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个中产家庭育儿的花费纪录
作者:一个坏娃儿妈
我,一个职妈,体制内的,两个娃儿,一个14岁,一个3岁,真弄不清自己是专业带娃,还是业余带娃。上班远,不得不请钟点工阿姨,接送一个在幼儿园的娃,另外帮做一顿晚餐。每天下班,第一件大事就是赶回家,接钟点工阿姨的班,开启我业余时间带娃的专业里程。当下,国家鼓励生三胎,我们夫妻算了一笔账,内心响应,果断放弃。
这笔帐还真有人已经拉出清单,作为广州职妈的我,看着自己每年的花销,还不得不摁下确认键。
我按照上面的项目,列出我养两娃的账本纪录:
二娃怀孕到出生:产检、分娩、营养品、待产包、婴儿用品、坐月子等,大约花4万;说明:没去月子中心,窝家坐的月子。
二娃0到3岁:奶粉+辅食、尿不湿、奶瓶、衣服玩具、自己零成本早教、医药、娱乐等支出约10万;说明:自带娃,没敢请人,也无老人帮忙,老人均在外地。
大娃3到6岁:幼儿园学杂费、衣物、饮食、医药、娱乐等约10万;说明:这一阶段,让大娃野蛮生长,没有去兴趣班。
大娃小学6-12岁:学杂费、兴趣班、社会实践费、校服、辅导班、衣物饮食等约18-19万;说明:人有我没,我娃就会输在起跑线上。职妈我起初不信邪,坚持清高了六年,待大娃进小学面试,学校老师一问大娃懂什么乐器,会不会跆拳道之类的,我娃摇头……这逼得我终于低头随俗。不俗不行呀,再野蛮放养,不报兴趣班,我娃连像样的小学门都进不了。
大娃初中12-15岁:学杂费、兴趣班、辅导班、衣物、饮食等约烧10万;说明:电子产品仅限于儿童电子手表,一台英语学习机,均非名牌;兴趣班为珠心算、钢琴课两项。
看到了吧,那个列表清单上,“把一个孩子养到大学毕业,要花80-255万!平均每年约3.5万-11.1万!”我这等职妈,合着丈夫的收入,紧缩开支,也得给每个娃儿烧个60-70万,才能从摇篮供到大学毕业。这笔帐还没有算上通胀。央妈的一号首长2023年两会前,象喜雀一样报喜称:2012-2022年的10年间,中国通胀率不到3%。哎呀,我怎么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天天下班后提蓝到街市扫菜,2012年鸡蛋2.5元/斤,2022年底超过6元时代,还不是什么农家走地鸡下的土鸡蛋,更不要说那些彩色的土鸡蛋;普通的青菜也是翻倍地往上窜,举目望去,5元/斤都不是稀罕的菜。如果网购,无论淘宝、美团,基本论个论棵卖的,更贵。为了省钱,拼多多是我的后备菜场。
此外,还有另外一笔不得不算的帐:住房的开销。为了两个娃的教育,我们从早期买房的市中心转到不很边缘的区,都是学区房,带学位,想从房屋的差价中,以小换大,从60平方扩展到100平方(建筑面积,实用面积只80平方),还从房价升值中,成功实现从上车族到中产。我俩一月收入不过3万,我1.2万税后净工资;先生在企业,时多时少,月入多时2万上下,疫情期间最惨只有4000元的月薪,算一下房贷,每月固定去掉9000多元。那阵子,职妈我一把一把掉头发,担心下个月的房贷怎么办,哪儿可挖矿。我深深体会到了在市场经济中养娃,真的就是没有锚的船,任性是天性,潇洒是无奈。
我结合个人带娃的实际开支,再拨拉手指,为广州的一个普通双职工(收入小中产)家庭细算一下的育娃账本:
一、学前教育费用:
1、保姆费:6000元\月(包吃住和迎来送往要7000元\月),算到娃儿3岁,一共要支付25.2万。
2、幼儿园费:一个月2000左右(普惠式),不含一些兴趣班。
3、才艺教育:兴趣班加起来一个月平均要3000-3500元。乐器一堂课约300,一周算两节课大约600元。约2400\元月。3年要10.8万幼儿园,不加培训费。
拉杂算来,学前教育花个培训费8.64万,只个平均数。
二、基础教育阶段费用:
1、小学1-3年级:主要是培训班。大约周末会上2-3个培训班,大约500元\周,至少2000元\月,共约14.4万元。
2、小学4-6年级的学科培训:一门课一课时大约200元,算2个课时是400元;学两门就是800元\周。大约3200元\月。共约11.52万。
3、初中-高中1-6年级:学科培训。算两门培训,每门一课时250元左右,两课时500元。那么1000元\周,4000元\月左右。3年怎么得也要14.4万元。合共约84.96万(不含高中,不含吃、学区房、衣服、旅游等费用)。
4、旅游费:游学兴起后,旅游的开支也成为必要项目,1年2万,1-12岁:24万。
高中毕业的孩子也就是18至19岁。这一通算下来,普通小中产家庭的娃儿,从0-18岁,150万是广州小中产养育一个孩子需要的基本费用。两个娃,就是300万。三个娃,那得多少个永动型印钞机呀!
往后还有一堆大学费用(与出国留学比,已经无比少了)、住房首期、结婚费用……天呀,市场经济把我这样的职妈,变成了孩奴、房奴、婚奴,真正的受益者是谁?若说孩子是“吞金兽”、“碎钞机”,那是把娃儿们当尿壶,大错特错了。市场经济才是吃不饱的“吞金兽”、“碎钞机”!
现在大兴调查研究,职妈我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为自己和广州双职工家庭计算了两笔育娃帐。算完后,自己也吓了一跳。国家一再要求课外培训的教育机构不能进入体制内,可它偏偏能够体制内外通吃。娃儿们要想进入好学校,就得先从培训班抓起,无论幼入小、小升初、初升高、高升本,概莫能外。
教育一旦被当成市场,资本在改变人的本性和教育的本质上,真是无所不能。国家疫情前整顿课外教育集团,广州仍然活跃着很多各式各样的补习班,美名曰:托管班,继续着明托暗补。疫情一放开,课外教育集团合着全国的资本家罢工,政府又怕了,各类教育培训班、补习班、兴趣班等等,又大鸣大放地回来了。
国家都架不住的事,我,一个职妈又能怎样?只好又把疫情中松快了两、三年的两个娃儿,重新送进了各类课外机构的“集中营”。我的荷包呀,每个月鼓了又瘪,大头都被资本吹起的教育泡沫吸走了。
(来源:昆仑策网【来稿编发】,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