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就在板门店谈判快要达成的时候,李承晚却横生枝节,不仅为停战谈判设置了种种障碍,还疯狂叫嚣要“单独北进,直至最后胜利”。为了打掉李承晚的幻想,志愿军总部决定发起金城战役。1953年6月21日,在位于桧仓郡的志愿军司令部中,彭德怀主持召开了关于发起夏季第三次反击战,战役目的就是敲打在三八线以南的韩军。战役计划动用20兵团的4个军,9兵团的1个军,在西起牙沈里,东至北汉江的22公里地段上,决定对韩军四个师(精锐首都师,6、8、3师)发起攻击。金城战役由此敲定,毕其功于一役,只待万炮齐发的那一刻,用“钢多气多”的气势直接摧毁敌军。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志愿军不论武器装备还是后勤保障都和美军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当时志愿军炮兵主要采取集中使用的原则,在主要方向和主要地段集中兵力、火力,支援步兵作战。第一次战役中,炮兵虽有91门火炮参战,但仅有5个营的火炮起到了作用,发射炮弹505发;第二次战役参战火炮48门,发射炮弹549发;第三次战役参战火炮106门,发射炮弹4267发;第四次战役参战火炮127门,发射炮弹7921发;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参战炮兵15个营,发射炮弹2673发,第二阶段参战炮兵10个营,发射炮弹5192发。第五次战役中,参战的火炮达700余门,其中野炮、榴弹炮500余门。第一至第五次战役期间,志愿军炮兵一共发射炮弹21107发,这个数字还不如美军一个团级战斗队一次战役的炮弹消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