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是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地缘格局遭遇的一次剧烈震动,不仅严重冲击欧洲地区安全体系,还牵动以中美为中心的大国博弈走势和国际格局的演变,冲突对台海局势的外溢效应也逐渐显现。随着俄乌冲突不断升级,美对华战略疑虑增加,猜测中国大陆方面或借机推进武力攻台进程,因此加大打“台湾牌”的力度,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佩洛西访台事件也印证了这一点。那么,俄乌冲突究竟对岛内民意带来何种变化,又将对台当局产生何种影响呢? 俄乌战争或将加剧台当局安全恐慌 俄乌军事冲突可能导致国际局势走向“新冷战”,并对台海形势造成一定影响。从短期效应来看,乌克兰利用大国博弈火中取栗却最终导致引火烧身的实际案例,对台当局来说是一典型的反面教材,也增加了台当局的安全恐慌,以及对大陆方面的戒备心理,从某种角度来说也遏制了部分“台独”势力的冒进举动,短期内在处理两岸关系、解决两岸分歧上,可能不会采取挑衅和冒进的举动。 另一方面,美西方为防止台海局势因俄乌冲突产生连锁反应,更加关注台海安全形势。近期,美加大打“台湾牌”力度,通过军舰穿航、对台军售、议员及前政要审访等,强化挺台姿态。这也使台当局认为只要坚守所谓“民主阵营”,对外展现自我防卫决心和意志,就有可能获得外界有力支持。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台当局很难从俄乌战争中汲取教训,而是幻想通过成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棋子”。随着台当局安全焦虑加深,加大对美贴靠,同时利用岛内恐慌心理,放大两岸分歧矛盾,大肆煽动岛内民众的敌意。未来一段时间,台当局可能有针对性地评估俄乌战法得失,并进一步强化与美国的利益捆绑。 俄乌战争或将对岛内民众心理产生较大冲击 去年美军从阿富汗撤军对台湾岛内民众的心理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次俄乌冲突再度对岛内民众心态形成冲击。俄乌冲突爆发后,“俄乌局势”“两岸开战”成为岛内讨论热点,岛内社交煤体随即出现关于“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讨论,而且热度一直居高不下。民调显示,有七成民众关注俄乌局势发展,其中更是有高达九成民众关注两岸是否会开战,不难看出岛内民众对台海局势未来的走向焦虑感激增。 事实上,台湾岛内民众在“台独”势力长期推行“独化”教育的舆论操控下,对两岸议题上错误认知较深,或者说是产生了一定的认知偏离。近年来,台当局利用各类网络水军操纵媒体,影响舆论,蓄意夸大所谓大陆方面对台威胁,加剧岛内“恐中”情绪。俄乌冲突的爆发更加重了岛内民众对两岸可能擦枪走火的担心。此外,岛内民众对美国是否真心支持台湾,尤其是对战时美国是否会协防台湾产生疑虑。民调显示,岛内民众对战时美不会协防台湾的比例,远远高于会协防台湾的比例。 随着俄乌冲突的演进,进一步暴露出美国全球地缘控制体系的弱化与霸权衰落的现实。近年来,美之所以频繁操弄“代理人战争”,大肆鼓动盟友伙伴支持,根本上源于自身实力的衰落。随着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东升西降”“中升美降”态势持续发展,这无疑将对台湾岛内民众盲目亲美的心态形成现实冲击。随着国际社会出现更多对美西方的质疑,岛内“疑美”声音或将进一步放大,对美失望情绪将更加凸显。 俄乌战争或将促使台当局“借力谋独” 与乌克兰相比,台湾对美国的重要性远高于乌克兰。基于美国印太战略的考量,台湾是其重要的一环。台湾不仅是美在第一岛链对华围堵的重要支点,更是美在印太地区彰显所谓“民主信誉”的重要舞台,同时台湾还是美国70%高端芯片的主要来源地。拜登政府多次公开称,台湾是其“重要的民主伙伴”“印太政策重要关切”以及“可依赖的重要供应链伙伴”。美在台海的战略利益远大于在乌克兰。同时,鉴于近年来两岸军力对比的失衡,以及对俄乌战争将导致在全球战略布局顾此失彼的担心,拜登政府未来将强化对台的支持姿态,以提升台湾在印太战略中的地位,从而达成“以台遏华”的目标。在美方的支持下,台当局或将趁俄乌冲突之机“借力谋独”,扩大外部势力介入,全面提升美台实质关系。下一步,台当局可能将进一步谋划通过深度嵌入美印太战略及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等机制,从而强化与美西方的利益捆绑。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高调插手干预,在政治施压、外交孤立、军事援助的同时,大力挥舞制裁大棒,可以说对乌克兰对抗俄罗斯到了重要的作用。借助外力,乌发挥主场优势,采用不对称作战方式,成功迟滞俄作战初期猛烈攻势,打破了俄最初速战速决的战略目标。乌军此番作战行动也为台幻想以小搏大打了一剂“强心针”,促使台当局认为可借鉴乌战场行动经验,实现以拖待变的目标。 因此,俄乌冲突不会给“台独分子”带去教训,他们反而会利用这一契机深化“台独”布局、加快“台独”步伐,未来或借俄乌冲突持续操弄“抗中保台”议题,渲染大陆对台所谓“安全威胁”,推升岛内“恐中”情绪。在此基础上,借鉴俄乌冲突的经验,通过发展“不对称”武器装备,打造战力“相对优势”,谋求以“最小成本、最快形成战力”方式,持续加强台岛防御作战关键领域力量建设及发展,这无疑将成为台海局势面临的最现实风险。 (作者:司嘉;来源:昆仑策网【授权编发】,转编自“华语智库”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