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构建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有机统一宏观调控体制、实现宏观调控体制创新的根本要求。
一
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项重要经济职能,旨在利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对社会供求总量和结构进行调节和干预,弥补单纯市场调节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实现经济协调稳定运行。在宏观调控的实践中,主要有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两种基本的宏观调控模式。
需求管理是一种间接性宏观调控体制,指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投资、消费、政府开支、外贸等进行调控,以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量的平衡。供给管理则是一种结构性定向性宏观调控体制,指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政府主要基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应的产业政策确定的目标,通过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对供给结构和供给活动进行定向调控,以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结构平衡。
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各有特点,将二者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有助于防止经济比例关系失调,有助于克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有助于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快速稳定地运行。
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既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宏观调控的有益经验,将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等作为宏观调控目标,重视利用货币和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进行间接调控,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同时,继承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计划管理原则和办法,不断完善宏观调控。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在保持和发挥宏观调控的需求管理功能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的供给管理功能,逐步形成新型宏观调控体制,主要内容是: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构建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统一的宏观调控体制。宏观调控体制是建立在特定的经济体制基础上的,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有什么样的宏观调控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形成和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政治优势,又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克服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两极分化加剧、经济危机频发的弊端,具有显著的优越性,破解了经济学的世界难题,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我国宏观调控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政府更好发挥经济职能,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共同开展宏观调控,构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统一的宏观调控体制,消除经济周期性波动和结构性失衡,确保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量的平衡和结构的平衡。
拓展宏观调控目标,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传统的宏观调控目标主要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但是仅仅把这四个目标作为宏观调控目标又是远远不够的。经济结构也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基础性条件,经济结构失衡和落后会导致经济发展停滞,质量和效率低下。收入公平是反映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条件,收入差距扩大甚至两极分化加深,会激发社会矛盾,制约国民经济健康稳定运行。此外,区域协调发展也是影响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因素,不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会限制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所以,在推动宏观调控创新中,既要坚持传统的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又要将结构优化、收入平等和区域协调等新目标纳入宏观调控的目标体系,这无疑会极大地提高宏观调控力度,更好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协调稳定运行。
完善宏观调控手段,丰富宏观调控工具。传统的需求管理比较重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整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杠杆对投资、消费、政府支出以及出口等经济活动施加影响,以便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量的平衡。但是这种调节具有间接性、诱致性、短期性、大水漫灌式的特点,调节力度小,见效慢。供给管理的手段包括产业政策、经济规划、法律体系,这种调节手段具有直接性、强制性、长期性、精准性的特点,调节效果显著。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经济规划、法律体系一并作为宏观调控手段,充分发挥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各自的优势,无疑可以使两种调控模式优势互补,提高宏观调控效果。
健全调控方式,提高调控效率。传统的需求管理方式是政府调控部门并不直接干预调控对象的决策,而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间接地影响调控对象的决策活动,这种调控的不足是缺乏精准性;诱致性有余,强制性缺乏;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量的平衡有一定作用,对结构平衡就难以产生积极效果。这些不足都严重限制了需求管理型宏观调控的效果,难以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要弥补需求管理的不足,必须加强供给管理。供给管理的调控方式具有直接性、强制性、长期性、精准性等优点,对解决宏观经济中供给结构失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失业率高、经济下行等问题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大大弥补需求管理的不足。所以,创新宏观调控体制,要在调控方式创新上做文章,努力实现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有机统一,大力提升宏观调控的质量和效率。
三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宏观政策要依托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宏观调控体制,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精准把握宏观调控的度,主动预调微调、强化政策协同。
坚持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并重。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是宏观调控的“两只手”,应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用好“两只手”。实施宏观调控要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需求管理的拉动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强化逆周期调节;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供给管理的支撑作用,加大定向调控力度,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导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大力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供给基础。
坚持短期与中长期相结合。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会改变,这是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出发点。眼下我们面临的困难既有周期性原因,也有结构性和制度性原因,要克服困难,必须深化改革与宏观调控双管齐下。宏观调控要坚持短期调控与中长期调控相结合,短期调控应对周期性因素,中长期调控解决结构性问题。从短期看,要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通过预调微调,搞好需求管理,促使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熨平短期经济波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防范化解各种经济风险。从中长期看,要着眼于改善中长期供给能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加快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不断提高要素产出效率,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提升经济潜在增长能力,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国内和国际相统筹。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宏观调控必须具备全球视野,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努力开展多双边国际经济合作,不断提升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制度性话语权,推动国际宏观经济治理结构改革,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更加公正合理。“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开展国际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平台。我们要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努力实现各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增强宏观调控的精准性。决定宏观调控成效的关键是精准性,精准调控要求准确把握政策的方向、力度和节奏,对调控目标准确发力,务求取得实效。当前,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扩大内需对保持经济稳定运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宏观调控要积极主动作为,精准发力扩大内需。在消费方面,要加大对教育、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能力;在投资方面,要加快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
增强宏观政策的协同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宏观调控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如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提高就业质量、推动结构优化、降低制度运行成本、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等,具有明显的叠加性和复合性。为了确保宏观调控任务的完成,必须从这一特性出发,完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政策手段进行调控,提高调控的协同性。为了提高宏观调控的效果,各种政策要科学搭配、有机结合,形成有机整体。总的来看,要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把握好各类政策的方向、力度、节奏和出台时机,形成调控合力,避免政策效力过度叠加或相互抵消。
(作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