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中外学者线上线下聚在一起,共同探讨跨喜马拉雅地区产业减贫合作问题,跨喜马拉雅地区有10个国家,包括南亚八国以及中国和缅甸。 跨喜马拉雅地区10个国家的人口加起来达33亿,占全球总人口的42%。这个地区都是发展中国家,但同时也是当前亚洲乃至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如果跨喜马拉雅地区产业减贫合作取得成功,就是对人类发展的巨大贡献。 现在,有关跨喜马拉雅地区产业减贫合作的论文、方案、建议、观点相当多,但从宏观视野观察,我觉得,要推进区域产业减贫合作、实现区域共同发展,以下三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第一,冷战思维。现在我觉得很奇怪,我们搞地区互联互通,有些人就觉得我们在为战争做准备,这是典型的冷战思维,如果不抛弃这种思维,我们就很难开展产业减贫合作。一个基本的道理,道路不通,怎么可以开展区域产业减贫合作?正是由于这种陈旧的思维,中印尼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到现在毫无进展。 这里,我要特别说一说中尼铁路。目前,中国和尼泊尔之间正在商讨和推进铁路建设,我是主张这条铁路尽快上马的,因为这条铁路一旦建成,对尼泊尔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对整个跨喜马拉雅地区的产业减贫合作,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中尼铁路可以把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地区连接到一起,组成南亚和东南亚的铁路网,从而实现整个地区铁路的互联互通,推动整个地区的和平发展。 第二,保护主义。在本地区,存在严重的保护主义。印度外长苏杰生最近坦率地承认,“当今世界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国崛起,在同一时段内,中国的崛起更加迅速、显著。”中国的崛起,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改革开放。而印度为什么落后中国这么多?重要原因就是保护主义。印度不但退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而且最近又退出“印太经济框架”贸易领域谈判。东方的,印度退出,西方的,印度也退出。这些年,印度当局不但频繁找投资印度市场的中资企业的茬,而且反垄断反到了谷歌的头上,现在美国的科技巨头都不想在印度市场投资了。印度这样做,主要是想保护本国落后的工业、本国落后的农业、本国落后的科技,极端保护民族的东西,就是保护落后。 我认为,保护主义是跨喜马拉雅地区产业减贫合作的最大障碍。中国已经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跨喜马拉雅地区,现在贫困人口最多的是印度,因为印度的人口基数大。印度现在究竟有多少穷人,可能谁也说不清楚。有一个数字,说印度现在绝对贫困人口为3亿,还有报道说一半的印度人几乎一无所有,也就是7亿。严重的新冠疫情又为印度增加7500万穷人。 第三,霸权主义。这个问题非常突出,我讲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中国与跨喜马拉雅地区国家开展产业减贫合作,遇到的障碍是地区大国的霸权主义。它认为,这个地区是它的势力范围,别人插手不得。我们中国有三大优势,一是资金优势,二是技术优势,三是产业优势。我们中国还有一个理念,就是命运共同体,我们希望中国的发展,能通过产业合作,带动其他国家特别是本地区国家共同发展,从而实现整个跨喜马拉雅地区脱贫致富。 值得一提的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重要的先行先试项目,也是新时代中巴合作的标志性工程。能源领域是中巴经济走廊投入最大、进展最快、成果最显著的领域之一,不仅为巴基斯坦提供了清洁、稳定、优质的能源,服务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巴基斯坦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帮助巴基斯坦培养了一批多种类的能源项目建设运营和管理人才,得到巴基斯坦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新阶段,走廊合作更加聚焦产业、农业、数字经济和社会民生领域。经济特区和技术特区建设全面启动。中方愿同巴方一道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深化互利合作,将中巴经济走廊打造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示范性工程,更好地造福两国乃至地区人民。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个开放性的项目,向西可以向阿富汗延伸,向东可以向包括印度在内的整个跨喜马拉雅地区拓展,只要地区国家携手合作,它可以成为跨喜马拉雅地区产业减贫合作的最大工程。 我认为,能否全面推进跨喜马拉雅地区产业减贫合作,跨喜马拉雅地区产业减贫合作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第一,引领因素。我们这个地区,有两大迅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一是中国,二是印度。在推动整个地区的产业减贫合作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印两大新兴经济体应该发挥引领作用。 第二,经验因素。2020年底,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中国的减贫成就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的版图,大大加快了全球减贫进程。中国的减贫经验可以为跨喜马拉雅地区国家选择适合自己的减贫发展道路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三,开放因素。跨喜马拉雅地区,国家有大有小,有强有弱,但应该都是地位平等的合作伙伴,应该充分相互开放,中国愿意发挥资金和技术优势,与地区有关国家开展密切的产业减贫合作。 (作者系西南民族大学国家民委国别区域研究东南亚研究中心研究员、乐山师范学院跨喜马拉雅研究中心研究员,原驻印度、巴基斯坦副武官,驻尼泊尔国防武官,联合国驻刚果[金]首席军事观察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编者按】本文是西南民族大学国家民委国别区域研究东南亚研究中心研究员、乐山师范学院跨喜马拉雅研究中心研究员成锡忠11月6日在乐山师范学院举办的“跨喜马拉雅地区产业减贫合作”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