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怀征:回忆伟人子女的三件事 - 昆仑策
-
边怀征:回忆伟人子女的三件事
2024-12-28
【编者按】昨天晚上,在北京某军休干部微信群里,原总参机关师职退休女干部边怀征同志,回忆了她所亲身经历的毛主席子女的几件事,受到了群友们的一致好评。征得边怀征同志的同意,本公众号特予以转发。
为了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31周年,特回忆我亲身经历的毛主席一家鲜为人知的三件事。
这是我大学毕业分配入伍时,与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的合影。当时,我去与他们告别,李敏提议去照张相片,于是我们三人坐公交车去王府井照相。到照相馆后,他俩发现没带钱。我说,我有妈妈让我探家寄的路费。但李敏死活不让我付,硬是让孔令华又坐公交车回地安门家中拿了钱来付款。李敏说,怀征刚毕业,连工资都没发,怎么能让她出钱呢?这些话让我一想起就心头发热。这件事,一直在我心中久久不能忘怀。李敏是毛主席的女儿啊!她们生活上这样自律,处处为他人着想,是多么感人呐!第二件事:主席要求子女下乡当“农民”(我是见证人)1970年初,毛主席的女婿孔令华,也是我的老师,突然写信告诉我,说毛主席批评了他。当时,李敏到许昌国防科委五七干校,李讷到江西五七干校,就他没下去,主席知道后很生气。于是,孔令华就托一个老干部介绍到其河南宜阳县宜阳大队的农民亲戚家参加劳动,改名“向实”。谁知,随着运动的深入,这个介绍的老干部被"揪"出来了,孔令华因此也就无法继续呆下去了。孔令华知道我父母和当时的河南省革委会副主任纪登奎是老战友,就让我回家,通过父亲让纪登奎过问一下,以不暴露身份为前提,让他继续劳动。于是,我立马回郑州协调此事。纪叔叔派其警卫员暴天民,专程到宜阳大队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是毛主席的女婿当年“走后门”下乡当农民的一段佳话。孔令华在郑州为了不暴露身份,没有住在省委安排的招待所,就在我家住了一个星期。他走后,我们才发现他把钱和粮票放在他睡的床上枕头下。因天凉,我爸爸让他穿上一件外衣。回京后,他把外衣洗得干干净净寄了回来。这让我们全家深受感动!大家都知道,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但很少有人知道毛主席女婿孔令华在唐山抗震救灾中立过功。孔令华当时在38军某团任副政委,奉命带领官兵于1976年7月28日赶到唐山进行抢险救灾。他奋不顾身抢救遇难者,扒尸体弄得两手鲜血淋漓,连防毒面具都顾不上带,直到生病发高烧。他捡到了空投的药品氯霉素,抓了一些就吃。结果因药量过多导致休克,生命垂危,被部队紧急送到医院才抢救过来。部队给他记了二等功。这样的英雄事迹,孔令华从不张扬,李敏、其父孔从洲司令员和其妹孔淑静都很晚才知道。孔令华虽然离世25年了,但人民不会忘记,他是毛主席的好女婿!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转编自“振兴咨询”,修订发布)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