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俦:“党性”与“人民性”,一定是也必须是高度统一 - 昆仑策
-
徐宗俦:“党性”与“人民性”,一定是也必须是高度统一
2023-09-12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8月31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实在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务虚又务实、凝心铸魂、强基固本,犹如“神来之笔”! 通过长期的不断地教育培训,才能使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才能有正确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才能满足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干部需求。概而言之,对于中共长期执政、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是具有“纲举目张”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笔者时年76岁,集半个多世纪的人生经历、多少次大大小小政治运动的洗礼、40多年农业科研经验、30余年九三学社社龄和参政议政实践,从中深深体悟出以下启示:
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决定其“党性”和“人民性”绝对高度统一;党的为民形象必然深深植根于人民心中;同样人民心中党的光辉永存;党和人民没有须臾隔阂。这是百年中共之所以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法宝!
可惜,近数十年来,由于党内外、国内外及各种主、客观复杂因素,导致党内某些人出于信仰缺失以致初心已辍、迷失自我了;满足于上下左右“对表对标”相互“敷衍”的“两面人”多了;各级干部看上司“眼色”多了,看人民“脸色”少了;溜须拍马的多了,与人民亲密无间的少了;领导调门高了,群众抵触情绪、牢骚怪话多了;领导“心入”实际查实情的少了,腾挪出了让某些别有用心者把矛头指向党中央直至对领袖本人持怀疑、否定态度的空间……实事求是讲,如是状况令人痛心疾首!
笔者绝不怀疑上述状况的出现,与国内外反共、反华势力种种挑拨离间、制造矛盾、扩大矛盾、以利其颜色革命的企图有关。但追根溯源,还是与我们自身原本牢固的“党性”和“人民性” 高度统一的体制机制,出现了偏差、松动、缝隙、缺口直接相关。有道是“打铁要考自身硬”“苍蝇不巴无缝蛋”,倘若“篱笆扎扎紧,野狗钻不进”!
无论从理论与实践讲,“党性”与“人民性”倘若“二律悖反”,是最有损于人民对共产党宗旨的认同,是最有损于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是最有损于党在人民中的崇高威望和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执行力。这一切,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应当摆在首位即“惟此惟大”!
因此,这里斗胆提出以下两点建议,特别需要在开展“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亟待多多上心,把已被扭曲以至松动、错位了的“党性”与“人民性”之关系,彻底给拨乱反正过来,回归百年中共的正轨。
一、最大限度让各级干部确立“党性”与“人民性”至高无上统一的观念。
此话分三头说:
一是各级党政机关在作出涉及人民利益的重大决策之前,一定要花大力气、不拘形式深入基层,是“心如”绝非“身入”,广泛接触群众,倾听各方面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
二是执行决策过程中,要敏锐地发现上级决策与人民利益是否有冲突,一旦发现存在缺憾就要以不损害人民利益为前提,不要有怕“得罪”“妄议”上级的瞻前顾后,应如实依循《党章》规定向上级、直至向党的中央反映,该修正的一定要修正。
三是要修改相关人民来信、来访《条例》(或《党内法规》),各级领导都要鼓励下级、下属讲真情、说实况、反映人民呼声、百姓意愿。遇到棘手的矛盾,领导机关要反躬自问找原因,不能一级一级地向下“一推六二五”,要敢担当、善作为。
二、要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党内自我革命”,二者密切结合,“内外夹击”,才能纯洁“党性”,捍卫“人民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党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的认识、对实事求是作风的重塑,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永葆中国共产党初心的宗旨与使命,依然需要大大跃升。譬如:党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执政”;党把“反腐倡廉”斗争永远挺在前面,人心所向,民心回归;精准脱贫,小康有成;经济发展,温饱无虞;新时代“军改”,军队更有战斗力,民心更稳;生态治理,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空气清新,正是民心所盼……所有这些,是14多亿人民明知眼见、切身感受得到的。
但是,必须看到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与纰漏。譬如:有的干部,不知他们是否意识到自己在某一层级的工作,是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出了问题老百姓不是责骂、埋怨他们个人,而是对执政党和人民政府的责骂、埋怨与信任折扣。也不知这些干部是出于什么考虑、顾虑、忧虑,总会时不时地把“党性”与“人民性”有意无意地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在对法规的履行、对政策的执行、对领导指示的落实、对服务对象的举止言谈等等,人民群众往往耳闻目睹、感同身受地欲言又止。譬如:要么说极端话、要么办过头事;要么拖泥带水、要么过犹不及;要么虚实不一、要么阳奉阴违;要么独出心裁、要么夹带私货;要么仰视上司盛气凌人、要么居高临下俯视老百姓……
这些负面现象的例子,往往在一些干部看来,并不是多了不起的大事,但却事关“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问题。比如,在过去三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对核检、封控、看病、食品保障等等的落实上,均有不同的表现,搞得一些地方、一些时候、一些老百姓只好“跺脚、骂娘”或私下“戳脊梁骨”。
又比如,疫情之后的大学校园要不要恢复到疫情之前那样“开门纳民”?正在无情地考验着“党性”与“人民性”是否高度一致!笔者以为,大学领导们似乎都在等着教育部、卫健委拿出一纸公文,以免“万一出几个阳性”,自己好免责,于是可以置社情民意于不顾!殊不知,全国纳税人出钱办的大学,只要管好内部的教学楼、宿舍楼、实验楼、办公楼这“四大楼”以及管控好噪声、卫生、园林等,都应无条件地敞开大学校门当“人民公园”!
这样一来,不就很好地把“党性”的原则与“人民性”的普惠,融会贯通起来了吗?一好百好,皆大欢喜。亟待各级领导干部们从点滴做起,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带头人!
作者:徐宗俦,副研究员,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九三学社重庆市委“思想建设与理论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宣讲团”成员。原贵州省政协委员、安顺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安顺市委副主委、安顺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