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较高的素质,一个是动手能力相对较强,一个是喜欢动脑,善于动脑,还有一个是比较勤奋。
关于本科职业教育,据了解,社会上有不少人还是有些疑虑的。主要的疑虑在于,现在的高中生以及他们的家长们,都不愿意报考本科职业教育院校。这样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在中学教育中,校长和教师们中,大多数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考上一所好的大学,然后希望他们的学生再继续考研究生,特别是要考取博士研究生,然后就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获取较好的收入。在校长、老师以及家长们看来,这才是完美的人生。
然而,在现实中,并不是大多数学生都会走上这样一条路。其中那些被称为学霸的学生,或许是会走上这条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道路。然而,毕竟还有更多的学生,未必能走上这样一条道路。他们当中,也许有人也想走这条路,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他们不一定能实现他们的愿望。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希望走上这一条路。他们当中有些人就喜欢动手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东西。他们的动手能力很强,他们的精力和注意力并不一定都会放在那些基础理论的知识上面。他们在动手做这些喜欢的东西时,在做的过程中,在完成这些制作之后,他们都会有一种成就感。这样的成就感,或许就跟那些学霸获得较好的成绩一样,会让自己感觉自己对此是很有信心的,而且乐此不疲。
现实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成为学霸,现实也告诉我们,并不是学霸就一定会有他们所期待的所谓美好的前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校长与教师们必须面对现实,也必须教导学生们正确地面对现实。应该承认,在那些知道自己不是学霸的学生中,他们当中有的人并不知道自己将来适合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与家长相配合,真正地去了解自己的学生和孩子。当然,很多孩子是很迷茫的,他们对自己的爱好与潜力并不真的完全了解,这就特别需要教师与家长们深入地了解这些孩子。在了解孩子的过程中,与孩子做更多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责任引导孩子去认识自己,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将来自己喜欢做什么,了解自己能做好什么样的事情。然后,再引导他们如何为将来自己喜欢做的事,要做哪些准备,包括要读什么样的学生,要学习什么样的专业。
如果我们的中学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教育能够做大量的这种去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工作,就会让其中有些学生会寻求自己喜欢学的专业,以及将来有可能从事的职业发生兴趣。这样的学生就有可能对于接受本科职业教育是不排斥的。如果家长们也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知道他们自己的兴趣不在于一定要做某些领域的学者,而要要做自己改造世界的工程师,那么这样的家长肯定也会支持自己的孩子做出这样的选择来的。
现在的学生、家长和老师们,似乎在他们意识的深处,都认为去读职业教育,总不如去读普通的本科教育更有面子。不过如果把话说明白了,面子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处? 如果囿于所谓面子,耽误了自己孩子的前程,那才是得不偿失呢。
我们也要承认,如果只是做到了上面那些工作,也不一定就会让更多的孩子选择接受本科职业教育。我们需要一些试点,需要一些样板。这就是说,我们现在就必须要开始进行本科职业教育的试点,同时在围绕他们的学业,设计出更完整更先进的专业课程与学习环节。更重要的是,他们毕业之后,如果帮助他们在就业方面能够做到专业对口,能够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利用他们的专长特长,同时也能让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获得符合他们工作水平的收入。而且他们的收入比起同时与他们进入普通本科专业学习的同龄人来,不但不会少,甚至还有可能略多一些。正如德国的高级技术工人,他们的收入就完全不比大学教授少,有的甚至还会略高一些。如果有这样的本科职业教育的样板,那么会有更多的家长和学生会选择接受这样的教育。
这可能需要一个不短的时间。但这是确实值得这样去做的。如果有关部门真心要把这件事做好,就有必要现在就把有关的院校、企业与社会各个方面协调起来,做好长远的计划和安排,使这样一个试点的时间更短一些,使这种试点的效果更为突出一些。
在我们现在相对短缺的技术专业中,我们的本科职业教育就要首先选择这样专业开展本科职业教育。我们现在可能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具有较高素质的学生,来接受这样的教育。所谓较高的素质,一个是动手能力相对较强,一个是喜欢动脑,善于动脑,还有一个是比较勤奋。这样的学生如果接受了适当的本科职业教育,那么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肯定会有不俗的表现,会创造出让人感到惊异的成果来。
这样的学生如果走上国家确实存在短板而现实是又特别急需的工作岗位,一定会大放异彩。他们的能力与成绩,也一定会让他们具有较高的收入。这样的样板是最有说服力的。如果我们的教育部、工信部等有关部门魅力再大一些,一开始就多开办几个这样的试点本科职业教育的院校,那么我们获取的经验也会更多一些,我们试点的时间也会更短一些,我们取得的效果也会更大一些。这对这个本科职业教育事业的兴起是有着极大帮助的。
在我们的中学教育中,无论针对什么样的学生,关于技术工人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都是要向所有的学生讲得更多一些,讲得更清楚一些,讲得更符合实际一些。过去那种所谓分流的说法再也不要出现在中学的校园里了。分流这个说法,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歧视性,这样的歧视本来是不应该出现在我们的校园里的。然而多年来,这个说法似乎一直都没有消失过,这非常地不应该。我们的校长和老师们一定会对自己的学生说过,劳动是光荣的,劳动岗位是平等的。然而在这一句“分流”当中,这些提倡平等的观念完全就成了一种虚幻。作为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必须坚决杜绝所谓“分流”的说法、“分流”的观念不能也不应该再出现在我们的校园中。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北航老胡之闲话”微信公众号;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