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援军明日到达》尚未公映,已在网上引起巨大争议。因为影片中的方先觉坚守衡阳47天后,毕竟投降了日寇,成为抗战中唯一投降的黄埔将领。衡阳保卫战的惨烈,让人想起历史上一些更为悲壮的故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不是岳飞的想象和杜撰,而是“耿恭单兵守孤城,十三将士归玉门”过程中的真实历史。公元74年,东汉朝重新设立西域都护,任命耿恭和关宠为戊已校尉。次年,北匈奴单于派兵进攻车师,杀死车师后王,转而攻打耿恭驻地,将其围入城中。此时正值汉明帝已死,救兵不至,车师国又背叛汉朝,与匈奴合兵进攻耿恭。汉兵粮尽,陷入困境。他们煮铠弩食其筋革,拒绝匈奴的招降,坚守城池。直至章帝继位,才出兵战败匈奴。当援兵来到耿恭守城时,城中仅余26人。待随汉军回至玉门关时,仅剩了13人,而且衣服洞破褴褛,形容憔悴枯槁。玉门关守将感动得亲自为他们沐浴更衣。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是最能体现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气与精神的一次行动。安史之乱中,张巡尽忠报国、义薄云天,堪称千古忠烈。民族英雄文天祥在他的正气歌里写道的“为张睢阳齿”,指的正是张巡咬碎牙齿,力拒叛贼的烈烈英风。张巡以数千唐军在睢阳阻挡安禄山大军围攻。在持续十个月的围城战中,城内首先发生严重粮荒,士兵不得不吃马匹……唐军虽知外无援军内无粮草,自己必死在此,却没有叛变者。最后城破,城内6万军民,只存活400余人。《资治通鉴》载:“前后大小战凡四百馀,杀贼卒十二万人”,“人知必死,莫有叛者,所馀才四百人”。城破后,张巡等一干将士因为不愿意投降,被叛军全部杀害。说到守将的不投降,还让人想起朱元璋手下的大将蓝玉。蓝玉守洪都(南昌)85天,城破之际,蓝玉断了双腿,还命士兵将自己绑在旗杆上,与将士们共存亡,赢得了“誓死不负将军令,碧血燃尽碎孤城”的赞誉。说到士兵的不投降,不能不想起拉开甲午海战序幕的丰岛海战。为出兵援助朝鲜,甲午年(1894年)7月25日,清廷雇佣英国商船“高升号”运送中国士兵前往朝鲜“崖山”。日本海军不顾国际公法,悍然在丰岛附近伏击“高升号”。日军勒令船长把船开往日本,船上淮军(吴育仁带领的仁字营大部分是安徽合肥六家畈吴氏族人)不惜将刀架在船长的脖子上,誓死不降。他们奋勇抵抗,悲壮地用步枪还击倭寇的炮舰,最终高升号被击沉,倭寇甚至残忍地用机枪扫射落水的中国水军。此役,871名淮军将士壮烈殉国!合肥六家畈居民大恸。迄今,每岁清明,家家都缅怀将士、祭奠亡灵。除了以上历史故事,还有美国民族英雄内森·黑尔(Nathan Hale)的两句名言同样感人肺腑。一句是:”Noting could make me turn traitor to my country.”意思是:“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成为祖国的叛徒。”另一句是:”I only regret that I have butone life to lose for my country.”意思是,“我唯一遗憾的是,我只能为我的祖国奉献一次生命。”怎么样,是不是有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味?内森·黑尔(1755-1776),是美国独立战争中“大陆军”战士,在纽约城战役中志愿参加军事情报工作。遭英军俘获后,被以间谍罪绞死。以上是他就义前留下的最为著名的两句遗言。作者:陶余来 合肥市包河区总工会;来源:昆仑策【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