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陕北甘泉县,它是中国西北第一个红色政权——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最后一处驻地,位于下寺湾的义子沟。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将马列主义的原理同陕甘边革命斗争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1934年11月7日在甘肃庆阳华池县南梁荔园堡,成立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习仲勋任主席,1935年5月下旬转移桥镇和下寺湾。从此,甘泉成为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中心和后方。
习仲勋带领军民边斗争边生产,为第二次反“围剿”斗争胜利做出贡献,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落脚点奠定了基础,标志着革命斗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甘泉县下寺湾“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所在地
烟雨蒙蒙,微风悠悠,那些随雨滴远去的流年和战斗生活的遗迹,依旧在山坡上留存。
我满怀敬仰的心情,沿着木条搭建的木梯爬上了87年前闹红的土窑洞,回眸下寺湾闫家沟辽阔的土地和村庄,望着脚下这片红色的热土,是在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领导下,从土地革命到武装斗争的艰苦岁月,那段历史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轻易被忘却。它会悄然积淀,凝成一本厚重“岁月”的书,在书页中留下挥之不去的墨香,会得到心灵上的启示,用我手中的笔和文字去讴歌那不寻常的历史画面。
1935年7月中旬,蒋介石调集东北军4个军11个师及晋绥军孙楚部5个旅和84、86师采取南进北堵,东西配合向陕甘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9月中旬中国工农红25军与陕甘红26、27军会师合编红15军团共7000多人,在甘泉崂山与敌人作战。国民党以南线第67军由黄陵北进,107师进驻洛川,其中一个营占领阳泉,第110、129师推进至延安。
红15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副团长兼参谋长刘志丹根据地形,运用围城打援的战术。一部分包围县城,切断驻延敌人的补给;一部分主力设防让敌军进入埋伏圈,隐蔽待机。10月1日晨,全面猛击,经过5个多小时激战敌人全歼。毙伤师长何立中以下3700多人,缴获长短枪3000余支,轻重机枪201挺,炮4门,战马500多匹和4部电台。打退敌人的严密封锁,敌军遭到了严重打击,“崂山战役”取得了大胜利。
10月20日敌军107师的一个团和一个营进驻甘泉以南的榆林桥,红15军团25日佛晓对榆林桥守军发起攻击,敌军没有防备,当天全歼守敌,取得胜利。毙伤俘虏2200多人,缴获各类枪支1399余支,机枪120多挺,炮8门。
毛泽东在下寺湾旧址
1935年10月30日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领导人率领红一方面军沿洛河南下,11月2日到达下寺湾受到了陕甘边红军和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
3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由张闻天主持,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等14人,听取郭洪涛、聂洪钧关于陕北苏区和红军历史现状的汇报,及时制止陕北错误肃反;讨论了红军当前行动方针和中央组织分工等问题,并决定中央分两路行动。
4日,张闻天、秦邦宪等人率领中央机关北上进驻“瓦窑堡”;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率领部队南下与15军团会合粉碎敌人“围剿”,从下寺湾启程,由白章栓、贺延林带路,翻越雷花峪,经乔庄村,5日到达象鼻子湾村。
毛泽东在这里会见了徐海东、程子华,红1军团和红15军团在象鼻子湾村胜利会师。会师当天,天空下起了大雪,毛泽东站在村民贾生贵窑洞前的土埂上,挥着手用一口湖南话发表了精辟的讲话:
“……长征是历史的第一次。现在,长征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告结束,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今后,我们红军将要与陕北人民团结一起,共同完成中国革命的伟大任务!”
那阵地有声的讲话,让300多名的红军战士热血沸腾。
87年后的今天,我同样站在当年毛泽东“雪地讲话”的位置,感慨万千。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寻找真理的一次伟大的远征;长征中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位置,每一次红军长征中出现生死问题都离不开毛泽东的思想路线和总结教训,使我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长征给我党留下了最为宝贵的经验。
长征是我党的根本,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征途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我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毛泽东雪地讲话旧址
蒋介石企图将红军消灭在长征路上的计划彻底破灭之后,并不罢休,又调动东北军和西北军,配合胡宗南5个师。1935年10月20日从东西向富县直罗镇逼来,向刚到陕北的红军进行新的一轮“围剿”。
直罗镇是富县山区的小镇,三面环山,镇中央是一条由西向东的大道,敌人大约4个师在周围活动。为了打好这一仗,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人全面了解,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认清敌军兵力3倍于我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掌握敌情是排兵布阵的重要依据。亲临前线部署,登上周边多个山头、道路、村庄、河流,确定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作战方案。毛泽东决定先将敌人诱进直罗镇,然后再从南北两侧的山上出击,全部歼灭掉。
11月20日红军以一部分兵力诱敌入直罗镇,主力集中在离不远的张村驿一带,镇上百姓已经在红军的帮助下全部转移。这时敌人主力109师在6架飞机轰炸的掩护下,国民党先头部队乖乖进入直罗镇“口袋”内,扑空之后,当天夜里就驻扎在这里。
21日夜,红军主力开始行动,中央红军由北向南,陕北红军由南向北,占领直罗镇两侧山头。翌日拂晓,两路红军突然发起进攻,山上山下枪声、喊杀声、轰鸣声响彻山谷,国民党军没有想到红军如此神速。109师残部待援无望,23日午夜分路突围,24日上午被红军全歼一个师和一个团,师长牛元峰自杀,其他几个师连夜退回甘肃境内。
直罗镇战役是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联手取得的重大胜利,从而巩固了陕甘根据地。
富县直罗镇战役革命大本营
数日之后,红军在富县阳泉塬召开祝捷大会。这次战役俘虏敌人5367人,击毙敌人1000多人,阻击溃退敌人3个半师的兵力,缴获枪支3500多支,轻机枪176挺,迫击炮8门,战马300匹,刺刀1359把,子弹22万发,无线电台2部以及军用物资无数。当年群众为缓解筹运粮食600多石,运粮群众300余人,游击队1500多人,建俘虏转运站78个,为直罗镇战役胜利做出贡献。
毛泽东作了《直罗镇战役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的报告,毛泽东谈了战役的重大意义时说:“这次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三次围攻,为党中央和红军在西北建立广大根据地,推动全国抗战,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奠基礼。”
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宣告长征胜利结束;彻底粉碎国民党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是红军长征第一次进攻性的战役;打击并争取了东北军,彻底认清蒋介石的险恶用心,加强国民党营垒的分化;红军与东北军建立抗日统一战线以及为“西安事变”产生了重大影响;陕甘根据地广大人民拥护共产党,团结抗日救国,迅速扩大红军队伍,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有力配合并肩作战,并为中央奠基西北打开了新局面。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
甘泉县的崂山战役、榆林桥战役,富县的直罗镇战役共牺牲红军烈士1794人。其中:烈士839人,无名烈士855人。面对安放在这三座陵园的烈士,他们不愧是国家民族的功臣,不愧是共产党忠诚的战士,不愧是革命事业的开拓者……站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下,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瞻仰墓碑上“烈士永垂不朽!”
几个大字。一个民族光荣的振兴,离不开烈士的奉献;一个民族屈辱的洗刷,离不开烈士的身躯。革命先烈:你们生的伟大,死的悲壮!
今天,我走进英烈,让波澜壮阔的历史涵养我们的民族精神,让烈士的鲜血和生命滋养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允许任何人用手中的权力去践踏和随意诋毁。用铮铮铁骨去捍卫国家民族,记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将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2022年10月20日
(作者系北京知青;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
相关阅读:
延 梅|吴起,一个沉甸甸的名字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