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黑白资料转换成彩色宽幅画面时太震撼了,并且还是3D的!”
01
完成《霍比特人》三部曲之后,彼得·杰克逊赖在四年的时间里没有新作问世。在此期间,他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了一个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的电影项目:《他们已不再变老》——一部一战英国老兵的口述史。
这是一部完全由旁白结构的纪录片。
2019年11月11日,一次大战结束101周年的纪念日,我专门到影院看了这部电影。
百年前的黑白资料转换成彩色宽幅画面时太震撼了,并且还是3D的!
修复做得相当完美,着色部分很有默片感。走上前线的英军士兵不无稚气的笑容与战场上的尸横遍野叠加在一起,异常具有视觉冲击力。
由于使用当年的影片,里面的人物对摄影机都很敏感,总是在凝视你,但他们早已经死了。 这真是两个平行空间的对视!
02
旁白采用一战老兵的视角,还原出从参军,训练,到法国、比利时到厮杀,再归来的过程,虽然是纪录片,但非常像是一部完整的故事片,可谓一部英国版的《西线无战事》。
和《西线无战事》中那些兴奋而懵懂地走上一战战场的德国青年一样,《他们已不再变老》中是一群15到19岁不等英国新兵蛋子。他们怀着对平庸生活的厌倦和爱国激情,跃跃欲试地投入到战争中,感觉跟组队参加野外拓展训练没什么两样。
战斗打响,他们才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无意义的行尸走肉。虱子、老鼠、野兔、腐烂的尸体,炮弹、毒气、坦克等是他们战壕生活能看到的一切。
战争过后,他们发现自己成了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
一个士兵说:“当你快死的时候,你的一生会闪过眼前,但19岁的我实在没什么人生。当子弹飞来,我只想到‘我会活下来吗?’”
另一个士兵不得不杀了一个被炸至重伤的战友,为了尽早结束他的痛苦。多年以后回忆起这段往事,他还带着哭腔说“我很痛苦”。
战争结束了,回到家乡的士兵没有受到厚待,没有鲜花被抛向他们,也没有姑娘投向他们的怀抱,“人们从不谈论战争,多数人完全不感兴趣”,他们仅仅大量找不到工作的失业者中的一员。
英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凯旋的士兵发现,他们其实根本不是胜利者,只是幸存者。
战死的已经死了,伤残的已经残了,完整归来的人,生活也没有任何变化,甚至更糟,对他们而言,这场战争毫无意义。
03
战线的另一侧,德国方面情况更是如此。前面提到的《西线无战事》,原著是德国作家雷马克的同名小说,1930年拍成电影,被称为“最伟大的反战电影”,是第一部反战电影。
主人公保罗经历了和这些英军士兵一模一样的生活,唯一的区别是,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他一时忘情,想像童年时那样去捕捉一只蝴蝶,结果被对方狙击手一枪毙命。
当天,德军总参谋部的战报是:西线无战事。 这五个字,再清晰不过地凸显了战场炮灰蝼蚁般微末无价值的生命。
因为受到纳粹迫害,1932年,雷马克被迫离开德国,流亡瑞士。1933年希特勒执政后,《西线无战事》在德国被查禁。
04
一战的影响力被紧随其后的二战遮蔽了许多,但在反战的意义上,一战更值得深思,因为其荒谬性更集中,也更典型。
为什么呢?因为一战完全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而进行的战争,完全是非正义的战争,卷入这场的普通人,尤其是劳动者,无论是英国、法国、德国、俄国还是美国,都充当了可怜的炮灰,为一场和他们无关的战争而流血、丧命。
对待这场战争唯一正确的态度是革命导师列宁提出的——
使本国政府在战争中失败;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很明显,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符合工人阶级和劳动者的利益。
05
一战迫使人们思考战争的意义。反战、和平主义的思潮开始出现了。 但笼统、抽象的反战,并不能真正消灭战争。列宁的论断没有过时:帝国主义就是战争!
人类永久和平的实现,将取决于全球社会主义的实现。
多方面迹象都表明,全球化的失败有可能导致世界重返十九世纪,或者一战前的状态。
在这样一个历史转折的时刻,看一看《他们已不再变老》,凝视100年前的眼睛,别具意义。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