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文批评了下基层四大乱象,其一就是基层挂职“走走形式,甘当过客”。基层挂职作为我国干部交流制度的重要形式之一,代表着机关对干部的重视和培养。于干部个人而言,是磨炼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的考验,亦是展示、提升自我的重要机遇。挂职干部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所作为,在挂职村组的广阔舞台上实现自己青春价值。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实践锻炼、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工作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就作出了全面部署。为了实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上挂”、“下挂”、“外挂”等为抓手打破机关人才流动壁垒。但现在“挂”在上面、“沉”不下去的“虚挂”现象屡见不鲜:自我定位为挂职单位“客人”、存在“看客”心态等等。凡此种种,既让挂职制度在实践中变了形走了样,更在基层干部群众中给党的形象抹了黑。
基层一线是最肥沃的“墩苗田”,实战实训是最好的“磨刀石”。在基层挂职,既要有“一抓到底”的政治决心,也要有“一丝不苟”的较真态度,还要有“一线作为”的务实本色,更要有“一往无前”的破立方法。有了深入一线、深入基层的脚力,文章才能接地气;有了聚焦民生、提升质量的眼力,百姓才能更满意;有了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脑力,落实才能更高效;有了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笔力,政策才能冒热气。
基层挂职要“实”字当头,抓作风建设。基层一线直接面向的是广大老百姓,干的是实际工作。在基层做好挂职,不能做“表面文章”,不能开空头支票,不能失之于粗、落之于空,不能大而化之、不了了之。党员干部到基层蹲苗培土,要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的政策方针,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系统深入的学习,真正做到“思想必须求实,过程必须扎实,挂职必须务实,结果必须真实”,让一计一策都来源于躬身实践,让一言一行来源于亲知真知。
基层挂职要“真”字当头,挖真材实料。挂职干部应充分认识到挂职背后是“职责”,将其作为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机会,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干部要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百姓炕头,心贴心面贴面的和百姓唠家常,挖掘更多的鲜活的生动的带着露珠儿的事例,用更多的精力了解实情、解剖事例,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是基层群众意见,决不能上级推一推就动一动,不推就不动。去基层一线听的表扬和批评越多,真实情况就掌握得越多,对问题的认识就越深刻,开展工作就越能做到“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挂职干部要多去村组察实情,多去一线挖实事,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才能出好点子、做好参谋。
作者:马静萱 工作单位:泊头市委编办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