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天来,识局有关农村的话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不少人频繁提到农村空巢现象以及农村土地闲置现象。
以福建为例,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省农工党专职副主委赖应辉此前表示,经过长期调研发现,福建全省约有30%的半“空壳村”、半“空壳村”或荒芜村,抛荒地约100万亩,两季改一季栽培至少数百万亩,“引入社会资本盘活‘空壳村’闲置土地发展现代农业势在必行。”
是的,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这不,即将召开的两会,就有这样的提案,我们来一起看看。
提案名称:关于引入社会资本,盘活“空壳村”闲置土地的建议
提案单位:农工党中央
提案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人口外出打工经商或移居城市,使一些农村出现大量的闲置土地。一些村庄人去屋空地闲的情况十分严重,被称之为“空壳村”。
这种状况若不加重视,将严重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在当前楼市遇冷、股市低迷之际,大量闲置社会资本开始寻找新的投资领域。现代农业无疑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据统计,2002-2011年有近80起VC/PE(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投资农业企业,涉及金额约60亿元,其中有部分资金投向“空壳村”的闲置土地。
当前社会资本进入“空壳村”发展农业困难依旧很多,主要有:一、土地流转难。二、基础设施差。三、投资风险大。四、技术依托缺。
为此建议:
一、支持土地流转。一是加快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二是加强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
二、改善软硬环境。一是改善农业基础公共设施条件;二是优化配套教育、医疗条件,改善农村居住生活条件,吸引更多农林、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秀人才;三是组建农业合作社,给予较优惠条件,吸引当地农民共同开发“空壳村”。
三、引导项目选择。一是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尽量减少同品竞争;二是促使开发业者与当地食品经销企业达成联合体,带动当地农民共同开发“空壳村”,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四、加大扶持力度。一是优惠贷款,其利率可与存款利率相当,确保开发“空壳村”所需的大量资金;二是政府农、林、水和交通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支农项目向“空壳村”建设倾斜;三是设立支持“空壳村”开发的专项基金,给予专门财政补贴;四是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教育。
五、重视市场风险。一是积极引导和支持业者及时掌握各种涉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数量、加工能力、市场需求状况等市场信息,及时发布并提前做出防范;二是县、乡镇政府要关心培养从事市场预警的业务人员,实行农业生产风险预警机制,减少资本投资的盲目性;三是各级政府加强对市场的预测、监管和调控,在农业市场出现大波动时能够及时地采取措施或出台相应政策来妥善应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