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王冠上的明珠”,其原因在于航发制造集结了材料、铸造、设计等多个工业领域,是对工业实力的考验。但是,就是在这么一个高端的领域,遇上了难题还是得借我们祖宗的智慧去化解呢!
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一位工程师无意间在中国发现了一门铸造工艺——失蜡法,即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熔液,便铸成器物。
这门工艺是中国从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最近大火的《国家宝藏》中出现的云纹铜禁便是采用这种工艺制造而成的。由于蜂蜡可以捏成任意形状,所以可以用于精密铸造的模型制作。这位工程师看了后大受启发,回到美国后,经过将此方法改进,申请了相关专利,将其命名为熔模铸造。
当时的航空发动机都的涡轮叶片是采用精锻工艺,制造出来的叶片也比较容易断裂,而失蜡法恰好能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失蜡法铸造的涡轮叶片,坚固耐用而且不容易断裂。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立起完整的航空工业,这个熔模铸造/失蜡法精铸涡轮叶片的技术也随之引进。与此同时,我国荣科、师昌绪两位院士将失熔模铸造/失蜡法进行改进,结合石英管的的方法,制造出了空心涡轮气冷叶片,古老的技术在尖端的领域焕发的新颜!
八十年代,中国和西方关系改善,当时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总工程师胡克来华访问时,提到中国的空心气冷叶片铸造,就说:对中国的访问中,光看到空心气冷涡轮叶片就是不虚此行。当时罗罗公司采用的还是无余量精锻工艺,在斯贝发动机上也采用的是相对滞后的该工艺。
经过一代又一代航空人的努力,中国与世界顶尖水平的距离也由遥不可及变为触手可及,祖宗的智慧也为现代工艺进步贡献了一份力量。中国人从来不缺智慧,也从来不缺毅力,关键时刻总能站出几个冒尖的领头人物,这样的民族怎么能不走向复兴呢!【QHW】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中国2500年前的技术,解决现代航发制造难题,祖先智慧厉害了
2017-12-23•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