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新型举国体制彰显中国的觉悟与决心 - 昆仑策
-
张志坤:新型举国体制彰显中国的觉悟与决心
2023-09-21
面对日益复杂的内外形势,为了迎战未来的惊涛骇浪,中国所采取的一个重要的战略策略与办法,就是实行新型举国体制,这是十分重要的战略抉择。因此,认真分析解读新型举国体制的内涵,探究其中的意义及影响,是深刻理解把握新时期特点与特征不可或缺的一项课题。有关新型举国体制这一战略新命题,国家层面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概念。习近平同志指出,“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认真学习领会党和国家有关新型举国体制的论述与部署,我们对这项课题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理解感悟:新型举国体制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为基本方针。目标指向关键核心技术,目的是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实现科技发展上的自主自立。众所周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问题不但关乎经济发展,更关乎国家民族实现现代化的方式、模式与路径,具有突出的导和引领作用。提出以新型举国体制来攻关重大科技问题,不仅意味着要以这种方式引领新时期中国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意味着要以这种方式引领新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更要以这种方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显然,这是重大的发展转型。这一转型的底色是自力更生,其目标是实现自主自立,其目的是解决国家与民族的重大安全问题,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现在,中国已经到了必须把安全与发展统筹起来加以综合考虑安排的时候了。经济增长与发展必须建立在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的基础上,新型举国体制就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表现与实现方式。中国就是要以这样一种新的体制机制为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强大支撑。相比于以前那种忽视安全导致严重依赖的发展模式,这无疑是发展方向、路径与目标的转折性变化。新中国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屡屡发生重大的战略转折,任何视角下都是这样,在有关举国体制这个问题上也是这样。新中国建国之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即所谓“前三十年”),所实行发展模式的就是计划经济下的举国体制;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则进行了全方位深刻的市场化改革,用市场化改革扬弃过去的举国体制;现在则是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把上述三个阶段综合起来看,等于是从举国体制转了一圈又回到了举国体制,但这不是简单的历史轮回,而是历史发展逻辑上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活教材。这一辩证发展规律的再现与新的演绎表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其所凭借与依靠的力量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一是依靠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举国体制的第一要义是要有坚强的领导,只有在坚强的领导之下,才能做到举国一致、统筹规划、系统安排和整体推进。没有坚强的领导,所谓的“举国”则将无从谈起。二是依靠社会主义制度优越。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调动和集中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使之集中和聚焦于既定的战略目标。三是依靠全社会动员。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目标下,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中国社会全民动员,做到各方面各领域的大协调、大合作,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像民族抗战那样打赢新的战略攻坚,筑成新的万里长城。显然,过去曾经的举国体制和现在的新型举国体制在所依靠的力量方面并没有本质的变化,所变的只是新型举国体制的力量基础更加深厚、更加强大,这就是其“新”之所在。众所周知,前三十年的举国体制建立在“一穷二白”的经济基础上,因此这个体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一大批人的牺牲奉献,这些人心怀理想与崇高,舍去当前和局部的利益,为了国家牺牲个人,有些人甚至是“献了青春献子孙”。正是靠这样的奉献与牺牲,所以前三十年的举国体制才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新型举国体制也是这样。尽管现如今中国的条件与能力比之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实行新型举国体制仍然离不开奉献,因为这其中没有利润,所追求的也不是眼前的利益,而只有国家大业与民族大义,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历史性工程,急功近利完全不行;这其中还要付出超常的生活代价,承受相当的痛苦与煎熬,因为这样的体制机制同安闲舒适风马牛不相干,而必要付诸十分艰苦的奋斗;这其间还必然要做出新的取舍,因为实行举国体制必然要舍掉一些局部的利益,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损害一些个别人的利益。对于中国的广大民众来说,这样的取舍理所当然,他们完全理解,也能够认真配合。但对于那些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兴资本和新生社会阶层而言,则问题恐怕就不那么简单了。他们的蛋糕与奶酪是动不得的,一旦被触动,他们轻则要跳脚大叫,重则可能就要铤而走险了。这样的情形已经为屡次经济紧缩所证明,眼下就是这样的情形。如果新型举国体制在中国大面积更深入地展开,必然要强烈冲击那些既定的利益集团,砸碎打烂其带有贵族特色的阶层护栏,如此一来,就要引起严峻的社会发生分化与分裂。譬如,如果有朝一日需要把上海或东南沿海某个重要地方的资源大规模内迁,就像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六七十年代曾经发生的那样,如今的大商人、大资本家们将会作出怎样的取舍呢?所以,在新型举国体制之下,国家要做出新的取舍,集团与阶层要做出新的取舍,直至每个人都可能要做出新的取舍,这将构成一场十分重大的考验。新型举国体制彰显了中国社会制度优势和中华民族的伟力,彰显了中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思想觉悟与战略决心,将构成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因此,这一战略抉择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与历史意义。其一,新型举国体制没有把希望寄托在某些人眼里万能的市场经济,也没有把希望寄托在某些人心中包医百病的对外开放,更没有依靠什么全球化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战略抉择再一次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其二,新型举国体制再一次证明,自力更生、自主自立永远不过时,永远都是根本。任何时候丢掉或淡化这一根本,结果就要被人家“卡脖子”,就要在别人的制裁打压下遭遇严重的挫折与失败。中国的事情只能靠中国人自己来解决,只要把自力更生的精神发扬光大,中国就一定能获得战略新生。其三,新型举国体制的决心与抉择注定将遭到内外反华势力的极力反对、干扰与破坏,而霸权帝国将是这一势力的总司令部。他们将在中国内外两个方面下手:在外部,他们将依托霸权遍布全球的同盟体系,以此为杠杆无所不用其极其遏制、打压中国;在内部,他们将充分使用西方资本集团几十年来在中国培育发展的各种“工具”,挖空心思地制造各种矛盾冲突,干扰破坏新型举国体制的部署与落实,使之流于形式、流于空喊。以此内外结合,共同狙击中国。此情此景,今日中国的遭遇同新中国建立之初的遭遇将如出一辙,甚至将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中国人民同霸权势力的斗争将不可避免,在新型举国体制上也完全是这样。但是,正所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新型举国体制在相当程度上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希望与未来,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笔者相信,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中国能够做到广泛实行与推广新型举国体制,并将其做大做强,不但在科技领域是这样,在教育、文化、生态乃至军事、政治等一切领域都是这样,使这个源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制机制再一次焕发出惊人的伟力与辉煌。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
【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