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时间和空间。要认清某个事物,观察的时间越长、空间越大,越有利。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在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时,就是把社会主义运动放在世界范围内和它的全部历史过程来观察的,其中包括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六个时间段,前后跨度50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讲话中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并强调“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而是坚持、改革、发展的关系,不能相互否定。[1]总结和研究新中国历史经验,应当理直气壮地把它们联系和贯通起来。
现在,一方面新中国已经走过70年历史,使我们有了能在较长时间段里总结和研究新中国历史经验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后,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我们有了站在新中国70年螺旋式上升运动中更高一级螺旋的高度,能通盘审视过去70年历史、贯通总结和研究这70年历史的主观条件。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更应当注重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经验贯通起来总结的方法。如何把新中国70年历史经验贯通起来总结和研究,是一个无比重大而严肃的课题,用一篇或几篇文章不可能讲全面讲深刻的。但为了说明这种总结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可以采用举例的方式。我在这里所要举的例子,概括起来可以用上下、“左”右、长短、多少、虚实、表里、快慢、革守这16个字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