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玮:美国国会鹰派拟率团访华,中美关系迎来缓和机遇? - 昆仑策
-
朱俊玮:美国国会鹰派拟率团访华,中美关系迎来缓和机遇?
2023-10-07
今年6月以来,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气候特使克里、商务部长雷蒙多等联邦行政部门高官先后访华后,国会领导人和州长级官员也开始制定访华计划,中美关系正在呈现出解冻、复苏的积极迹象。在美国正式进入大选年之前,中美关系可能正在迎来一个短暂而宝贵的窗口期。
图片为多数党领袖舒默,图片来自政客(POLITICO)
美国国会对华鹰派人物有意率团访华
当前,美国政界正在辩论如何处理和管控已下滑至危险程度的中美关系。在这一大背景下,并且在拜登政府的鼓励下,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各有一支代表团准备在秋季访华。
参议院代表团将由多数党领袖舒默(Chuck Schumer)和共和党参议员克拉波(Mike Crapo)率领,计划于10月访问中国。目前受到二人邀请的参议员有民主党籍的马丁·海因里希(Martin Heinrich)、珍妮·沙欣(Jeanne Shaheen),共和党籍的比尔·哈格蒂(Bill Hagerty)、约翰·科宁(John Cornyn)、迈克·朗兹(Mike Rounds)。
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的民主党籍议员罗·卡纳(Ro Khanna)也表示,他“希望”在国务院认为“合适”的时候,组织一批众议员访华。卡纳表示支持对华外交,认为“两国进行接触并保持交流渠道的畅通非常重要”。
此前,美国国会参议院拨款委员会下属国务、对外业务及相关计划分委会书记官保罗·格罗夫(Paul Grove,共和党籍)在今年8月访问国观智库时就曾表示,他返美后将建议更多的国会议员和工作人员来华访问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与中方共同寻找美中关系的出路,探索拓展合作的途径。
对华鹰派或为中美关系带来更大缓和机遇
在当前的美国国内政治氛围下,只有“对华强硬”才是“政治正确”的,哪怕是理性地主张对华接触,也会被保守派贴上“对华示弱”的标签,遭到政敌的猛烈攻击。一些共和党议员强烈反对政要访华,认为访华行为具有误导性,甚至是危险的。他们主张美国的对华政策应基于军事威慑,指责拜登政府对华“示弱”,即使拜登政府努力拉拢印太盟友联合制华,也无法令共和党满意。但是,大部分议员表现出对华强硬的姿态,都是为了确保“政治正确”,并借助涉华议题上位。
舒默公布访华计划后,当然也备受质疑,受到他邀请的两党议员都提出了异议。曾在特朗普时期任驻日大使的哈格蒂认为,在中方没有回访的情况下,继续派遣政府高官和议员访华是“不明智的”。但他同时又拒绝透露他是如何回复舒默的访华邀请的。科宁称,他告诉舒默,访华是大事,但“现在不是时候”。他称,政府高官接连访华,就像对中方“卑躬屈膝”一样。朗兹也表示不确定此时访华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就连民主党籍的海因里希和沙欣也通过发言人表示不会参与访华。不过,当中美关系与两党斗争交织在一起时,很难说这些议员的对华态度是否是出于真心。
事实上,舒默本人就是一个“对华鹰派”,一直主张对华采取更强硬的姿态,曾大力推动出台加强投资美国国内半导体产业以减少对华依赖的法案,目前正在推动就芬太尼问题对华实施制裁,并召集参议员讨论制定在人工智能领域超越中国的战略。(不过,舒默在台湾问题上相当谨慎,一直避免与台湾当局接触,以免激怒大陆方面。)
但其实,舒默的“鹰派”身份也好,上述议员对舒默访华计划的质疑也好,反而可以为他们的中国行提供一道“护身符”。就像当年尼克松访华一样,正因为他有反华、反共的背景,他就没有政治包袱,选民们相信他去中国是为了国家利益,而不是去“投降”的。
加州对华合作发挥“影子政府”作用
原本不敢“轻言访华”的州一级政府官员已经走在国会的前面,开启了后疫情时代地方政府层面的对华交流与合作,尤其是作为“楷模”的加利福尼亚州已经取得了令联邦政府羡慕的对华合作成果。
今年4月,加州政府在北京与中国生态环境部续签了前州长布朗(Jerry Brown)时期与中方签署的合作协议。现州长纽森(Gavin Newsom)的气候问题顾问劳伦·桑切斯(Lauren Sanchez)、加州自然资源部长韦德·克罗福特(Wade Crowfoot)、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主席兰妮·兰道夫(Liane Randolph)于8月对中国的三个省份进行了为期5天的访问,并对华表现出既谦恭又务实的姿态。桑切斯表示,她在四年前访华时,感觉中国有的,加州都有了;而这次访华,她发现有许多方面可以向中国学习,包括公共充电设施、氢燃料电池卡车、海上风电等。她还表示,希望地方层面的合作能够帮助美中两国保持政策和技术渠道的畅通。
加州还在8月和海南省签署了一项合作备忘录,商定要共同努力淘汰化石燃料汽车、提高建筑内部的能效等。上述成果使纽森在应对气变领域所得的对华合作成果比克里更为显著,使加州在气候外交领域发挥了“影子政府”的作用。
纽森本人于9月12日宣布,他将于10月访华,就气候变化问题与中方官员会谈。他表示,与中国保持气候领域的关系事关地球的命运和未来,希望加州能在这一领域发挥领导作用,并在地方层面加强对华合作。他还表示,他的访华计划是和拜登政府协调过的。
与纽森的对华态度相呼应的是,近来美国主流媒体也发出了呼吁政府高层加强对华交流的声音。《华盛顿邮报》的编辑委员会专门发文支持包括联邦议员在内的高官访华,称“美官员访华并非示弱”,中国既是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又是越来越重要的“地缘政治对手”,要亲耳听到中方高层的对美立场,要促进美国在华的商业利益,要直接向中方提出美方所关切的问题,除了亲自赴华以外,别无选择。
当前,在中美关系的基调没有重大改变,双方相互认知没有显著改变,双方尚未建立完整的危机管控机制,并且在美国即将进入大选年的情况下,中美关系能否持续缓和、直到找到新的稳定的相处之道,仍存在众多不确定性。不过,尽管美国国会代表团的访华计划仍在酝酿之中,但这无疑有望给中美关系缓和带来宝贵的窗口期。
至于这两个代表团的访华计划能否成行,笔者想起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史蒂芬·比根(Stephen Biegun)在访问国观智库时曾对笔者说过,在美国的多元政治环境下,他们自有一套对付不同声音的办法。那么,像舒默这样的“老江湖们”,也必然自有办法。
作者:朱俊玮 ;来源:国观智库微信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