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基层的“精致务虚”正是形式主义作祟,一些地区和部门花大把时间用来精雕细琢“面子工程”,占据了基层干部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导致基层负担越来越重。在基层减负的工作背景下,我们需要破除基层“精致务虚”现象,基层干部放开手脚,干好实事。
“精致务虚”是一种变相的形式主义,比如在报表时因追求“指标美观”而编造数据、粘贴材料;在汇报结果时做足“文字功夫”,夸大实际成果;在设置考核目标时层层加码,评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在基层建设中花费资源进行形象上的包装宣传,忽视村民刚需要求……诸如此类的“精致务虚”,其危害不容小觑,既打击了干部的干事创业积极性,也助长了好大喜功的浮夸工作作风,最终会引发群众的不满,影响干群之间的关系维系。
究其原因,“精致务虚”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党员干部政绩观出现了偏差,他们将上级领导评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只“唯上”而不“唯实”,只顾眼前而不谋长远,将个人私利置于人民群众利益之上,对基层实际困难视而不见;一方面是部分地区政绩考核标准在经济等短期可量化指标上侧重较多,而对群众评价、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等指标侧重较少;最后是监督机制亟待健全完善,随着时代发展,新表现形式的“形式主义”不断涌现,如果监督机制不随之更新,就容易出现“漏网之鱼”,使“精致务虚”有机可乘。
破除“精致务虚”,就需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权利观、价值观,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目标,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处理好工作“显绩”和“潜绩”的关系,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实事。同时根据科学依据和实际情况调整设计政绩考核体系中的指标,剔除以形式为导向的“痕迹管理”,合理控制考核频次,防止多头考核、层层考核,突出考核精准性、可操作性、公开性。最后要更新健全监督长效机制,畅通拓展监督渠道,鼓励干部群众积极反映基层形式主义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强化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进一步把基层减负落到实处。
作者:侯宛苓 作者单位:河北省任丘市委组织部;来源:昆仑策【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