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在2025年迎来人口峰值,为14.14亿,峰值过后我国人口将持续下跌。在2030年我国人口为14.05亿,在2075年跌破10亿。 2) 我国在2016年大约有4.64亿0-49岁女性,这个数字到2030年变为4.01亿。在2016-2030区间内减少14%。 3) 我国在2016年大约有2.49亿0-29岁女性,这个数字到2030年变为2.07亿。在2016-2030区间内减少17%。 4) 我国在2016年出生婴儿(包括男女)1786万,这个数字到2030年变为1206万。在2016-2030区间内减少32%。我们可以看到越年轻年龄段的人口减少越快,新生儿数的减少速度最快。但在这个过程中,总人口可以不怎么减少甚至略有增长!所以,用总人口作为观察人口动态的指标是极其滞后的。在国家民族已经走向灭绝无法挽回的时候,观察总人口依然还有可观的数字,还在欺骗人们。只有采用年龄结构的视角观察,特别注意其中育龄及次育龄女性人口的变化,每年新生儿数及其变化,才能观察到真正的趋势。 二.对出生人口的“增量意识” 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在1980年代我们常听到一句话:“中国每年生出一个澳大利亚”。那时候,澳大利亚大约1500万人口,中国在1980年代每年出生2000多万,减去死亡人口,每年的人口增量确实接近澳大利亚人口。当一个国家的年度死亡数少,其年度出生数大部分作为人口增量,这种现象我在这里把它称为“增量现象”。 增量现象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总和生育率一直高于世代更替,那么出生数确实会长期高于死亡数,导致人口长期增长。这种增量现象是长期现象,害怕人口爆炸者担忧还是有根据的。第二种:即便总和生育率已经降到了世代更替水平甚至更低,由于人均寿命在提高,或者老人比例偏低,死亡数少,也会导致出生数显著大于死亡数。不过这第二种情况是暂时状态,因为毕竟人均寿命不可能无限提高,并且随着年代的推移,老人比例会逐渐升高,最后会达致生死平衡,人口达到均衡状态;如果已经低于世代更替,那么死亡数反而最后会变得长期高于出生数,导致人口长期衰减。将暂时的人口增量现象当作稳态、长期的现象来担忧,我把这种意识称为“增量意识”。 增量意识用来指导政策实践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这里又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有一个国家,其妇女最高生育年龄为40岁,本来由于某种疫情,人们都只能活到40岁。某年,该疫情被消灭了,人都能活到80岁了。但是,这时一位叫马尔萨斯的国王登基了。国王认为本国人口已经到了资源承受的极限,因此规定:每死亡一个人才允许出生一个人,以保证人口不增长。结果,40年之内这个国家没有人死亡,所以在40年内这个国家没有孩子出生。等到40年后有人死亡的时候,这个国家已经没有育龄妇女了。该国家从此灭绝。 其实,我国在1980年代也是经历了相似的状况。那时,由于国家刚刚在1949年结束战乱,人口中绝大部分是1949后出生的,老人比例很小。到了1980年代中末期,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实际上已经接近世代更替水平,但是由于老人比例小,同时平均寿命在不断提高中,因而死亡数少,导致出生人口大部分作为人口增量。那时候为了阻止人口增长,各地采取了大规模阻止生育的强硬措施。但是,正如上面这个例子所揭示的,在世代更替水平下每年的出生人口是用以维持一国人口的维持量,它不应该被看作增量。这种暂时的人口增长达到的峰值是瞬时的,最后的稳态人口规模会比这个峰值小很多。因此,为了减小该峰值而采取极端措施将会导致将来的国家稳态人口规模极度过小乃至走向灭绝。 三.诸如“等总人口降到十亿时 再放开生育”之类的观点是 见死不救、贻误时机 一个国家民族,如果其总和生育率一直在世代更替水平以下,则等待它的命运必然是灭绝(除非与生育率高的民族混血,不过那是另一种悲剧)。我国从1991年开始低于世代交替,迄今已有26年。现在的老龄化少子化现状,正是长期低生育率的后果。我国要避免灭绝的命运,唯一的途径就是让总和生育率回升并长期维持到世代更替水平。 某些学者提出“中国要永远实行限制生育”。如果他不希望中国灭绝,那么他唯一可能的逻辑依据就是假定中国人在没有政策限制的情况下,其生育意愿及能力高于世代交替水平,也就是平均每个家庭生育多于2.2个孩子。但根据中央财经大学侯佳伟博士的调查,我国家庭心目中的理想子女数平均介于1.6至1.8。而且,由于不孕不育等生理原因,和经济、社会的现实压力,实际生育率通常低于生育意愿。在日本和韩国的调查中,理想孩子数超过2,但实际总和生育率近10年来都在1.05到1.45之间。在完全没有限制生育乃至鼓励生育的国家,其2016年的总和生育率:美国1.8,伊朗1.8,朝鲜2.0,泰国1.6,日本1.5,韩国1.2,台湾1.2,香港1.2。因此,这些学者的假设是错误的。中国现在应该担心的,根本不应该是不可能出现的“人口膨胀”,而是将持续几百年的人口萎缩乃至最终灭绝。 社会上还有很多人持另一类观点:等到中国人口降到“适度”(比如10亿,8亿)再放开生育。这种观点同样也是缺乏人口年龄结构意识的表现。按照前面提到的乐观仿真结果,中国人口降到10亿是在2075年,那时0-49岁女性人数为2.53亿,0-24岁女性人数为1.13亿;中国人口降到8亿是在2099年,那时0-49岁女性人数为2.05亿,0-24岁女性人数为9162万。而印度现在的0-24岁女性就已经有2.72亿。即使放开生育后极其幸运地马上能使总和生育率回升到世代更替水平,中国还将因为育龄女性少,老人多而继续人口下跌几十年,最终稳定到的人口水平比原先设想的适度人口(10亿/8亿)要少得多,甚至只有印度的十分之一人口。事实上,前面已经提到放开生育也极难使得中国生育率回到世代更替,而延迟放开生育政策的后果则是更加贻误我国挽救生育率的宝贵时机,使得我国走向灭绝更加无可挽回。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