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对所谓“群体性迷失”的质疑 - 昆仑策
-
胡懋仁|对所谓“群体性迷失”的质疑
2023-02-25
最近,在网上,流传着一位中国第一高等学府彭姓教授所宣扬的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是说当下的中国人陷入群体性迷失,半人时代横行。在一个视频里,这位彭教授解释说,现在的人们都在向物质性发展,而不是在向人的方向发展。再多的解释在视频里就没有了。在网上搜了一下,有不少对这位彭教授的观点做出的很多解释,但这些解释并没有说,解释中的观点到底是彭教授自己的,还是解释者自己演绎出来的。这就让人比较困惑。提到所谓“半人”的观点,解释者都说这最早是由梁思成教授提出来的,有的人很是下了功夫,找了很多有关的出处,最后找到说是在1948年,在梁思成教授的一段演讲中找到了所谓“半人”的出处。然而,解释者说,这篇演讲原文已经不可考了,但是很清楚的是,梁先生发表了自己对大学教育中或者偏重文科、或者偏重理科所带来的问题的不满,抨击了教育不够全面的意见,认为这样的偏科就会培养出非常多的“半个人”。这类所谓“半个人”只有一部分的知识,却缺乏另一部分知识的文化底蕴与学术修养,这是存在于教育中的一个大弊端。不过,在看过这位彭教授的观点,并且将他的观点与梁思成教授的观点简单比较了一下,没有发现这两个观点之间有什么较为密切的联系。梁先生的所谓“半人”是认为,在教育中,文理分科如果过于绝对,对学生的成长和人才的培养是不利的,这样的人是不太能够获得更为全面的知识与技能的。而彭教授说的“半人”则是,如果存在着他所谓的群体性迷失,那么这个人就会成为半个人。根据他的说法,人们固然是在群体中生存,但是如果不能做到个人在人性上的修身养性,那就是半个人,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这就表明彭教授的所谓“半人”,与梁思成教授所谓的“半人”有着不小的差异。
我对彭教授这样的观点十分不明白。什么叫群体性迷失。如果彭教授也承认,个人是需要而且必须是在群体中生活的话,那么他所谓的群体性迷失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按照彭教授的观点,是不是凡是生活在群体中的个人,就一定会出现所谓群体性迷失? 你只要是在群体中生活,就一定会产生这种所谓迷失,而不会产生对自身个体的真正认识与省悟了吗? 在今天的社会中,普通的人们并不会产生这种只认可群体,从而完全忘记对个人自我的认知。或者彭教授的意思是,只要我们提高了个人的修养,就不会带来群体性迷失。那么这个群体性迷失到底是指的一种什么样的迷失? 彭教授却一直没有说得很清楚明白。人类的个体从一诞生,在没有进入真正的社会之前,例如,在没有进入幼儿园、学校、工作单位之前,不太可能产生所谓群体观点,当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群体性迷失。即使这个儿童个体生活在家庭之中,那么在达到某个年龄之前,这个孩子仍然不会认为家庭是一个群体,而他就生活在这个群体之中。这时的儿童个体,更多的则是经历着对个人意识的知过程,对个人身份认同的过程。而当儿童成长到一定年龄,并且进入到一定的群体之后,才有可能产生群体性意识。在人们产生了群体性意识之后,并没有什么因素会导致作为个体的人们就会丧失对个人的认知,从而出现彭教授所谓的群体性迷失。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我对这位彭教授的所谓群体性迷失的观点产生了很大的怀疑。他的这个所谓群体性迷失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到底对社会中的什么方面产生了疑惑或者不满? 他所谓的“半人”概念与梁思成教授的“半人”概念几乎没有任何关系。梁思成教授在讲“半人”的时候,从来没有提到什么“群体性迷失”。可是这位彭教授为什么要使用这个“半人”的概念? 这位彭教授所谓的“半人”到底是要指向什么?上面这些问题,这位彭教授都没有给出更为具体和详细的说明。至少在网上涉及到他所提到的这个话题里,我们没有看到他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说明。在这种含混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 我们不知道。但是,这样的情况的确让人们可能有所猜测,那就是这位彭教授有的话是不好明白地说出来的。如果他用很明白的话说出他的意指,那估计肯定会引发对他的大量批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能用那种非常隐晦的方式来诉说着他的观点。比如,他提到所谓现在的人们只知道进行物质方面的发展,而不是向人的方面发展。这个所谓物质方面的发展是什么意思呢? 是指人们在追求物质的享受吗? 彭教授没有说,我们不能肯定。如果说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时候,就忘记了做人的修养,在现实中,确实存在这样的人。那么这种贪图物质享受的人又跟所谓的群体性迷失又有什么关系? 看来,这给人们带来的疑惑还真的不少。那么这个所谓向物质性方面的发展还能指什么呢? 是指人们现在从事的工作,都是在进行物质文明的建设? 还是说在建设物质文明的时候,没有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吗? 这样的结论似乎也不太能成立吧? 中国多年来就一直提出两个文明要一起抓,两手都要抓,两手还都要硬。大量事实证明,中国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到了今天,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所以,这样来理解彭教授对所谓“半人”的批评似乎也不是很符合彭教授的原意。或许,这位彭教授特别注重要人们一定要做好对个人的修养,特别是用中国传统的文明来进行个人的修养吧? 彭教授就是讲这方面课程的,他重视这个方面当然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更应该要明白,这种个人的素质修养,包括古人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需要在普遍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提高和发展。况且,这与解决所谓群体性迷失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人们当然要讲修养,但人们不是坐在佛堂里或者修道院里来进行修炼。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实践就是要进行各种物质产品的生产活动,进行各种形式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进行各类学科的科学研究和实验。这些被彭教授看作是物质性的活动,恰恰是人类在生存过程中绝对不能缺少的。而人在精神方面的修养同样不可能离开这种生产物质产品的基本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从事这些实践性的活动根本就不可能离开群体性的活动。所谓群体性迷失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又有着什么样的表现? 这个最关键的方面彭教授从来都只字不提。这样看起来,在这个群体性迷失概念的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不可告人的所指。而这种不可告人的所指可能是带有很大毒性的。我们有理由怀疑,这种所谓群体性迷失不过是彭教授针对中国人民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的某种仇视。我们很希望彭教授能够站出来澄清,不要让我们存在着这样的怀疑。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