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俄罗斯人将叶利钦当年的讲话解释为天真。因为他们知道,西方会将这种行为视为屈服、软弱,视为对俄罗斯服从西方的承认。也就是说,这只会导致对俄罗斯加大施压,直至不再考虑俄罗斯的态度,俄罗斯的利益将被彻底无视。国家的耻辱——那是当时很多俄罗斯人的苦痛。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一切都没了,俄罗斯没有未来。但还有许多人坚信,国家和民众会醒悟过来,凝聚力量,重返不会为祖国感到耻辱的时代。
【俄罗斯《观点报》网站10月21日文章】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不久前接受采访时说,他为苏联解体时期国家的状况感到耻辱。当时苏联外交部,然后是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外交部,竭尽全力取悦“西方伙伴”。当年的某位部长甚至认为,俄罗斯没有国家利益。然而,俄罗斯从当时的外交退让中汲取了非常有益的教训。
“取悦”外交让国家蒙羞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建院庆典前夕接受了采访。其中一个问题涉及拉夫罗夫为该学院写的校歌。歌词中有这样的句子:“它教会我们爱祖国,无论光荣与耻辱,都与祖国共分担。”光荣不难理解,耻辱指的是什么?
拉夫罗夫坦诚地回答:
“每一个正派、诚实的人都有对自己国家发生的事情不太满意的时刻。答案因人而异……对我来说,有几个这样的时刻,它们全与苏联解体时期有关。我现在不想评价任何人,但这与许多著名人物在当时局势下的作为有关。”
1988年,拉夫罗夫从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高级参赞的岗位上回国。苏联解体后,他于1992年起担任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副部长。也就是说,从1988年到1994年的六年间,恰恰是在我们国家和外交政策处在最严重危机之际,拉夫罗夫在莫斯科度过。那时,一切利益都拱手让人。显然,谈到苏联解体时期,拉夫罗夫指的不仅仅是1991年至1992年,而是这整个艰难阶段。
在这六年里,拉夫罗夫所在的外交部换了五次部长,依次是谢瓦尔德纳泽、别斯梅尔特内赫、潘金,又是谢瓦尔德纳泽,最后是科济列夫(此时已是俄罗斯外交部)。不是为了他们,而是为了国家而感到耻辱,他们要么未能保住国家利益,要么干脆无底线地退让。
在苏联解体之前,拉夫罗夫还没有跻身国家外交政策任务决定者之列。然而,作为外交部部务委员会成员,他能近距离看到苏联如何在各种间题上作出让步。
外交不该成为内政“人质”
在谢瓦尔德纳泽任内,外交部沦为戈尔巴乔夫的仆人。
不论是在与美国人还是与德国人进行双边谈判上,苏联整个外交政策都具有投降的色彩。不,更准确地说,外交官们也都在不遗余力地捍卫国家利益,但他们和国家政治领导人对国家利益的理解却越来越背道而驰。苏联让出了一切一一首先是东欧和东德,然后是非洲,然后(特别是在“沙漠风暴”开始之后)是阿拉伯世界。
外交政策成为内政的“人质”。内政方针不仅对改革的进程,而且对加盟共和国乃至整个国家的局势越来越失去控制。外交部领导层惊恐地看着,却无力改变。
当拉夫罗夫谈到对“一些著名人物”的行为感到不满时,显而易见,他指的不只是戈尔巴乔夫和谢瓦尔德纳泽,还有瓦季姆巴卡京。巴卡京在1991年成为克格勃负责人,并在12月将美国驻莫斯科使馆里的窃听装置分布图交给了美国人。情报部门和外交部始终携手并进,所以最大的背叛始终来自“战友”。
软弱外交有损国家利益
最“可笑”的情况是:1992年,一位俄罗斯部长在东京公开谈到将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本报注)全部移交日本的可能性。在国际组织中,苏联失去了自己的地位和主动权,几乎自动支持西方的提议。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后来回忆称,时任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在莫斯科对他说,俄罗斯没有国家利益,只有全人类的利益。
另一个话题则是鲍里斯・叶利钦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例如,叶利钦在1992年在美国国会发表了著名演讲。演讲词里充满了喜悦:
“在世界各地播下社会纠纷、敌意和极端残酷的种子,激起人类社会恐惧的共产主义神像坍塌了。”
叶利钦当时还谈到俄罗斯的外交政策:
“俄罗斯近年来发表了若干庄严声明,调整了针对一系列国家的实际政策。我们停止向阿富汗供应武器。在那里,成千上万的俄罗斯公民和阿富汗公民在一场毫无意义的军事冒险绞肉机里丧生。失去外部支撑的阿富汗傀儡政权崩溃了……”
“俄罗斯永远抛弃了在外交政策中实行双重标准的做法。我们不会再对我们的谈判伙伴,不会再对俄罗斯、美国或其他任何国家的民众说谎……”
如今,俄罗斯人将上述讲话解释为天真。因为他们知道,西方会将这种行为视为屈服、软弱,视为对俄罗斯服从西方的承认。
也就是说,这只会导致对俄罗斯加大施压,直至不再考虑俄罗斯的态度,俄罗斯的利益将被彻底无视。国家的耻辱——那是当时很多俄罗斯人的苦痛。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一切都没了,俄罗斯没有未来。但还有许多人坚信,国家和民众会醒悟过来,凝聚力量,重返我们不会为祖国感到耻辱的时代。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昆仑策网”!
(来源:察网摘自《参考消息》2019年10月25日第10版)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