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虞文 朱炜泽 张廖平: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 昆仑策
-
陈虞文 朱炜泽 张廖平: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24-01-03
【内容摘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深刻洞察我国国情,经过漫长而艰辛的探索和实践,最终确立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政治制度。在这一制度的形成和不断发展过程中,毛泽东同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策作用。他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不仅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理论支撑,更是我国作为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这一思想于20世纪中叶形成,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中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稳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及其主要内容
我国地域广袤,民族众多,长期以来众多民族在相互交往与相互融合中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复杂格局。这种民族多样性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沧桑巨变,近代以来的动荡与变革更是使我国的民族关系愈发错综复杂。这一时期,反动的统治阶级依然采取民族压迫政策,而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则为这已然错综复杂的局势平添了更多纷争,甚至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为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产生创造了历史条件。毛泽东同志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影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并将其付诸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他积极地宣扬民族平等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捍卫民族团结,深刻地提出地方自治的初步蓝图。他广泛呼吁并凝聚了社会的各方力量,为加速中国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资产阶级革命早期,已有资产阶级思想家开始积极倡导民族平等的观念。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在对资产阶级的民族平等理论和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批判后,通过吸收其中蕴含的合理性要素,并在这个过程中,初步地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原则。在此基础上,20世纪初,列宁深刻考察与认识俄国复杂的民族问题,结合俄国国情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平等思想。十月革命后列宁提出了“民族自决权”的理论,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的演变提供了新的维度,也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贡献了独特的思想财富,成为了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同时,孙中山先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阐释的三民主义思想也深刻影响了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形成。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理论之一,对我国多民族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意义。这一理论系统阐述了如何协调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保障民族平等,促进国家的团结稳定。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党的领导,党的领导确保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顺利运行。党领导国家通过统一协调各项政策,从而维护了国家的整体稳定。党的领导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维系,避免各地区之间出现分歧和动荡。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在长期的实践与斗争中毛泽东同志认识到,只有通过党的坚强领导,才能够确保各民族间的平等合作,避免分裂和动荡。他强调,各个民族地区应当贯彻落实党的政策,使每个民族都能够享受公平的发展机会,实现共同繁荣。建国以来的无数例子已经向我们证明,党的领导为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坚实基础。毛泽东同志尊重民族平等,他倡导“大团结,大联合”的原则。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在苏联,俄罗斯民族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很不正常,我们应当接受这个教训。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而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他认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和传统,应予以保护和传承。他强调,不应当对任何一个民族进行歧视或排斥,反对大汉族主义与地方民族主义思想。毛泽东同志在1953年3月16日《批判大汉族主义》一文中提及了部分干部对于民族问题所抱有的错误倾向并指出:“有些地方民族关系很不正常。此种情形,对于共产党人说来,是不能容忍的。必须深刻批评我们党内在很多党员和干部中存在着的严重的大汉族主义思想,即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民族关系上表现出来的反动思想,即是国民党思想,必须立刻着手改正这一方面的错误。凡有少数民族存在的地方,都要派出懂民族政策、对于仍然被歧视受痛苦的少数民族同胞怀抱着满腔同情心的同志,率领访问团,前往访问,认真调查研究,帮助当地党政组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走马看花的访问。” 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通过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文化的交融,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整体发展下,实现了多元文化的共同繁荣。在毛泽东同志看来,民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因地制宜地解决。他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构想,即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下,充分尊重各个民族地区的特点,为各地区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道路。这一构想不仅满足了各地区的特殊需求,也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与统一。这种因地制宜的方式,使各地区能够充分发挥优势,促进经济的稳定和繁荣。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还强调团结和友好的民族关系。他鼓励各民族间进行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形成紧密的团结关系。毛泽东同志在1951年5月24日《在庆祝和平解放西藏办法达成协议的宴会上致词》中具体阐释了这一点:“这种团结是兄弟般的团结,不是一方面压迫另一方面。这种团结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后,在这一团结基础之上,我们各民族之间,将在各方面,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方面,得到发展和进步。”他认为,只有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才能够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人民的共同繁荣。此外,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还强调党的干部在民族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党的干部应当具备广泛的民族知识,深入了解各民族的文化、语言和习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为民族团结稳定贡献力量。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是一项极具指导意义的理论,其强调党的领导,尊重民族平等,推行因地制宜的发展道路,构建友好的民族关系;这一理论为解决我国多民族问题提供了深刻思路和方法。
二、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运用
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解决好民族问题,关系着我国的长治久安。因而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一天起,就非常重视解决民族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经过不断实践,逐步探索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证明了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是以中国特色的方式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其中,毛泽东同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央红军在长征到达陕北后进行了西征,从而将革命根据地拓展到宁夏。1936年5月25日,毛泽东同志提出“回民自己的事情,完全由回民自己解决”。同年8月,毛泽东同志派李富春同志来到宁夏同心协助开展民族自治的工作,在他的协助下,终于在1936年10月22日建立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其领导人由民主选举的回民担任,在与中央的关系上,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隶属于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作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毛泽东同志指导下对解决民族问题的第一次尝试,虽然其存在时间较短,但这一尝试对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完善和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最终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当时《红色中华》对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报道所说:“这是回民政府的第一次,是回民解放的先声”。2. 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进一步丰富与首个省级自治区的诞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对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作了进一步地丰富。在1938年10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进行了更为系统的阐述,他指出:“允许蒙、回、藏、苗、瑶、夷、番各民族与汉族有平等权利,在共同对日原则之下,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之权,同时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1941年,由毛泽东同志改写,中央政治局批准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又进行了一次民族区域自治的尝试,这份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随后,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定边等县建立了自治区,通过选举少数民族自己的区长、乡长等来实现内部事务的管理,在这一尝试基础上,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首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成功的范例。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这样的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条件愈发成熟。1949年,在毛泽东同志的重视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已经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并于次年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进行了试点。毛泽东同志十分关心民族区域自治工作的推进,多次要求要认真开展工作,要走入各少数民族之中,推行区域自治和培养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同时还多次强调要巩固和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在他的重视下,新中国第一部民族问题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于1952年得以颁布,《纲要》明确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自治机关的组成、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利等重要问题,这在1954年颁布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得到了确认并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向施行的进程进一步加速。最终,在毛泽东同志的大力推动下,得益于长期的理论准备和数年的制度建设所打下的良好基础,1955年12月国务院相继发布《国务院关于更改相当于区的民族自治区的指示》《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若干问题的指示》和《国务院关于改变地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指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在全国范围内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全面推行。在毛泽东同志的关怀下,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告成立;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宣告成立;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宣告成立;1965年9月9日,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由此,一个由4个自治区、29个自治州和54个自治县所构成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格局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形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创立的政治制度,如今依然在坚持、发展和完善,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毛泽东同志对民族问题的解决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必将为世人所铭记。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基于具体的社会实践所总结出来的创造性的科学经验,对我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以及深层次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1. 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是我们党完善和改进民族工作的理论源泉2018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理论根源越扎越深、实践根基越打越牢。”步入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民族工作在新起点上取得了建设取得了更加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因素作用之下,我国的民族工作依旧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党基于新的时代背景和具体实践,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必须以一贯之地重视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毛泽东同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所阐发的一系列思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扬,有力地保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有效实施,为推动民族平等团结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当前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时代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丰富发展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无疑是一座不容忽视的思想宝库,经历了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到如今历久弥新。2. 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是保障各民族地区发展和繁荣的思想法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也面临着贫富差距的加大、社会环境的不平衡等问题和矛盾,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阻碍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在接见西藏致敬团代表时就曾强调过:“如果共产党不能帮助你们发展人口,发展经济和文化,那共产党就没有什么用处。”党的八大也曾明确指出:“我们必须用更大的努力来帮助各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进步,使各少数民族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充分地发挥积极作用。”可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繁荣也是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因此,当下我们需要以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为基础更加重视和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紧紧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展开工作,持之有效地加大公共事业建设投入,不断完善好基础设施,切实做好民生工作,有力地促进少数民族地方社会的繁荣发展。同时,要充分激发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的“主人翁”精神,号召他们投身于建设当中,通过“干出来的”劳动成果,满足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让各族群众实打实地收获参与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从而继续投入到新的建设中,形成良性的循环。此外,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也就注定有着多民族的文化。毛泽东同志在1955年3月8日同西藏宗教界人士谈话时说:“要保持本民族的特点,每个民族能在世界上在很长的时间内保存下来,是有理由的,就是因为有其长处和特点。”由此可见,在关于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精神文化这一方面,毛泽东同志给予了很大的重视;所以,在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物质文明的繁荣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其精神文化的锻造和发扬,真正做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的现代化。3. 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为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提供重要参考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都深刻认识到培养民族干部的重要性。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在从理论层面的发展和完善再到实践层面的过程中,也锻造了一批立场坚定、政治清醒、本领高强、情感真挚的民族干部队伍。上世纪至今,许多国家和地区深陷于民族问题频发、民族矛盾迭出的泥潭之中,与之相对照的,则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始终保持经济蒸蒸日上、政治风清气正、社会平安稳定、文化繁荣昌盛的良好局面,值得重视的一点原因就是,我们有一支能够始终抱定和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一丝不苟地落实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民族干部队伍。所以,从中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我们党要想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于要用对和用好人,明确“四个标准”用人导向,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选拔和培养干部人才,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敢于担当和坚强有力的民族干部队伍,确保各级领导干部对党绝对忠诚,对人民绝对负责,始终为党和人民服务。除此之外,要重视少数民族干部所能够发挥的作用,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使之成为与少数民族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同时,各民族干部之间也要保持好紧密的联系,各民族之间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要加强协调合作,为解决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而积极建言献策。各民族干部也应该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使我国的民族自治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4. 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指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同志已然深刻地认识到想要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中华民族必然要成为一个紧密团结的共同体。他认为只有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才能够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人民的共同繁荣。因此,在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基础之上,每一代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在为此而努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部署和举措。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在2021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谋划和部署民族工作,着重点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问题。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同呼吸、共命运”的大家庭,民族团结不仅仅只是国家和各民族自治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条对于各族人民来说至关重要、关乎大局的生命线。这项工作是一项重大政治责任,要想做好实属不易。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已经给我们明确了主体方向,我们必须要在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和发展,并以此不断深化各民族交流与融合,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凝聚力,开创出各民族和睦相处、赓续奋斗的磅礴局面。[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第二册,1988年11月第1版[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第四册,1990年9月第1版[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第六册,1992年1月第1版[4]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2月第1版[5]桑杰.关于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几点思考[J].红旗文稿,2013(24):13-16.[6]李正华.毛泽东与新中国的政治制度[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06):10-17.[7]李洁.习近平关于民族区域自治重要论述研究[D].云南大学,2022.DOI:10.27456/d.cnki.gyndu.2022.002879.[8]周平.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理论创新[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5):159-170.[9]李辰,吴钧,钟和.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富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2(01):6-12.DOI:10.16415/j.cnki.23-1021/c.2022.01.015.[10]万其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及其发展[N].中国人大网,2010-12-29[11]毛泽东与宁夏人民的情谊[N].宁夏日报,2013-12-25[12]卢钰涛.长征西征留给宁夏的红色记忆[N].宁夏日报,2016-10-18[13]黄铸.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由来[N].人民政协报,2019-04-25(作者:陈虞文,新媒体编辑;朱炜泽,双峰县青联委员,开封市作家协会会员,澳门科技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在读;张廖平,哈尔滨师范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硕士在读。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