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朝辉:为官当有泥土味 - 昆仑策
-
韩朝辉:为官当有泥土味
2022-11-25
【1983年8月9日,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到田间查看棉花生产(资料图片,源自:人民网)】
百年来,从“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到“群众需要什么就干什么”,再到“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一代代共产党人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作为党的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然而,总有些干部干劲不足、官劲十足。讲话文绉绉、酸溜溜,调研干巴巴、急匆匆,干事慢吞吞、空洞洞,一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气息,没有一点群众气儿、泥土味儿、担当劲儿。
为官者,不妨多说点“土话”。俗话说,“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这不是左右逢源、“两面派”,而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说话是一种艺术,直接影响沟通实效。如果干部总是打“官腔”、唱“官调”,说一些群众不关心,甚至是听不懂的“机关语言”,不但干群关系得不到密切,怕是群众利益也难得到保障,毕竟上下不通。作为党员干部,不要摆架子、唱高调,卖弄学问,动辄长篇大论、高谈阔论,要多听听群众“土话”,自己也要多讲讲“土话”,和群众做“老乡”,成为“一家人”。
为官者,应该多走点“土路”。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对党员干部而言,最好的走路机会就是调研。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但调研不是走形式、走过场,只有脚踏实地,鞋上沾泥,掌握情况才能“冒热气”,制定政策才能“接地气”。作为党员干部,在调研过程中要多走“土路”,不要搞“开着公车一溜烟,一转就是好几天”,脚不沾泥式的车轮调研,要学会走群众走的路,和群众一起走路。
为官者,必须多干点“土事”。俗话说,“群众事无小事”。然而有些党员干部,却总是眼高手低,总想着干一些大事难事,把群众关心的切身需要,当成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这样便是本末倒置。作为党员干部,要扑下身子、迈开步子,身入基层、心入基层,时刻把群众关心的“土事”放在心上,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导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从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入手,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以担当作为、真抓实干书写无悔答卷。
(作者单位:河北省任丘市委组织部;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