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落下帷幕。全会明确,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必须继续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原则。实际上,不需全会特别强调,新时代十多年的理论构建和政治实践也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塑造为当代中国政治的基因和红线。
但是,在话语表述中,“党的领导”存在不同的类型,有时是“党的全面领导”,有时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有时是“党的绝对领导”,等等。这些表述是否有不同?答案是肯定的,否则就像总书记说的,成了文字游戏了嘛。那么,不同何在?需要结合应用的语境来分析。
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全面领导”的提出,针对的是一段时间来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的现象。原来我们不是不讲党的领导,事实上,党的领导的三个方面——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正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提出的;更准确来说,是在经历了因改革方向偏差而产生的动乱和危机,在这个拨乱反正的过程中提出的。但凡事的认识总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到新时代,随着对党的领导的内在要求的清醒认知,“党的全面领导”应运而生。2018年2月,在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概括党的领导的内在要求:
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缺失了弱化了,都会削弱党的力量,损害党和国家事业。
全面、系统、整体,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应有之义。2021年,中组部党建所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一文中对这三个关键词进行了详尽的解读,结论还是很靠得住的,可以用来理解党的全面领导的内涵:
所谓“全面”,是指领导对象要全面覆盖,“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包括党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武装力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领导内容要全面,必须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领导过程要全面,既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又协调各方、督促落实,贯穿于治国理政的立法、决策、执行、管理、监督等各项工作之中;领导方法要全面,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等,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所谓“系统”,是指按照系统论的科学方式方法实施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载入宪法的,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居于统领地位。
所谓“整体”,是指从党的中央组织到地方组织再到基层组织,都要按照党章的规定发挥应有作用,党的领导作用要体现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领导功能的发挥要完整。全面、系统、整体三者融为一体,既要坚持领导,又要善于领导。
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对“全面”的理解:领导对象要全面,领导内容要全面,领导过程(环节)要全面,领导方法要全面。
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是党章总纲第一段就点明的内容,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有关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核心概念之一。作为领导核心的党,发挥的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这是什么意思?习近平总书记有一段非常经典的比喻: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如果中国出现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必定会产生灾难性后果。
在现实的互动之中,“众星捧月”是如何实现的呢?2014年1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非常具体的阐述:
党是我们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古人讲的“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在当代中国,没有党的领导,这个是做不到的。
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这是党的领导决策核心。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党的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部门要贯彻落实,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党组织要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的党组织也要贯彻落实,党组织要发挥作用。
各方面党组织应该对党委负责、向党委报告工作。有的同志习惯于把分管工作当成自己的禁脔,觉得既然分管就没有必要报告了,也不希望其他人来过问,有的甚至不愿意党委过问,不然就是党政不分了。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党委是起领导核心作用的,各方面都应该自觉向党委报告重大工作和重大情况,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尽心尽力做好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报告一下有好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事情能办得更好。
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加强向党中央报告工作,这也是一个规矩。
一样的思路,“六合同风,九州共贯”,这是党的领导带来的理想政治模式。接下来的阐述,其实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党组织和其他政治组织的关系,应该是党“统一领导”,各方面自觉地向党委“负责”“报告”;第二,党内各级组织的关系,应该是党的领导决策核心作出部署,各层级、各方面坚决贯彻落实。
所以,党是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但党自身也很庞大,在党内,党中央就是领导决策的核心,而党中央何以施行有效的领导?那就是在党中央也确立一个核心。所以“两个维护”“两个确立”的第一句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这不是“锦上添花”、没有意义的。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是一切党的建设活动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党推进自我革命需要把握“九个以”的实践要求,第一条就是以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保证。
如果说党的全面领导更强调的是面上的广度,那么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就是在强调领导的力度。我们回想一下,“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个词,往往不是单独出现的,与之相伴的还有“党中央的权威”。共产党是非常讲权威的,有太多太多的人梳理了从马恩开始的经典作家、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袖对于权威的论述。一旦投身现实的革命斗争之中,权威就会自然形成,也必须要形成。
什么叫权威?或者更准确来说,党中央应该具有的权威是什么样的?在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有非常精辟的论断:
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党中央必须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
其实早在2017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对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问题有过明确的论述,这部分讲话收录在《论党的自我革命》中,标题是《维护党中央权威,贯彻民主集中制》,后面也会在知著系列中给大家分析。回到主题,简单来说,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说的就是党中央掌握最终决定权、同时又要求令行禁止的问题。正如总书记在这篇讲话里说的:
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听了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最后总要作出决定,这个决定权就在党中央,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一旦党中央作出决定,各方就要坚决贯彻执行,不能某个决策不符合自己的意见、不对自己的胃口就不执行。而且,执行起来还要全心全意,不能三心二意、半心半意。
个人有见解是好事,但个人的认识毕竟有其局限性,党中央决策要从全局出发,集中各方面智慧,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我们这么大一个党、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党中央定于一尊的权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论不休,不仅会误事,而且要乱套!
到此,再看坚持党中央对经济工作、金融工作、反腐败斗争等等领域的集中统一领导,便能明白这是具有深刻用意的。
理解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不仅要明白这个概念本身的含义,还要注意厘清两个衍生的问题:其一,为什么只有党中央能够集中统一领导?这其实和“为什么不能层层立核心”的底层逻辑是相同的;其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党内民主是什么关系?这两个问题,答案都在《维护党中央权威,贯彻民主集中制》这篇讲话中,这里就不赘述了。
党的绝对领导
“绝对领导”强调领导主体的单一和领导意志的排他。为什么要专门强调一个“绝对”?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专门论述:
坚持领导和坚持绝对领导有什么区别?没有区别的话,不就成了文字游戏?既然有区别,既然讲绝对,军队在行动上就要体现出什么叫“绝对”。所谓“绝对”,就是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唯一性、彻底性和无条件性。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说明除了党之外还有其他的领导力量,只是这些领导力量也要接受党的领导。国家机关就是领导力量之一,党对很多工作的领导是借助它们的力量实现的。然而,绝对领导意味着只有党一个领导主体,比如军队“听党指挥”,由中央军委领导。
党中央对政法工作也是绝对领导。这里的领导对象是“政法工作”不是“政法机关”。谁管政法工作呢?毫无疑问是中央政法委。所以党中央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首先就是要求党中央对中央政法委能够做到绝对的、唯一的领导,牢牢握住“刀把子”,这是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
党对XX工作的领导权
领导权问题由来已久,无论是大革命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党的领导权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到新时代,我们听过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党的文化领导权等。“领导权”这一概念从诞生伊始,就具有鲜明的斗争性。换言之,在该项工作领域存在着某种对抗性的力量与党争夺领导地位。
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党要争夺阵地,防止敌对势力的攻击和渗透,必然要强调领导权的问题。除此之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还提出,要保证党对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权和对重要干部的管理权。这句话应是针对各级党委抓国有企业人才工作不实、对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领导不力而言的。
个人理解,“党对某项工作的领导权”,这个表述可能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着党的领导的不断加强和完善,争夺领导权的问题也会随之解决。比如,习近平文化思想“七个着力”中,第一条就是“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而并没有放入领导权的问题。
党管XX
“党管XX”,既可以是党的领导的一种类型,也可以说并非处于党的领导范畴之中,因为“管”和“领导”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党管XX”突破了领导的框架,直接由党组织实施管理,承担部分或完全的行政职能,将某项工作直接纳入党的工作机关的业务范围。比如“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是由党的组织部门直接管理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党管媒体”,是由党的宣传部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电影工作;“党管农村工作”,是由各级党委的农办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考核评价标准等。
至于经典的“三大领导”,即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比较基础,易于理解,这里就不再详述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让党的领导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仅需要思想上的统一,也需要制度的保障。这次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要“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只有确保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发挥出中国之治的最大效能,为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党的领导奠定基础。
来源:中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