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陈文玲
2023年2月8日,“一带一路”迈入十周年的进展与评估研讨会暨系列讲座启动仪式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共同主办,邀请来自国家发改委、义乌市政府等政府部门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个机构10多位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共议“一带一路”十周年发展进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在主题发言第一环节“‘一带一路’十年切身感受与进展回顾”中发言,以下为发言实录:特别荣幸在今天的会议上发言,回顾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十年磨一剑,可以说已经积累了丰厚的存量资源,未来将创造更加丰厚的增量资源。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思考和观点。一、“一带一路”正处于世界格局的深刻演化与调整中,我们面临新的矛盾与挑战中,人类处于复杂的变乱交织中,需要思考很多全球性重大问题。第一、二十一世纪人类新文明中到底是什么?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单极霸权的深刻矛盾的峰值也许还未真正到来,但已经到了一个相当激烈的程度。是创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努力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还是继续维护单极霸权,继续通过各种霸凌手段剥夺、掠夺和压榨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市场经济体,这不仅关系到国家之间如何相处,更关系到世界的命运。第二,经济全球化究竟向何处去?维护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与反全球化的逆流到底会撞击到什么程度?世界上一种力量是大潮或者潮流,要求经济全球化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要求互联互通、要求通过共商共建共享、要求继续维护经济全球化的秩序与规则;另一股力量是逆流,即一些国家在已经形成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搞集团化、阵营化、碎片化和单极化,从而肢解或者破坏经济全球化的格局。第三,能否继续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主流?全球和平发展合作的主流遇到了空前的挑战,战后几十年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潮流、主流。而这个主流和大潮,流量和掀起的大潮正在被逆流挤压,在这种挤压中,经济全球化潮流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复归,重新让时代的潮流继续滚滚向前?这也是现在我们遇到新的、大的挑战。世界秩序、全球原有的标准规则都在受到挑战,一些原来的主导建立这一套东西的国家,当前就是解构这些东西的推手和破坏者,到底他们能不能成功?经济全球化、全球的和平发展合作这个时代的潮流什么时候再次归来?第四,已经形成的全球化大生产形态向何处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均受到挑战,曾经是产业链、供应链集中的三大核心地区,包括以亚洲、欧洲、北美为核心的产业链、供应链集群地,三大中心带来了三大国际贸易圈。现在这个格局正在演化,比如欧洲,是乌克兰危机之后受到挤压最大的地区。美国出台了《通胀削减方案》,拿出7500亿美元支持欧洲高技术产业向美国为首的北美产业供应链中心转移。欧洲的产业链、供应链地位在下降,原来这三大中心并行的格局有可能演化,将会演化到什么程度?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会不会再度链接?第五,如何解决或缓解全球性的危机与矛盾?目前各种危机在继续发展并在叠加、增加,包括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等,是向着更加恶劣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个人认为,现在共建“一带一路”和十年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大背景有很大的变化。十年前我们“走出去”了,15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与我国签订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本。如果是今天这样的国际环境,如果刚刚开启共建“一带一路”,我们很有可能走不出去。共建“一带一路”下了先手棋,这是我们国家领导人的战略眼光、战略谋划与战略布局,这非常重要。
二、“一带一路”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中国当代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倍加效应和联动效应。
从“一带一路”十年取得的进展,对世界所做的贡献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成为重要的实现路径,成为连接中国与共建国的重要桥梁与纽带。“一带一路”已经得到占世界2/3国家、32个国际组织的认同,并且与中国签署了合作文本。联合国有193个成员,2个观察国成员,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加起来234个,但是发达国家只有34个,也就是说除了这16亿人口的34个发达国家,占全球80%人口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处于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发展之中。共建“一带一路”代表了谁的意愿呢?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了世界上最不发达的、最需要发展的、最贫困的、最弱势的中小国家的利益。通过互联互通,为这些国家找到了发展的途径,使他们看到了发展的愿景,在这个意义上,这是在人类发展史上非常伟大的事件,是标志性的工程。第二,“一带一路”以中国倡议、中国力量、中国榜样,与共建国携手共同打造了一批标志性工程和标志性项目,这一大批标志性的工程使全世界人民感到了震撼,世界被惊艳到了!所以,共建“一带一路”尽管有很多方面被一些国家恶意抹黑、被歪曲,但是加入的国家不断增加,这就说明了共建“一带一路”示范性工程的力量。比如说雅万铁路、蒙内铁路、中老铁路,还有一系列港口以及很多发电工程等等。这一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说明了共建“一带一路”要起到引领作用,就必须能让全世界看到有那些可见的、可共享的、可实现的场景、图景和愿景。例如中欧班列已经通达了24个国家、200多个城市、82条线路,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钢铁大通道”,成为连接亚欧大陆上的一条大动脉。第三,“一带一路”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特别是解决和降低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共建“一带一路”首先是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在修桥架路,在与共建国共同努力寻找发展的机遇和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后,又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等中国主张中国抗疫中国方案,体现了大国领袖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超越一个国家的局限的情怀与风范。中国不靠掠夺欺负别的国家,而是大家共商、共建、共享,赢得了共建“一带一路”发展的新格局。第四,共建“一带一路”在最初“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基础框架下,形成了陆、海、空、网、冰五位一体的立体化空间布局和多维度推进的布局。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冰上丝绸之路都有了重大进展,与此同时,能源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等,把中国与共建国家连接起来,以面向未来面向、面向国际通行规则、面向共建国共同需求、面向全球化国际化大流通给各国带来的共同利益,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三、共建“一带一路”给全世界一些深刻的思想启迪,产生了王文院长强调的思想价值链价值,这是一笔精神财富,也是精神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的伟大实践。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没有共建“一带一路”,可能世界各国在跨国合作中还在探索,还难以形成一种势,有了共建“一带一路”,大家看到有这样一个平台、这样一个载体、这样一个纽带,它可以实现我们的愿景。最第一,“一带一路”是持久战,是长周期的,是跨国的,是系统性的一个重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一个十年仅仅是开局开步的十年,未来要有若干个十年,通过全球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把“一带一路”的愿景变为现实。第二,“一带一路”必须立足于共建,而不是单靠中国的一己之力。中国的力量再大,不如全球的力量大。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让更多的国家、更多的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把“一带一路”变成像联合国新千年计划一样具有全球共同认知的跨国行动,放大共建“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为世界提供公共产品的效能。第三,必须把共建“一带一路”的事情做好、做深、做细、做实。画好工笔画,把“一带一路”的“丝路精神”转化为世界的精神财富。中国过去几千年在和世界的来往中,形成的丝绸之路是积累了历史与文化的价值,现在要将其转化为世界的精神财富,建立思想和精神价值链。第四,“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基点是中国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必须具有越来越大地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影响力、带动力以及我们的软硬实力。否则的话,我们这个国家如果是内部出了问题或者说颠覆性的变化,那么共建“一带一路”就会戛然而止。所以我们一定要立足于中国,办好自己的事情,立足于防范风险、立足于防止颠覆性的这种逆转。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