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帝时代”指古史传说中夏代以前的中国上古时代。通过对“禹征三苗”“稷放丹朱”“涿鹿之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考古学实证,基本可推知五帝时代具有真实的历史背景,从4700多年前延续至约4100年前,前后经历三个时期,大体自轩辕黄帝、蚩尤和末代炎帝等始,历颛顼时期,最后是帝喾、尧、舜、稷、丹朱、禹等。考古发现显示,五帝时代中华文明已迈过起源和形成之时而进入初步发展阶段,大概已有统治范围可能涵盖黄河流域大部的跨区域王权国家的萌芽。此后以“禹征三苗”为契机,长江流域也被纳入国家版图,夏王朝初步“一统”的格局正是在此基础上得以建立。
“五帝时代”指古史传说中夏代以前的中国上古时代,其历史真实性在古代原不成问题。但自晚清民国以来,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下疑古之风盛行,五帝时代因之基本被否定,极端者甚至有“东周以上无史说”。虽然因晚商都邑殷墟、早商都邑郑州商城等考古学发现,此说宣告破产,但对商代以前的夏代乃至五帝时代,学术界的质疑声至今仍未断绝。五帝时代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只有紧密结合文献史学和现代考古学,并以适当的方法展开研究,才有希望逼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