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培武:从矛盾论原理看构建实施乡村振兴村级强有力新型主体的重要性 - 昆仑策
-
黄培武:从矛盾论原理看构建实施乡村振兴村级强有力新型主体的重要性
2022-08-22
党的十九大从国家战略层面向全党全国全社会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国家这个战略决定的总要求是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其具体要求是要实现“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其总目标是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时还确定了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而三农工作又是中央确定的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由此可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党全国总体工作战略布局中的位置是多么的重要。中央于2017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这个战略决定的客观实际背景是:一方面是在全国脱贫攻坚和高标准小康建设已经取得了具有决定性的阶段性胜利成果情况下,急需要为全国广大贫困乡村在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任务后,指明其下一步发展的战略性方向、根本和重点;另一方面是在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长期以来我国绝大多数中西部地区的乡村,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战略的推进,其乡村各种发展要素在市场竞争规律作用下,因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等内在和外在原因而导致其村级集体主体性力量不强,致使其人财物等要素长期处于透支外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失血状态,因此就造成了乡村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萧条衰败凋敝的景象,其乡村萧条衰败凋敝的状态急需振兴起来。
乡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广大乡村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在:从《宪法》所规定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产权上来看,其村集体的土地产权权利已基本被《土地承包法》的相关条款所掏空,而使其权利基本上成为名义上权利,村级集体不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适时的对所发包的集体土地进行适当调整,如土地发包普遍存在的地块碎片化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村集体虽然是发包方,但是却不能够适当的收取土地发包承包费,农户自行将所承包的土地经营权对外进行转包流转托管给社会资本企业和其他农户,而村集体没有办法对其进行有效的规范管理;从农村集体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来看,长期以来农村集体”统”的环节一直短腿,没有能够真正有效的为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的集体服务,其服务长期被社会资本企业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农户、以及专业合作社所冲击,造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几乎成为农户家庭的分田单干;从农村基本组织制度来看,由村党支部领导的村民委员会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以及村级经济合作社所构成的共同体组织,即村级党政经结合所构成的村集体村社共同体组织,因为村级集体经济长期薄弱乃至空壳而致使村级集体村社共同体的产权财权事权治权不能够有效匹配和有机统一,从而造成村集体的村社共同体不能够有效整合村内外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自然生态等资源要素,致使村集体的村社共同体在发挥功能性作用上长期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从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来看,因农村集体经济及产业发展长期不旺实力薄弱,产业融合链条缺失,城乡融合载体体制机制乏力,导致了乡村实施就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点没有实质性进展,造成了以集体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农村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也有所消弱;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前景来看,长期以来农户家庭作为乡村经济社会的具体单元长期弱小分散无力,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已经常态化,农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户家庭副业,土地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粗放经营和抛荒的问题,农村生态环境发生了面源性污染,农产品食品安全也不同程度存在着化学残留问题,因而造成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前景不容乐观;从农村基本治理制度来看,长期以来村庄空心化,老人妇女儿童留守化,教育事业萎缩,文化娱俗,宗教泛传,农户单打独斗一盘散沙,集体意识淡薄、发展重点迷茫,集体公积公益事业建设依赖化,服务口号化,这就导致了乡村治理的难度在逐步加大;从村级村社共同体的内生动力活力实力和能力来看,由于乡村集体的基本产权制度、基本经营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组织制度和基本治理制度等存在着许多不足,这就造成了乡村发展建设服务治理的综合性系统性社区的内生动力源力量严重不足…。
我们看到中国广大中西部地区乡村出现这些种种问题及萧条衰败凋敝的景象和趋势,已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久了!分析其原因:从表象上看是因为长期以来作为我国乡村经济社会绝对单元主体的农户家庭,其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始终是处于分散弱小无力的弱势群体地位,被形象称为小农经济,其不具备对乡村内在和外在资源具有足够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整合力,同时作为乡村集体的主体也因为其长期存在的内在外在的种种问题,而导致了其整合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自然生态资源力量的严重不足,这就造成了广大中西部地区的乡村呈衰败凋敝萧条的景象;从实质上来看,其根本性原因是因为乡村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已经不能够有效的适应乡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了,这是农村集体自实行农业家庭承包制以来,长期积累所形成的基本矛盾,这个农村基本矛盾就是导致当下乡村凋敝萧条的根本性原因。分析这个基本矛盾积累形成的主要成因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集体经济支撑基础力的薄弱,而导致影响了其领导一切和战斗堡垒作用的政治功能发挥;村级集体村社共同体,因为其共同体的产权财权事权治权不能够形成四权统一相匹配,其共同体的发展建设服务治理不能够形成四位一体相协调,从而造成村集体的共同体组织不能够有效把群众组织起来形成合力,不能够有效整合村内外的各种资源参与市场竞争,不能够有效聚合各方力量,不能够担当起实现乡村振兴和实现乡村现代化的重任。也就是说长期以来乡村出现这些基本矛盾的根本性问题的主要矛盾的成因是,一方面农户作为乡村经济社会单元主体弱小无力,另一方面是因为村集体的村社共同体作为乡村经济社会的主体薄弱乏力而造成的。更进一步来说就是当下乡村农户和村集体的村社共同体作为乡村经济社会的主体,其力量不够强大,无法承载担当实现乡村振兴和实现乡村现代化的重任。
我们再从唯物辩证法矛盾论的基本原理来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相关矛盾问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发展中,我们知道其事物的主体性是决定着事物的主导性的,而其主导性又是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性质和趋势的,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始终处于矛盾普遍运动变化发展中的,在事物一切矛盾的运动变化发展中,其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性质和趋势,同时唯物辩证法还告诉我们,事物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运动过程中,其是通过量变和质变交替变化运动进行着的,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必然要引发事物的质变,这种量变和质变是循环往复的,这个循环往复是按照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进行的,而在这一切的所有的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中,其内因是决定因素,外因仅仅是变化条件,外因是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因此作为决定事物发展性质的主体,如果其主体的内在内因弱小无力和其体制机制内生动力不行,那么其外力再多么强大和再怎么支持支援也是白搭的。对此我们要精准分析和正确制定切实可行的强有力措施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那就必须要从影响乡村主体力量强弱的成因和影响乡村主体的体制机制内生动力强弱的成因,来分析其成因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看其主体是否是已经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又已经是没有发展潜力的旧主体;还是具有勃勃生命力的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属于新生事物的新型主体。。
因此基于以上分析结合乡村具体矛盾实际可知, 如果说当年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搞土地家庭承包制改革是,为了调动农户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解决当时农民“有饭吃”这个农村当时主要矛盾的阶段性问题的话,那么在已经彻底解决了农民“有饭吃”这个重大问题后,农村经过40多年的发展变化,其主要矛盾早已经转化为需要解决好农村农民“有钱花”这个问题,以尽快能够解决让农民过上现代化共同富裕美好幸福生活的问题。我们知道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进步进化的一般规律是,先需要发展好农业解决好农民“有饭吃”这个问题,然后在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剩余和劳动力剩余,才能够为农村发展多种经营和发展农村工副业提供条件。因此农村要真正解决好“有钱花”这个问题,其根本性措施在于依赖农村实现就地工业化,当然极少数城郊和港口车站等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和文旅资源特别丰富的地方可以是例外,但是就一般地区来说,其只有工业化才能给农村带来财富增长的几何乘数效应,从中国人多地少和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来看,对于大多数农户来看,其靠人均二亩三分地从事农业只能够解决吃饭温饱问题;从全国百强县和百强村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其解决农村农民“有钱花”问题无一不是靠实施就地工业化战略来实现的。全国各地农村已经取得工业化成功的大量典型经验表明,其实施农村工业化战略并不需要搞那些所谓的高精尖和高大上项目;当然也绝不是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乡村要搞工业化就会是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状况。其发展工业的切入点就是实行土法上马因地制宜的从地方特色资源和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出发,从一二三产业融合、三二一产业融合、二一三产业融合、三一二产业融合等融合发展上,上规模上品质上品牌求突破求做大求做强,以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产业兴乡和产业兴城。如老典型河南省南街村当年就是靠玩“泥蛋子”兴办砖瓦厂和玩“面蛋子”兴办面粉厂起家发展起来的;江苏省华西村当年就是靠搞“小五金”起家发展起来的。如新典型陕西省袁家村近年来就是靠挖掘当地民俗文化搞地方特色小吃干起来的,其通过发展三产饮食业融合带动二产加工业和一产种养业而逐步成为共同富裕网红村的;又如成都市大梁酒庄特色小镇,其就是从当地特色高粱种植一产和具有传统加工历史酿酒的二产的特色实际出发,延伸到以酒文化为主题的十八坊展示体验经营,发展文化旅游业而搞出名堂的。由此可见通过挖掘各地农村特色资源和特色产业,搞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发展,来推动农村实现就地工业化和就地城镇化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难题。可以这样说挖掘特色资源和特色产业,实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村实现就地工业化的基本途径和简便易行接地气的好做法。当农村实现就地工业化之时,其就是农村实现就地城镇化之日,因为乡村城镇化的实质是人财物等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的资源要素集聚集群的高效使用,是让农民能够享有过上便捷高效优质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其并不是一些人固有观念中的城镇化就是大马路大公园大高楼的概念,日本把五千人以上农民居住的生产生活的区域都视为城镇,德国几乎不搞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建设,其重点是发展五万到十万人口城镇,德国的工业企业在全世界有一千多家隐形冠军,其相当一部分冠军企业就在小城镇生产经营发展的。同时由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取决于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成效,因此农村实现就地工业化和就地城镇化之时,其毫无疑问也同时就是农村农民能够过上现代化共同富裕美好幸福生活的实现之日。
在农村集体实行农业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后,对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状况如何评价,当年小岗村支部书记沈浩总结概括的一句话就很形象:即“一夜跨过温饱线,二十五年没进富裕门”,这句话的焦点实质就是农村农民因为长期“缺钱花”而不能够过上共同富裕的美好幸福生活,这个状况已经成为长期困扰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压力山大的难题。如果说当年农村搞土地家庭承包制,是基于农户家庭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单元主体,其能够承担快速解决农民”有饭吃”这个当时乡村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问题的考量,那么当下要解决好农村实现乡村振兴和实现现代化,其所要解决的“有钱花”这个乡村主要矛盾问题,以尽快实现让农民真正能够过上现代化共同富裕美好幸福生活,那么当下其一家一户农户家庭作为乡村经济社会的绝对单元主体,其弱势弱小无力和潜力不足的状况,已显然无法承载支撑这个重任。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得出结论,当下如何构建好能够承载担当起实现乡村振兴和实现乡村现代化重任的强有力主体,是解决当下乡村农民“有钱花”这个主要矛盾问题的基础关核心关键和根本。。
那么如何才能构建好这个强有力的能够承载担当实施乡村振兴重任的主体呢?是依靠国家政府作为承载担当主体,或者是依靠社会资本企业作为承载担当主体,还是依靠村级作为承载担当主体呢?由于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和主战场就在村级,同时村庄是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生生不息的载体,其具有天然的生产生活生意生计生态生命的相对独立单元的自然社区性特点和发展建设服务治理的社会综合性特点,以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自然生态自成一体的规律系统性特点。按照内因是决定性因素的唯物辩证法原理,那么实施乡村振兴的内因内在承载担当主体应当是也只能是村级这个主体,而村级的以农户家庭为单元的经济社会主体,前边已经分析了其不能够胜任实施乡村振兴的重任,同时现有的村级旧集体这个主体状况也无力胜任,因此这就要求需要另辟蹊径进行改革创新,重新构建能够承载担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任的村级新型主体。
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学习借鉴贵州塘约村和山东烟台市委组织部探索的全市农村党支部领办农民合作社等地方成功新典型的好做法,及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长期坚持走合作化集体化共同富裕道路的老典型如江苏华西村、河南刘庄村、河北省周家庄人民公社以及黑龙江兴十四组等地方的成功好经验,从中西部地区乡村实际出发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创造性构建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任的村级承载担当新型主体,其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构建实施乡村振兴村级新型主体的核心是,要构建好能够充分发挥领导乡村一切作用的,能够充分发挥坚强战斗堡垒作用的村级党组织,其重点是要从思想理论上,政治作风上,组织制度上、素质能力上加强建设,切实提高乡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其次构建实施乡村振兴村级新型主体的基础是,一要巩固完善好农村集体双层经营体制,重点是要加强集体“统”的服务环节建设,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农业和农户增产增效和增收,同时确保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利能够不折不扣的得到保护应用。通过集体提供统的服务的同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二要搞好村党支部领办农民综合性合作社建设,努力发展好产业和搞好建设及服务,切实增加农民和集体经济收入。三要搞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到清产核资、明晰产权、明确责任,激活要素,盘活资产,整合资源,实现农民增收和村级集体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及增效增收。从而巩固提高乡村集体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
再次构建实施乡村振兴村级新型主体的关键是,要构建好能够实现乡村发展要素“五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分散变聚合、无力变有力)“五集”(集成方案、集约要素、集聚产业、集群项目、集体发力)和“五合”(整合资源、结合具体、联合各方、融合产业和城乡,聚合力量)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使村级新型主体的市场特质具有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品牌化、智能信息数字化和生态化的内涵。
第四构建实施乡村振兴村级新型主体的根本是,要构建好能够实现村级产权财权事权治权的四权统一和村级发展建设服务治理的四位一体的村级村社一体化共同体,这个共同体要具有内生动力活力合力实力和能力的特质。
第五构建实施乡村振兴村级新型主体的重点是,要构建好能够推动实现乡村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的整合力,能够推动乡村实现就地工业化、就地城镇化和现代化及生态化的推动力。实现产业的做特做优,实力的做大做强,财富的有效积累。
第六构建实施乡村振兴村级新型主体的保障是,要构建好能够提供乡村治理组织体系体制机制制度和能力的有效保证,这个乡村治理体系和能力是乡村政治自治德治法治和智治的综合。
第七构建实施乡村振兴村级新型主体的灵魂是,要构建好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幸福温暖大家庭的农民命运共同体。这个农民命运共同体:要具备能够发挥党的政治引领和走群众路线相结合,“五大文明“相结合,“五大振兴“相结合的特质。要具有以集体公有制经济为主、富裕富足和共同富裕的;安居乐业、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群众当家作主、风清气正和党群干群关系血肉紧密联系的内涵。
2022年8月20日
作者:黄培武 安徽省泗县残疾人联合会四级调研员;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