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战略智库以“中美战争风险研判”为主题,召开研讨交流会。全球化智库副主任高志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丁一凡,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陈文玲,台湾问题专家、闽南师大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建民,日本问题专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时永明,南海问题专家、海南大学教授张良福,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彭波等参加。会议由智库副总裁、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主持。与会同志围绕主题各抒己见、热烈讨论,提出的意见建议值得关注。
一、要避免掉入“修斯底得陷阱”。高志凯分析,现在国际上流行着一种说法,就是中美之间必有一战,而且说美国必胜。这其实是一个“修斯底得陷阱”。我的主张是一定要推翻中美之间必有一战这种谬论,一定要强调中美之间是不可避免的和平,一定要调整MAD (互相确保的、摧毁的)的界定和运用。中美之间,我们一定要有实力,而且要知道我们的实力在哪里,同时我们要懂得用实力,要让对方明白我们的优势所在。美国现在不怕和我们打仗,甚至作出种种姿态向我们寻衅,总是想设定陷阱让我们掉进去,然后在军事上发挥它的优势。美国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它有两个担心:一个是担心我们的经济会超过它,另一个担心是我们的实力超过它我们会“称霸”。现在,最容易被美国挑起事端的还是台海问题、南海问题,特别是台海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引起战争。我们现在对美国应该是硬的和软的一起上,硬的是让它知道我们真的有实力,软的是我们在对美斗争中有绝对的意志力。
二、要辩证看待中美斗争。陈文玲表示,从实际情况看,中美已经处于开战状态,热战只不过是中美战略博弈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贸易战、科技战到金融战,“战役”打得越来越激烈,尤其是美国对我的科技战打得很有成效。中美博弈不是百年马拉松,而是一场短跑,这场短跑要在近十年中决一胜负。另一方面,中国的战略布局已经打破美国的战略目标。美国的战略目标是激怒中国,继而让中国踏入战争,然后联合盟友形成对中国围剿的压倒性态势。但从现在来看,中国在产业链供应链、外交等几个方面已经使美国陷入新的战略被动。此外,中美关系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缓和,但美国最终不会放弃对中国的遏制、打压。对此,中国不像俄罗斯那样用战争手段来挑战美国,而是通过合作、用建立和平繁荣的世界来挑战美国的单级霸权。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中国的优势,世界上很多国家鉴于同中国在经济、贸易上的紧密联系,绝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因此未来形不成美苏那时的冷战局面。中美博弈,我们是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而且世界的大变局对中国越来越有利。
三、要强化对美斗争的舆论优势。丁一凡指出,美国现在有一种恐慌感,就是担心中国会赶超美国。过去,美国大都是在差不多能搞定的情况下对敌人下手,但现在对中国却总是搞不定,而搞不定的原因就是中国块头太大,基础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美国之所以有失去第一的恐慌感,是因为美国是一个离心力非常大的社会,其唯一的凝聚力就是“我是世界第一”,这也是它用来说服民众的唯一的一条。中国如果把美国的这一条推翻,对美国社会的冲击会非常大,美国的社会矛盾会全面爆发。美国目前认为自己还有一点优势,所以总想着对中国进行挑衅。其实,美国的军方非常明白,美国是没有把握打赢中国的,尤其是在常规武器上美军根本不是中国的对手。中国要和美国打仗,不是在南海就是在台海,而在南海和台海中国的军事实力会尽显,其结果必定是美国惨败。美国的军人很清楚,他们要打的话除非使用核武器,而使用核武器的结果难以预料。我们能做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这些说出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用舆论战、心理战的方式先把对方压倒。
四、要占据中美斗争的制高点。时永明谈到,中美关系应当历史地全局地理解。从广义的战争上来讲,中美其实从来没有脱离战争,两国始终是对立的,从来不存在合作友好的关系。美国是一个霸权主义国家,它是要统治全世界的,而中国发展的直接结果就是美国不能统治全世界,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平等的世界。我们不争霸,美国也必须放弃霸权。对话是全世界要求中美必须做的事情,但是现在对话是双方谁也不会改变的,谁也不会改变在道义上中国是占上风的。我们现在防止战争就一点,就是要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坚决反对霸权主义。这一点一定要讲出来,否则它总会认为打压你是合理的。中美两国再尖锐的矛盾如果没有爆发点的情况下也不会爆发。中美在历史上留下的一个爆发点就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美国战后统治东亚的核心点之一。从总体上明白了中美斗争的历史,就会弄清对美的核心战场其实不在军事上,而是在法理上、政治上、道义上驳倒对方的霸权主义。
五、要防止对中美战争的误判。国际战略研究专家彭胜玉指出,以下几种误判可能会诱发战争:误判低风险收台的可能,过于考虑直接大规模武力统一;双方战争准备直接在加速推动战争发生;对双方领导人雄心的猜疑,也可能直接诱发战争;误判美国遏制中国开展冒险(刺激战争)的急迫性;误判美国介入中国收台的核心意图;误判美国的野心,误判美国对华遏制的决心;误判美国对华脱钩断链的意图(可能是战争准备);如果美国决定大力介入中国收台,美国可能会以得到台湾作为美国领土才能满足战争的收获;误判美国不会直接和中国开战,误判美国不会偷袭中国海军主力开战?误判国内第五纵队汉奸卖国行为对国家关键决策的破坏性;误判资产撤回的急迫性,误判人家冻结没收资产的贪欲;误判西方对华制裁的严重性;误判俄罗斯在关键时期对华的表现;误判中国的威慑能力,走错对美威慑路线。以上所有的误判,都要从两个极端考虑,想太坏了是误判,想太好了也是误判,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战争风险。
现在我们要摸清对方意图,核心是要搞清楚对方是想威慑吓阻还是想刺激?威慑吓阻是暂时想吓阻还是一直想吓阻?如果暂时吓阻(等他准备周全)后再刺激,对中国是危险的。要摸清楚对方是不是只想暂时吓阻,这对我们很重要。从拜登这几个月一直在大幅连续给台湾售武,怕是可能只是想暂时吓阻我们,而等他们想动手时再刺激中国。
可以看到,美国几位部长来访同时,美国对台售武及在中国周边军事部署(日韩菲巴蒙等)一点没有放心。美国大概率一边用外交迷惑稳住中国(让中国抱有幻想不加紧准备),一边推进军事摊牌准备。所以说美国当前对华外交缓和很大概率类似于乌克兰的明斯克协议-稳住中国为美国对华军事摊牌(如刺激台海)做足准备。如果回头美国就是对华摊牌,那么今天的一切对华外交动作就是事实的迷惑和稳住中国。
我们这么大的国家,不能把国家命运寄托在别人的仁慈和善良上。建议中国对美对台的军事和制裁准备一刻不能歇,不但不能歇还要继续加快推进,同时我们外交上对美也要将计就计对他也进行忽悠和稳美,他对我们说什么我们对他们说什么,他对我们说的不要影响我们做的。我们对他说的也不用影响我们做什么。对美做的,要和对美说的,割裂开来,他们对我们说一套做一套,我们也要对美国说一套做一套。
要做好和美国代理人打仗的准备-如果只和代理人战争,可能是中国领土和势力范围收获最大的战争模式(日本菲律宾等如果给我们机会,我们要全部夺回争议及原来领土,如琉球钓鱼岛南海等),要在一次战争中收获第二岛链内的各种目的,不要全部目标只放在台湾。
六、要务实看待中国面临形势。王建民谈到,中美关系相对和平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美国对华政策之所以强硬是因为整个西方的社会思潮发生变化,美国对华全面遏制、打压是其既定战略,未来中美关系就是遏制与反遏制的斗争,我们的发展权、安全环境主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在积极构建去中排华的产业链供应链,还对中国实施战略引诱。台湾是我们最大的软肋,这是历史难题,全球包括非洲的一些国家都在利用台湾问题勒索中国,这是对我们民族尊严的挑战。我们选择战略忍耐,是痛苦的选择。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学者们在中美关系上喜欢讲风险管控,这在学术上讲可以,但在实际的中美博弈中则不太适合。
七、要切实做好对美战争的准备。彭波表示,台湾肯定是要收回来的,中央肯定是下了决心的,不管美国会不会干预,我们中央肯定会动手。中国虽然要收回台湾,但中美不会大打。正因为大家认为中美必有一战,反而不会大打。美国是个很好战的国家,但它知道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不该打,它从来都是为了逐利而打,通过战争获益而阻碍别国的发展。中国如果展现出足够的决心和实力,美国反而不会动手。中国目前不光是实力在上升,而且在道义上也占有足够的优势。另外,中国未来称不称霸,这种说法其实毫无说服力,我们能做的是要讲清楚我们今后到底该怎么办。我们现在需要构建一种新的体系,这种体系是符合全球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体系。我们要从经贸体系上进行调整,明确告诉世界我们未来要构建什么样的体系。
八、要不断壮大我方实力。张良福表示,我们主动进行战争还是被动进行战争,关键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实力。我们军方如果很强势,那么我们在外交上也会很强势。在实力不够的情况下,我们提的任何对策建议都是很难有针对性的。我们的实力能不能支撑起一场战争,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台海问题上,我们是选择战争还是继续把底线和红线往后让,更多的还是要看我们的实力。等美国人把我们逼到墙角我们再被动迎战,那条线其实是我们自己划的,而且可以无限地往后划。
(整理者:杨宝金;来源:昆仑策网
【授权】,转编自“国际战略研究”)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