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7 02:09:00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
原浙大校长林建华2月15日受命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这已是北大2008年至今迎来的第4位校长。用林建华就职演说的话说,北京大学从来不只是一所学校,而是人们心中的图腾。中国全社会对北大寄予极高期望,它们既包括现实要求,也有大量理想主义的寄托。北大不易,做北大校长是份极具挑战的工作。
近年来互联网舆论对北大的负面议论不绝于耳。看北大以及看今天中国的大学,一些人有很重的两个情结,一个是西方情结,一个是民国情结。中国学生大量赴西方留学支持了前一个情结,后一个情结则像是纯粹的价值评价,是表达不满的借题发挥。
中国一流大学综合水平仍低于西方顶级名校,这应是一个事实。西方发达社会的科技水平仍高于中国,那里的人文学科积累了现代社会的更多经验,大学的历史也更悠久,因而西方一流大学必有值得中国大学参照学习之所长。中国大学一直也是这么做的。
围绕大学的民国情结则有些半真半假。民国时期中国的大学和在校生人数都很少,1936年全中国大学的在校生总数只有41922人,还不到今天一所清华大学的在学学生人数。它们与今天的中国大学是不可比的,用赞民国的大学来否定今天的大学,有点像吵架中的市井之徒只顾宣泄情绪,不顾事实。
社会需要跳出西方和民国情结,今天的北大及所有中国大学,也需要在西方和民国这两个坐标系之外,找准自己的时空位置,在此基础上确定发展方向,不要陷入身份迷失或时空错位。在坚持“中国特色”的问题上,大学应该成为整个社会的标杆。
大学师生特别是校长,应该对大学的时代使命有清醒而坚定的认识。当下中国大学首先要服务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要培养爱国的一流人才,要提供可推动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以及先进积极的思想观念,而不是一味标榜独立性和思想自由,传播、生产怨气甚至戾气。从知识界出口的意见已经很多了,但建设性的有质量的建议太少了。
中华崛起和民族复兴,大学教育改革与知识体系的重构是关键。中国大学可以说清楚西方理论,却讲不清中国是怎么崛起的,讲不清中国应当走什么路,为什么要走这样的路。中国遇到的很多现实问题从西方经验中已找不到答案,中国大学必须立足中国实际。
当年中国民穷国弱,四处受辱,以大学师生为代表的知识界,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共产党随之诞生,新中国亦由此建立。如今中国俨然世界大国,方向已定,复兴在望,不少大学校园却盛行强调“小我”的阴柔之风,报效祖国的阳刚之气不振。这令人遗憾。
大学汇聚的都是知识精英,知识精英有学识有见地,但往往比较自负。如果没有一个大目标将大家拢在一起,一群知识精英在一起,相互拆台多,形成合力难。这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大学校长的工作怎么做,要看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今天中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北大?这是需要全社会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此之前,先请不要再拿哈佛和北大比,拿蔡元培和林建华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