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管理:只要结果 不管过程 对吗 - 昆仑策
-
红色管理:只要结果 不管过程 对吗
2022-02-26
多年以来,不少“培训大师”在课堂上给听课的学员讲授“秘籍”:“当老板,只要结果,不管过程”。而一些领导者和管理者、老板和老总也经常对部属、员工强调:“只要结果,不管过程”。
那么,作为领导者或管理者究竟要不要关注“过程”呢?如果“不管过程”,能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呢?仔细想来,还真是值得商榷。
第一,如果这样说,反映出领导者不够冷静理智的一种情绪。“只要结果,不管过程“,领导者是不是想要给予部属以自由发挥才能的更大空间?不一定,而是许多时候恰恰反映出对部属辛勤付出的某种“漠视”。因为,部属真正的付出和价值往往就体现在“过程”之中,“结果”不过是流汗、流泪、甚至流血的“过程”结晶。比如,在作战行动中,如果上级指挥员只要求部属“消灭敌人”的战果,而不问实施作战的战略战术,或不管作战行动中的协同配合,或不顾参战官兵的严重伤亡,或不能因战场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战法打法,则很难实现“消灭敌人”的作战目标。还要看到,如果领导者大讲特讲“只要结果,不管过程”,忽视部属的艰辛付出,也会影响他们进一步努力拼搏的主观积极性。
第二,如果这样看,领导者常常会偏离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步一步发展积累的“过程”。换句话说,事物发展的本身就是一个又一个“结果”积累的“过程”。比如,战争年代,红军指挥员基本都是“泥腿子”出身,他们之所以能够成长起来,就是因为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每打一仗,无论胜败都要总结一次。这个总结,就是还原作战的场景“过程”,认识和把握战争的特点与规律,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再比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者成功打造一家优秀企业,这个“结果”必须是一个又一个成功的“结果”递进的增加“过程”,也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不是一次“只要结果,不管过程”所能实现的。
第三,如果这样做,领导者难免会失去掌握真情实况的机会。任何工作的完成都需要一个“过程”,而所谓的“结果”只是工作实施期间主客观条件相一致的“展示”。在做工作的具体过程中,究竟遇到了什么情况?可以收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对下一步决策有哪些借鉴与汲取的经验教训?如此等等,实际上都反映在具体“过程”中,而这些正是领导者需要掌握和了解的。我军指挥员最忌讳情况不明的“瞎指挥”,每次作战前尽可能地调查了解各种情况信息,做到知己知彼,慎重决策;在作战过程中,高级指挥员经常会亲临前线了解情况,以及时调整决策。如果在管理工作中反复强调“只要结果,不管过程”,部属在汇报工作时就会自动选择省略“过程”,领导者也就失去了掌握实际情况的机会。
第四,如果这样讲,容易成为有的领导者不履职尽责的托词。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出主意、用干部”,这就需要通过“过程”来了解实情以作出正确决策。可有的领导者借口事情多工作忙而“只要结果,不管过程“。如果要论工作繁忙,毛泽东主席当数第一,但他一生中都非常关注事物发展的“过程”。比如,为打赢抗美援朝战争,他既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同志以充分的作战指挥权,又对每一个战役的进展“过程”作具体了解和指导,从没说“我只要胜利的战果,不管作战的过程”。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大讲特讲“只要结果,不管过程”,很容易误导大小领导者跟风效仿,从而影响工作指导的及时和正确。
因此,高明的领导者应该做到既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但不同层级的领导者对此并非等量齐观。一般来说,高层领导者更应关注“结果”,中层领导者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过程”,而基层领导者则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过程”上。
(简振新,现任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红色管理工作委员会会长,《九九红色管理法》创始人。张永杰,现任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红色管理工作委员会特聘专家,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来源:振兴咨询微信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