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委办事组当年曾提出另行组建基建工程兵,称工改兵“官不官、兵不兵、民不民” - 昆仑策
-
军委办事组当年曾提出另行组建基建工程兵,称工改兵“官不官、兵不兵、民不民”
2020-12-22
(上图为基建工程兵老照片)
解放军的每个军兵种都有与所担负主要任务相适应的建设方针。基建工程兵作为一个兵种担负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工程施工的任务,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给基建工程兵部队确定的建设方针共十二个字: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然而,这“十二字方针“是咋来的?小编为大家揭秘基建工程兵“十二字方针”的发展过程。
“劳武结合,能工能战”八字方针
“十二字方针“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基建工程兵成立之初,其建设方针是“劳武结合、能工能战”八字方针,并没有“以工为主”这句话。
1966年3月11日国家建委党组,向中央呈报了《关于施工队伍整编为基本建设工程兵试点意见的报告》。该报告提出:“把施工队伍整编为基本建设工程兵,实行劳武结合,一手拿镐,一手拿枪,平时寓兵于工,战时能工能战,最能适应边备战、边建设的需要,是一项最有力最好的战备措施。”3月30日,中共中央批转了这个报告,并且在批示中指出:“把施工队伍逐步整编为劳武结合、能工能战的基本建设工程兵,是实现队伍革命化,保证队伍不断更新,提高战斗力的根本性措施。可以肯定,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实现。”
这是中央最早在文件中正式提出“劳武结合、能工能战”。
1966年8月1日,时任军委副主席的林彪签署授予基本建设工程兵部队番号的命令对此进一步加以了明确。命令强调:“基本建设施工队伍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部队,使之成为劳武结合、能工能战的基本建设工程兵,完全符合毛主席关于‘军学、军农、军工、军民这几项都可以兼起来’的伟大战略思想。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它不仅对实现施工队伍革命化、促进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对加强战备、巩固国防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希望全体指战员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坚决贯彻突出政治的五项原则,把毛主席的书当作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人人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坚持四个第一,大兴三八作风,发扬三大民主,开展四好连队运动。加强战争准备,搞好基本建设,把基本建设工程兵建设成为一支非常无产阶级化、非常战斗化的革命部队。”
可见这个时期,基建工程兵的建设方针是“劳武结合、能工能战”八个字。
(上图为基建工程兵老照片)
“八字”发展为“十二字”
林彪事件后,在揭发批判中,国家建委和基建工程兵提出,原军委办事组个别人不顾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指示,说整编组建基建工程兵是“改良的办法”,曾提出:“工改兵的办法不行,要另行组建”。在组织编制上,不考虑各行业特点,不考虑组织形式怎样适应施工生产的要求,而提出要仿照作战部队,上下对口,千篇一律,把支队、大队管理生产的机构如技术、安全、账务、设备等科(股)裁并,各支队司令部管生产的只保留了两个科,人员只占司令部总数的一半。
国家建委和基建工程兵还提出,军委办事组认为基建工程兵保留的一些老工人“官不官、兵不兵、民不民”,影响部队形象和正规化,要求基建工程兵把这些老工人和技术骨干一次处理2.8万人,使得部队整体技术水平受到很大影响等等。1972年11月召开的基建工程兵支队、大队两级党委书记会议。中央对这次会议的召开十分重视,12月17日,国务院业务组和中央军委办公会议领导接见基建工程兵与会人员并听取汇报,谷牧向中央领导汇报时,中央领导说:你汇报的内容概括说就是“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这次汇报中,明确在“劳武结合、能工能战”建设方针中,增加“以工为主”四个字。
为理顺基建工程兵部队的领导关系,加强对部队的管理,当年12月中央委托王震主持拟定了《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领导关系的几项暂行规定》。规定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的建立,是经毛主府和党中央批准的,已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是一支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的部队。”至此,基建工程兵建设方针正式确立为“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十二字建设方针。
来源:基建工程兵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