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两天,河南考生小赵刚刚经历了驻马店二十四时辰,“复读生—北大生—复读生—北大生”的连续过山车,相信小赵的心脏承受力一定异于常人,其实从他高考538分,填志愿却只填北大、清华、南大、浙大、南开就看得出来。
本文不偏不倚,只讨论问题。
一、小赵如何在正式录取前得知提档、退档消息的?
我们都经历过高考,无论在哪个年代,在高校正式确定录取之前,考生本人走正常途径是无法得知具体步骤的。更别提反复三次被高校提档、退档这样的细节了。知道这个细节的,只有北大招生办、河南省招生办。
根据公开新闻,我们都知道,是河南省招生办给小赵打的电话(当然不可能是北大招生办自己给自己挖坑)。那么,北大专项招生计划在河南省录取8人,普通招生计划录取几十人,加上清华、人民大学、北师大、南开、复旦等等一系列名校,在河南录取的考生应该有好几百人。试问:河南省招生办是否一一给每一位考生打电话?如果算上所有985、211高校,在河南应该每年录取数千人吧?河南省招生办是否一一给考生打电话?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即使是被北大正式录取的准北大生,河南省招生办也没有义务电话告知。更何况,小赵只是被北大提档了。提档不等于录取,作为招生办工作人员,是对这项政策最了解的。为什么就单单给小赵提前透露并不是百分之百确定的信息呢?
二、小赵被提档、退档的电子流程照片是如何流传到网上的?
从事后北大的公开声明中我们可以得知,北大只是认为小赵考分低不适合进入北大就学,转而录取了比小赵考分高出100多分、第二志愿填报专项计划的考生,并没有缩减在河南专项招生计划名额。作为河南省招生办来讲,本单位的利益并没有任何损失,为什么要做这种违反纪律的事情呢?
在小赵被连续三次退档之后,河南省招生办已经尽到了告知小赵的义务。为什么要绘声绘色描绘细节,甚至不惜把北大提档、退档的电子流程照片公开发出以自证清白?作为专业从事招生工作的工作人员,还是一个权力风光无限的省级招生办,怎么会不知道这属于内部信息,即使不涉密,也是不宜公开的呢?
作为一个正规的国家单位,河南省招生办没有动机,也没有义务作出这样的事情,也不可能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毕竟,北大无论选择录取第一志愿低分考生,还是录取第二志愿高分考生,并没有缩减在河南的招生指标,也并没有影响这项贫困地区招生专项计划,无论录取谁,都与河南省招生办无关。
三、小赵为什么傻填高考志愿?
小赵高考538分,放眼整个河南,虽然高出一本线30多分,但距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学府尚有100多分的差距。就算发挥超常,小赵也基本没有可能考入985。经历过高考的朋友都知道,高考前一年简直是模拟考试的天下,恨不得每月一大模,每周一小模,为的就是让考生体验更加真实的高考难度,大致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
问题来了。小赵在提前录取批次填了北京大学,然后第一志愿平行填写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这五所学校,均为国内一流学府,以小赵的实力,无疑是一场“碟中谍”(mission impossible)。难道小赵对自己的真实实力没有一点点数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小赵自己也亲口承认,知道自己成绩不够好,但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211以上(985还不敢想),所以早早就准备复读了,准备明年再努力一搏。今年的志愿都是随便填的,反正也考不上。
四、北大的选择是错误的吗?(此点素材有借鉴“相对相对”,致敬,侵删)
对于绝大多数事件围观者来说,北大招生组面对的选择是这样的:
A. 录取第一志愿第七名(542分)、第八名(536分)考生,“专项计划”共录取8人。
B. 不录取第一志愿第七名(542分)、第八名(536分)考生,“专项计划”共录取6人。
其中,第一志愿第六名考生为667分。
但事实是,北大招生组面对的选择是这样的:
A. 录取第一志愿第七名(542分)、第八名(536分)考生,“专项计划”共录取8人。
B. 录取第二志愿第一名(671分)、第二名(671分)考生,“专项计划”共录取8人。
也就是说,北大没有减少在河南地区专项计划的录取名额。那些“北大抛弃落后地区考生”而痛心的观点是不成立的,这恰恰是整件事北大遭受的最大批评。
舆论最关心的点是,北大有无权力对考生做绝对判断,即在无约束条件下决定享受到国家专项的考生数目是8个还是6个。但事实是,北大需要做的是比较判断:670分的考生和540分的考生,谁更能适合北大学习强度,即在约束线下(8个录取名额)尽量录取最适合的考生。
五、北大多出来的两个名额哪来的?
北大终于扛不住舆论压力,校招生委员会经过认真研究讨论,决定增录小赵(第8名)和另外一名考生(第7名)。整件事情取得了一个看上去皆大欢喜的结局。
那么问题来了。高校招录工作,每年的统一指标计划都是配给的,需要教育部根据教学资源、考生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当然也包括此次“爆雷”的“贫困生专项招生计划”。
因为总数是额定的,所以北大在河南多招了两个学生,那么,势必在其他省区市少招两个孩子。如果不能在其他地区缩招,那么只能打自主招生名额的主意。如果自主招生也不能缩减,那就是艺术体育特招生少招两个……总之,北大增录了小赵,就必然放弃另外一位刚刚过线的优秀考生,他背后可能是一个更加凄惨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可能高考比小赵高了100多分,可能家里比小赵更贫穷。
六、一道讨论题:到底什么才是公平?
北大并没有拒绝贫困生,恰恰相反,北大选择了600多分的第二志愿,放弃500多分的第一志愿,还是把贫困生计划指标留在了河南。
所以,这不是一起拒录事件,而是一起选录事件。北大在规则允许的范围之内,没有选择第一志愿低分考生,而是选择了第二志愿高分考生。换了任何一所高校,任何一位招生老师,不论他是不是出于对考生负责的目的,都不大可能抵得住100多分分差的诱惑,去选择录取低分考生。
选择高分就是公平吗?如果是那样的话,干脆把全国的高考分数统一排序,再把高校排序,由排名从前至后的高校匹配分数从高到低的考生,多省事。
选择低分就是公平吗?如果小赵没有被退档,那两位高出100多分的第二志愿考生落榜了,这个结果就是人们想要的吗?
北大增录了两名考生。现在这样的结果就是大团圆吗?另外两位被挤掉的边缘考生、潜在北大人,他们的考分甚至高于600多分的第二志愿的两位考生,这就公平吗?
人们关注的,不是高分、低分,而是规则。
高考是凭本事实现阶层跃迁的最公平途径,但这个世界没有绝对公平。在维持相对公平的前提下,牺牲一些个体潜在的利益(如因录取小赵而被北大放弃的那位考生),这是大家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因为,大多数人只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表象。
七、真相只有一个
天底下没有那么多巧合,事出反常必有妖。
真相只有一个(以下纯猜测,无事实依据):
小赵在河南招生办有熟人(小概率),或者,大概率是小赵就读的学校(包括老师),在河南招生办有熟人资源,能够提前获知信息。
一般来讲,只要被高校提档了,很少会有被退档的。所以,该熟人资源为小赵、或者小赵就读的学校高兴,忍不住提前将这个好消息告知。
谁成想,北大招生办负责此事的老师也没有经验。提档之后,发现第二志愿的申报者足足比小赵高了100多分。便紧急向领导汇报。
北大招生办紧急讨论决定,将小赵和另外一名第一志愿低分考生退档,录取那两名第二志愿的高分考生。
北大真的退档了,河南招生办的熟人资源始料未及。无论多么难以启齿,他也只能再告知考生和考生学校。
小赵学校急了,小赵也急了。这么大的事情,换做谁也要问清楚,死个明白。河南招生办的熟人没办法,只得把责任推卸到北大头上。为了自证清白,还把北大招生办在系统里退档的过程拍了照片发给小赵学校或小赵本人。
没成想,这张照片流传了出去,形成巨大舆情。这一定也是河南招生办那位熟人资源所不愿意看到的。
虽然最终结果表面上皆大欢喜,但河南省招生办那位熟人资源好日子应该到头了。
截至目前,河南省招生办尚未官方回应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