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银健:从小区里的枯树想起“海恩法则”和“墨菲定律” - 昆仑策
-
陈银健:从小区里的枯树想起“海恩法则”和“墨菲定律”
2023-08-01
我所住的小区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算得上是个老小区了,小区里的树木高大粗壮挺拔,曾经是小区里的一道景观。但近几年来,小区里的树木也像小区和人一样慢慢老去,每年都有一些树木枯萎直至慢慢的死去,死树的皮渐次脱落,树干和枝杈在风霜雪雨和日晒夜露中慢慢腐朽,摇摇欲坠,不知哪一天会突然折断掉落。每当从树下走过,都是提心吊胆,深怕被折断的树干树枝砸中。去年3月,小区里活着的树长出了碧绿的嫩叶,枯死的树大煞风景,特别是已经成了居民出行安全的隐患。鉴于所在城市曾经有梧桐树枝在大雨中折断砸伤行人的事故,我找到小区物管主任,让他把一些枯死的树木处理掉。物管主任却向我大道苦经:“哪有你说的这么容易啊。小区枯树烂枝的问题我们早就注意到了,但是小区物业是不能随便处置的。我们要打正式报告给社区,然后由社区报街道,再由街道报所在区绿化委员会,区绿化委员会现场勘察同意后才可以处置,否则就是违法。轻则罚款,重则刑法处置。”没想到处置小区里枯树是这样的程序,也不能为难物管主任,只是催促他尽快处置这些枯树。然而,始终没有动静。去年8月,深夜的一场雷雨大风,一棵枯树碗口粗的树枝折断后砸在我家所住楼栋4楼的阳台上。好在发生在深夜大雨天,加之又被阳台卡住,路上没有出行的居民,因而没有对小区居民造成伤害。我再次找到物管主任,物管主任无可奈何地说,“区绿委会很忙,还没来得及到现场察看,还在走程序。”对已经在雷雨大风中折断的枯枝,物管主任用手机从不同的角度,反复拍照。在请人清理枯枝时还用手机进行了完整录像。物管主任告诉我:“保存照片和录像,就是以备区绿委会检查,防止被他们处罚。”今年7月,小区里的枯树仍然在颤抖中矗立着。何时能够清理呢?但是物管主任换了,我找到新来的物管主任,反映这个时时都会发生的危险隐患。新主任说:“我知道这事。不像你说的那么容易,不仅要找区绿化委员会,还要找市风景区管委会,这个小区在风景区边上,风景区管委会也要审查审核审批才能处理这些枯树的。”听到新主任的话,我失望至极,差点坐倒在地。我认为,居民小区里的树木也要立规矩,不能随心所欲地滥砍滥伐,这是对的,如果砍伐小区树木需要报批也是对的,报批后有关职能部门前往现场核查也是正确的。但是,涉及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事,假如在各个部门报批、审核、批准漫长的过程中真的发生了问题怎么办?事后倒查和追究责任能换来老百姓的人命吗?程序合规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孰重孰轻?难道那么多部门那么多大活人被程序捆住了手脚不成?发生了安全事故,又该追那个部门那个人的责任呢?总不能国家或者物业一赔了事吧?这让我不禁想起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帕布斯·海恩提出的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这一法则认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首先告诉我们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其次告诉我们,事故案件的发生看似偶然,其实是各种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任何重大事故都是有端倪可查的,其发生都是经过萌芽、发展到发生这样一个过程。如果每次事故的隐患或苗头都能受到重视,那么每一次事故都可以避免。据报道,为确保“嫦娥一号”卫星的安全,几乎每个系统、每台仪器都配有应对“意外”的备份,即“故障对策”。可见,平时只有精心,关键时刻才能放心;平时只有周全,关键时刻才能安全。能不能做到精心、周全,一丝不苟,说到底是事业心、责任感问题。提醒我们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那么如何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呢?在抓安全工作中有所作为呢?世界上有一个公认的“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只要存在发生事故的原因,事故就一定会发生”,而且“不管其可能性多么小,但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损失”。这就告诉我们,对任何事故隐患都不能有丝毫大意,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或对事故苗头和隐患遮遮掩掩,而要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加以消除,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笔者曾经读过《黑天鹅》一书,这是一本关于小概率事件的书,其核心观点就是,即便你看到1000只天鹅都是白天鹅,也不能下结论说世界上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因为当你看到第1001只的时候,很可能就会是一只黑天鹅。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没有发生的问题,绝不代表现在、将来不会发生。因为小概率事件绝不是零概率事件,墨菲定律警示我们,不要对任何小概率事件抱有侥幸心理。但是在工作中,人们往往在到出了问题之后才“高度重视”,急急忙忙做处理事故的“善后”工作,召开各种会议进行反思、总结教训,最后得出“惨痛结论”和“严肃追究责任”。亡羊补牢,加强防范,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安全工作最好的办法还是将着力点和重心前移,在查找事故的源头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反复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在涉及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切范畴,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和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高度重视各种可能潜在的风险隐患,深刻认识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深刻吸取教训,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牢记安全生产大于天、安全责任重于山,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防风险、保安全。要高度关注事件表象背后隐性的、深层次的问题,见微知著、明察秋毫,及时发现事故征兆,评估各种可能性,举一反三、汲取教训、查漏补缺,做细做实做好各种准备,以“一失万无”的态度,防范和及时消除各种不可知的风险和隐患。“人民”二字重若千钧,安全工作大于一切。唯有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务实的责任担当、托底的实干举措,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才能筑牢安全的坚固堤坝,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客座教授;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