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强:从阴阳平衡,谈中医和西医为什么很难融合? - 昆仑策
-
李文强:从阴阳平衡,谈中医和西医为什么很难融合?
2022-12-02
编者按: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是名老中医为防止中医传承中断而于1985年创立的中医大学,坚持按照中医规律进行教学,培养了大量的合格中医人才。八、九十年代,因政策原因,该大学不得不于2005年关闭。虽已关闭,但光明中医系列教材却一直备受追捧,因为教材全部是名老中医根据中医特点编写的教材,受到广大临床中医师的推崇。
本文为作者李文强系统研读光明函授教材后,为帮助众多中医学子能通俗易懂掌握教材,历时五年,有感而写的中医启蒙书《中医概念入门》系列连载。
1.3、平衡的控制
在这个例子中,需要有人来对房间的温度进行判断,如果温度高了,需要开放空调,温度低了需要开放暖气,保证房间温度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现在科技发达,也可以使用传感器侦测温度,用程序进行自动控制。
这个控制的功能对应中医精气神中的神,具体在后面的章节会介绍。
1.4、平衡的机制
为了让房间的温度均衡,要制造空气的流动,让暖气产生的热气流向冷的一面,空调产生的冷气流向热的一面,这就是房间寒热平衡的机制,也叫阴阳的交互。
现代人熟知的热传导、对流、辐射等热传递方式,在自然界和人体的温度平衡机制中都有体现。比如自然界云、雨的形成就包含对流的原理。太阳给自然界提供能量就包含了热辐射的原理。
中医将这类平衡机制用“升降出入”四个字来概括。比较大的方面包括人体上、下部之间“升降”平衡,里、外部的“出入”平衡;至于小方面的“升降出入”就更多了,比如脾升清、胃降浊或者肾水升、心火降等等。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它贯穿于生命过程的始终。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止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中医药学概论-气》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1)。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2)。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3)。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4)。《素问•六微旨大论》
升降出入做的好,称为“阴阳相交,水火既济”,是生之象;做的不好,则叫“阴阳分离、水火未济”,是死之象;
中医常说的上热下寒或者内热外寒等,就是人体热量的平衡机制出现问题,造成一部分偏热而另一部分偏寒,严重的话会产生阴阳分离而死亡的后果。
李中梓则具体指出:“天地造化之机,水火而已矣。宜平不宜偏,宜交不宜分。火性炎上,故宜使之下,水性就下,故宜使之上,水上火下,名之曰交,交则为既济,不交则为未济,交者生之象,不交者死之象也”。这是以水火说明阴阳相互依存、制约的重要意义。临床虚劳内伤疾病,多见阴阳水火升降失常,心肾不交,甚至导致阴竭阳脱,危及生命。《黄帝内经讲解-阴阳对立统一的例证》
1.5、多方面的平衡
前面这个例子,重点谈的是温度平衡,其实一个房间实现卧室的功能,还有很多其他指标需要平衡,比如湿度、墙壁隔热度、采光度、地面光滑度等等,也就是有多个维度需要平衡。
每个维度指标都和温度指标一样,有平衡范围和失衡范围。比如湿度就要有一个合适的范围,湿度过大变得潮湿或者湿度过小变得干燥,都会影响居住功能。温度失衡,我们用“寒、热”来描述,但是湿度失衡,不能再用这种词,可以用“湿、燥”来描述湿度失衡。
无论哪种指标的失衡,都离不开“虚、实”两种情况,因为所有的失衡,无非是“该有的太少”或者“不该有的太多”而已,再或者两者兼有的“虚实夹杂”情况。
从“敏感度”角度看,有些指标是敏感的,比如说温度指标,它随着季节、昼夜经常变化,需要经常关注调节。还有一些指标是不敏感的,比如墙壁厚度,一旦房子建好后,多年不变,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否则一般不需要关心它的变化。人体也是一样,因温度变化比较敏感常见,所以中医经常“寒热虚实”并称。但我们要知道“虚实”是各种指标失衡的统称,“寒热”是温度指标的特指。
从“重要度”角度看,大部分指标都很重要,任何指标失衡,都会导致功能的下降,严重的会导致失去功能。所以即使一个指标是不敏感的,但是一旦遇到特殊情况,这个指标失衡了,依然要重视,将其调节回平衡。
这里提到的多方面平衡,对于人也一样,温度平衡是人体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还有其他方面的平衡,比如身体有气的平衡、血的平衡、水的平衡,对应就有气虚、气滞、血虚、血淤、津液虚、痰饮等各方面的失衡,这些要等后面介绍完人体的运转机理后才能解释。
在光明教材《概论》的阴阳章节,谈到中医用阴阳概念阐述人体的部位、生理、病理、诊断、方药等内容,就是指这种多维度的平衡。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理论和临床体系的各个方面,用以认识和阐述人体的形体、脏腑、经络、生命过程、疾病过程、以及辨证治疗等等。《中医药学概论-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6、平衡要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根据房间的例子总结出平衡的几个要素:
作用:居住
载体:房间
指标:温度、湿度、墙壁隔热度、采光度、地面光滑度.....
功能、载体、指标,是我们谈阴阳平衡需要关注的三个要素。
其中每个指标都有其合适的平衡点,以及正常的上下波动范围。以平衡点为参照,让指标向上为阳,向下为阴。
指标又分敏感指标,比如温度,以及不敏感指标,墙壁隔热度、采光度等。
中医学中谈的阴阳,之所以让人难以理解,关键就是讲述人经常没有说清楚功能是要做什么?平衡点在哪里?从而导致了不同系统、不同层次阴阳概念的混乱、滥用,不利于中医学的传播,让中医学习者思维混。
比如朱丹溪说“人身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而火神派说“阳常不足,阴常有余”,两者看起来是矛盾的。都是中医大家,何以在语言描述上出现如此对立的情况?两者谈的阴、阳是否是同一系统、同一层次下的阴阳?有余、不足的原因何在?表现怎样?这些问题如果能把其语境下的功能、平衡点说清楚,理解起来应该是极简单的事情。而不说清楚这些前提,就变成模模糊糊、似是而非的话语了。
在本书,只要谈阴阳,一定要先说功能是什么、平衡点是什么。也就是没有功能不谈平衡,没有平衡不谈阴阳。若确有说不清楚的地方,存疑待考,而不能囫囵吞枣,敷衍而过。
中医教材说阴阳即对立又统一。在本例中,“统一”就是指房间控制温度这件事,“对立”是指空调与暖气的对立关系。一个房间的空调与本房间的暖气是一对阴阳关系,而与另一个房间的暖气,就不是一对阴阳,因为两者没有发生交互作用。所以谈阴阳对立,前提是基于一个统一的事物,也就是这里说的功能、载体、指标。
阴阳的相互关系,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阴阳两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在阴阳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阴阳两方面的统一,主要表现在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相互转化,以及阴阳的相互包涵和无限可分性。《中医药学概论-阴阳的相互关系》
1.7、中西医的指标差异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知道中医的阴阳平衡、寒热虚实和西医的指标平衡是一个意思,只是描述术语上的差别,解释清楚中医的指标概念后,这种差异就不存在了。西医的高血压要降压、高血糖要降糖也是调节某些指标平衡。
那么中医和西医为什么还是很难融合呢?是因为双方在重要指标的选取标准上的差异。人体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中有非常多的指标需要调节,重要度各有不同。中医认为西医的血压、血糖等指标,层级偏低,单纯调节这些指标有一定作用,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时还会让其它更重要的指标更加失衡。而西医认为中医的精、气、神、血、津液等指标,描述模糊,无法量化,难以纳入现代医学体系。这应该是中西医学矛盾的根本所在。
客观的讲,双方都有一定道理。中医的指标确实模糊,掌握起来有难度。但我们既然学习中医,就一定要搞清中医几大指标的意义,其失衡的表现,以及调节的办法。
来源丨《中医概念入门》;作者:李文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