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发表的张莉文章的截图】 二是因为司马南“完败”,所以他已“逃离”北京到了河南。 为了强调司马南的“完败”和“逃离”,文章特别配了三张图片,其中两张说明《光明日报》是“中央顶级”官媒的权威性,一张是司马南的账号IP地址为河南,并配上了一个厕所,其恶毒用意不言而喻。
【“司马南逃离”一文的配图】 那么“司马南逃离”一文说的是事实吗? 《光明日报》为莫言发声? 从《光明日报》刊登张莉的文章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篇针对“莫言与当代中国文学创作新经验研究”丛书的赞扬文章,全篇并未提及司马南三个字,带有很强的学术评论性质。作为“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思想文化大报”的顶级官媒,此时发表这样的文章当然有一定的指向性,但不可否认也仅限于学术讨论的范畴,并不代表就是在这场“莫言争论”中的判定标准。 无论是从学术上还是艺术上,莫言的作品当然有“深度”、有“高度”,要不然也不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莫言的作品在政治上的“深度”和“高度”比他在学术上和艺术上的成就更胜一筹,要不然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也不会颁给他奖。因为他的作品更符合西方社会的价值观。 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作为官媒,特别是顶级官媒,此时发表赞颂莫言的文章究竟何意?笔者依然愿意从学术的角度去思考,所以认为未尝不可,但引发像刘亚东这样的公知联想以及发挥自然是肯定的。当然,如果官媒的意思就是刘亚东这样的观点,那就另当别论了。 说到官媒官宣,我们不得不提到,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推荐的1942年至今中国百部优秀文艺作品中,并没有莫言。按照刘亚东的观点,莫言是否“完败”?当然不能这么笼统地说,因为一是莫言的作品本就对中国的社会无赞美;二是莫言的作品多是反映中国社会的阴暗面,这与当下的争论并无绝对的关联。 另外,如今官媒也会出现偶尔“犯糊涂”的事,如不久前的“麦穗配图事件”、“刘胡兰被日本杀害事件”等就遭到大众的诟病。 所以,即使针对官媒的内容,只要没有明确观点,我们也不应该带着自己的观点妄加猜测,而对于不符合事实和有违绝大多数老百姓意志的内容,我们更应该保持警惕,在复杂的社会氛围和舆论场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司马南“炮轰”莫言什么? 司马南上世纪打假伪气功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护,之后又因揭露公知遭到某些势力的攻击。去年至今,司马南揭露联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后,捅了资本的马蜂窝,几百家媒体,其中也包括官媒针对司马南的抹黑、造谣、恶毒攻击接踵而至,大有不把司马南斗倒都臭不罢休之势。然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老百姓心中有杆秤,司马南得到了大多数民众的支持。虽然该问题目前尚未有最终结果,但无论从哪方面,司马南对联想的揭露是极有分量且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的。所以,目前资本的气焰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嚣张了。 如果稍微关注司马南动向的朋友应该不难发现,司马南此次所谓“炮轰”莫言其实是好事者给司马南扣上的一顶大帽子。 司马南对莫言的质疑主要是针对莫言一次公开演讲中一段话的观点,即莫言称:“我有一种偏见,我觉得文学艺术,它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成分!” 因为莫言这段话的观点影响很大,结合其作品中反映的内容,他的这种观点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个著名作家有自己的观点并把自己的价值观融入到其作品中,无可厚非,即使他把话说到如此绝对,我们也不能强迫他改变自己的观点。 然而,关键的是,莫言的这种观点在其作品中似乎只体现在对中国的描写中,而他在描写西方、描写日本的作品中却不乏赞美之词,与他的“永远不是唱赞歌”“只揭露阴暗面”完全相反。这种矛盾的形成、这种精神分裂的显现究竟是什么原因?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