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7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这一增速快于上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也快于疫情三年年均4.5%的增速, 在目前已公布数据的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是最快的。由于中国经济对世界举足轻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中国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并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全球性意义。全世界都紧盯着中国的经济数据,并围绕这些数据进行各种各样的分析和预测,这很正常。中国的体量如此之大,它的经济发展轨迹对世界而言已经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根据IMF的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为全球GDP增长贡献份额预计将达22.6%,是美国的两倍。因此,在当前内外复杂环境下,如何客观、全面、辩证地看待中国经济形势,避免产生误解误判,尤其重要。就今年上半年而言,尽管二季度增速略低于市场预期,但整体来看,5.5%的增速还是含金量比较高的速度。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不难看出,中国经济结构改善、动能优化的特征较为明显。比如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提升,服务业贡献大幅增加等。与此同时,新动能正在快速发展,在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增长比较突出,以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产量和出口都大幅增加。这些表明了,中国经济正在新的赛道上不断蓄力。从长远来看,支撑中国经济继续成长的客观条件也依然存在。比如中国制造业规模已经全球第一,但仍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这也意味着未来的升级换代将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中国的城镇化还没有完成,而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互动发展的过程,也将表现为中国经济巨大的成长性空间。更重要的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里的14亿多人口希望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并愿意为之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这是中国前进的最大动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经济成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要实现它们很可能伴随着一个艰难的爬坡过坎历程。尽管中国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然而内生动力不强、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预期不稳等问题在短期内仍然比较严峻,我们面临的压力并不小。这当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全社会还需要继续咬紧牙关,拿出拼搏和奋斗的精神,来闯过新的难关。尤其是各地各部门需要将中央精神落到实处,拿出真抓实干的劲头,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在全社会加速提振信心,保持经济增长势头。
众所周知,预期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预期管理在当前国内外环境中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在我们整个经济复苏的进程中,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对正面预期的营造和呵护应该是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尤其是务实地采取扩大内需、优化结构的措施,提振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信心。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的政策工具箱里仍有充足的选择,迄今为止中国对经济的刺激政策是比较克制的,没有选择“大水漫灌”的短期刺激行为。未来在激励民营企业、拉动房地产市场等方面,也有望出台更多针对性的政策。随着促进发展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向好。对此我们应有充足信心。纵观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从来没有过轻轻松松就拿到优异成绩单的时候。但中国有自身独特的体制优势,中国人民勤劳、肯干、向上,这个团结一心的国家没有停滞不前的理由。现在我们很可能到了一个新的爬坡阶段,虽然面临不少困难,但方向是对的、基本面是好的。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齐心协力,目标都会一个个变成现实。中国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对此谁都不应该误判了。
(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来源:“环球网”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