之音》原始视频是怎样翻译的(注意图中框红线部分):
因此,“原来”一文指责中国媒体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的所谓“偷梁换柱”毫无道理可言,无非是帮着美国找中国的茬,舔着脸向美国谄媚:“主子:中国这里有一个天大的漏洞可以袭击!”
“原来”一文这么处心积虑,不遗余力帮着美国找中国的茬,他想表达的观点是什么?无非有这么几点: “原来”一文在“dying”下那么大力气,就是要让美国的流感与新冠病毒不相联系,以此证明中国媒体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美国的质疑是荒唐的。然而,美国众议员与疾控中心主任的一问一答,事实证明,美国流感完全有可能与新冠病毒有关联。美国高官和一些政客一直以来无证据宣称“病毒源于中国武汉”,这下不是抓了“现行”是什么?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赵立坚的质疑都是正当的,也是全体中国人民想知道的答案,更是美国政府应该向世界人民作出解释的。 “原来”一文一方面通过胡搅蛮缠替美国政府找茬攻击中国主流媒体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一方面用似是而非的手法造谣,声称“据说赵先生的推文已经删除了?”别看他这里用的是问号,但实际上阅读这篇文章的人不会去理睬这个问号,而只会让问号前面的内容广为传播,造成赵立坚“心中有愧”的效果。这是造谣者一贯使用的伎俩。然而,事实是,赵立坚的推文至今没有删除任何一条,现在依然存在。 “原来”一文中声称“很多中文媒体将‘dying’直接译为‘死于’,将‘可能’略去。”事实是,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包括笔者昨天的文章),一直都有“可能”二字。 “原来”一文声称“美国议员和疾控中心主任估计都一脸懵逼”,似乎美国被抓“现行”搞蒙了,很无辜。而实际上,美国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质疑很重视,也很清楚,如果不加以阻止恐怕引起更大、更广泛的质疑声,麻烦或许更多,所以才会恼羞成怒跳脚指责赵立坚。因此,所谓“懵逼”的渲染,也只不过是“原来”一文制造谣言的另一种形式。 “原来”一文中,当出现中国媒体和赵立坚时使用的都是讥讽、贬义的词语,如“从官媒到自媒体很多都转载此文并进行发挥联想,一时义愤填膺者众。”、“外交部赵先生在推特上的慷慨陈词,煞有介事的声称”、“这种偷梁换柱的手法很简单,很多媒体用得很熟练,很轻易的就把自己的意图篡改了进去。当然意思完全不同,宣传效果也完全不同。”等等,竭力渲染不满情绪。 “原来”一文充满了为美国鸣不平,对中国不满的情绪。甚至将这场本是美国挑起的争论推到中国身上,声称“在全球抗疫合作的关键时刻,本来对疫情来源还有争议,赵先生的信口开河不仅引来不必要的外交冲突。”这是十足的美国腔调。笔者昨天在《美倒打一耙意欲何为?》 (点击蓝色字体阅读)一文中,就美国如何挑起这场争论时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这里不赘述。只想提醒,美国不仅首先挑起了这场争论,而且至今美国从高层到政客依然在不断恶毒攻击中国和中国政府的防疫工作。如美国共和党议员约什·霍利、里克·斯科特以及德文·努涅斯等,昨天还在媒体上破口大骂中国。 而美国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县博卡拉顿市一家名为“伯曼律师团队”的律师事务所竟然在13日宣称发起对中国政府的集体诉讼,要求中国政府“因新冠肺炎导致美国受损”赔偿十亿美元。 这就是美国的合作表示?美国何时真心要与中国合作共同抗击疫情?从中国疫情爆发至今,美国除了落井下石,就是不断通过各种形式攻击中国,现在又开始挑起争论,开始甩锅给中国,企图逃避自己的责任。 这时“原来”一文的出现很好地充当了美国舆论的帮凶,笔者在此要大声疾呼,擦亮眼睛看清真相,记着:我们是中国人!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转编自“兰斌强”,有修订)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