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取得成功的那些优秀的传统,优秀的思想,优秀的做法,优秀的精神,优秀的作风,都是不能丢弃的。我们自己的珍宝,我们自己要特别珍惜。如果自己不珍惜,如果看到这些宝贝存在的历史太悠久了,就不当回事,甚至当作敝屐而抛弃,那就是败家子,就是我们的敌人给我们挖的坑。
最近,看到周小平的一次讲话,也让我颇受启发。我无法记住他说的每句话、每个字。这里也只是把他说的大意描述如下。这个大意就是说,人们常说,是改革开放,让中国今天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周小平认为,这个说法并不准确。不过,在我看来,如果更为准确地描述,则是说,这个说法只有一部分是正确的,也就是说,这个说法有其片面性。
没有改革开放,我们确实走不到今天这一步。但是如果只是改革开放,那么问题就来了。周小平说,世界上那么多国家,不知道改革开放会让他们发展起来吗?南非不知道吗?巴西不知道吗?阿根廷不知道吗?还有那么多发展中国家,他们都不知道吗?然而,为什么只有中国才能够发展得这么快,至少说明,如果只是强调改革开放的作用,显然是不全面的。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莫里斯·迈斯纳在他所著的《邓小平时代:1978—1994,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考察》一书中,有如下的论述:
“其实毛泽东的那个时代远非是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主要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对于毛泽东时代取得的物质成就闭口不谈,也许是对早些年从北京传播出的言过其实(而且经常赋予虚假成分)的宣传的一种自然反应,然而这些宣传却常常被外国的评论家们所重复,许多外国人一度曾热切地相信,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取得了最大的经济成就,现在却倾向于对它作出最糟的评价,似乎以此来弥补他们早先的轻信。这种倾向与现时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政治方向是一致的,目前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人们都普遍对市场的魔力赞不绝口,而对中央规划的效能持很大的怀疑态度。然而,如果不去正确地评价毛泽东时代把中国从世界上最落后的农业国家之一变成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止世界第六大工业强国的过程中取得的惊人成就,就不可能理解毛泽东时代遗留给邓小平时代的经济问题。实际上,毛泽东发展策略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中的大部分都是高速工业化的副产品,如果不正确评价这个基本的经济事实,就无法理解在毛泽东之后时期占支配地位的改革。”
周小平没有提到印度。可能是因为印度比他提到的几个国家发展得还是要好一些吧。当然,印度人口众多,印度的软件产业也相当地强,印度的工业制造业虽然并不是非常全面,但也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是印度的发展速度与中国相比,还是略逊一筹。应该说,印度在独立后,还是很想发展一下自己的。而且,当年。印度与苏联关系很好。虽然印度的工业化不好说是苏联援助的结果,但苏联的帮助应该让印度受益非浅。
当年的中国也受到过苏联的援助。或者说,苏联对中国援助的力度很可能是超过对印度的援助的。156个大项目都是实打实的硬货。当然,更重要的是,苏联的援助对中国的发展来说,主要还是帮助中国打下了一个初步的基础。中国后来的发展,是在这个基础之上,主要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而创造出来的。或许在这个自力更生的奋斗中,印度比起中国来,所发挥的力度还不是太够吧?
周小平还认为,中国的发展能走到今天的程度,不能没有建国初期,中国自身所奠定的工业化基础。中国开始走出一条自己的从农业化大国向工业化大国转型的道路。中国最初通过扫盲,后来又不断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来提高我们人民的文化素质。中国在卫生健康和体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高了中国人民将近一倍的预期寿命。中国社会的安全稳定,也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安全保障。
当然,有一点,可能周小平没有说,或者他说了,我没有听到。那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包括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包括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化道路,都为后来改革开放之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条件和保障。农业的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建设了大量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供了粮食生产与供应的安全。这都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这些因素,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里都是不具备的,或者是不完善的。印度自称是社会主义的,但如果说印度也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因素的话,那也肯定是没有多大的覆盖面的,能受益的人口也是非常少得可怜的。
然而,看到中国的快速发展,同样也要看到,中国的快速发展也不是一条笔直的,无坎坷的道路。我们受到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严重干扰,我们的一大批国有企业遭到前所未有的严重创伤。如果我们在这个方面没有遭到如此之大的损失,那么我们的发展可能还会更快一些。还有那些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那些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对我们的建设和发展都起到过干扰与捣乱的作用。这表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方面,做得还是有缺陷的。
周小平的观点,有一点还是很有独到之处的。他的观点,把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的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真正用事实和历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我们不是抽象地说,不能把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隔绝开始,不能用前三十年否定后四十年,也不能用后四十年来否定前三十年。因为历史本身就是如此。
前三十年主要的作用就是奠定基础。就像盖一所大厦,在打基础的阶段,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深挖下去的大坑。大坑下面用钢筋和混凝土不断地夯实这个地基。地基打好之后,再往上一点一点地加盖楼层。所以,在前三十年,在我们打地基的时候,地表上似乎看不到什么明显的建筑物。于是有人就以为,我们那三十年就什么都没做,即使做了什么,也是白干了。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什么明显的结果。而在我们的基础打好打牢之后,我们开始建设地面的建筑了。有的人就以为,这地面的建筑才是我们做出来的成绩。所以这些成绩就应该归结为这后来所做的工作。
甚至有人还认为,那个前三十年的基础其实是不需要的。我们直接在一个平地上建筑一所大厦应该也没有问题的。挖那么深的基础有什么用?白费工夫。直接在平地上盖出一所漂亮的大厦也是非常壮观的。但是,这些人是真的不知道,还是装傻充愣?在平地上盖大厦,一是不可能,二是即使盖了起来,那么倒塌下来也是很快的。但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要信口雌黄,就是要颠倒是非,就是要混淆黑白。对这些人,讲道理是没有多大的用处的,就是需要用事实狠狠地去抽他们的耳光。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我们取得成功的那些优秀的传统,优秀的思想,优秀的做法,优秀的精神,优秀的作风,都是不能丢弃的。我们自己的珍宝,我们自己要特别珍惜。如果自己不珍惜,如果看到这些宝贝存在的历史太悠久了,就不当回事,甚至当作敝屐而抛弃,那就是败家子,就是我们的敌人给我们挖的坑。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那些已经被我们丢掉的,被我们有些人所鄙视的那些真正好的宝贝,我们一定要尽全力找回来。我们不能再把宝贝当作垃圾丢掉了。那将是一个非常愚蠢的行为。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北航老胡之闲话”微信公众号;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