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东方就餐用筷子,西方就餐用刀叉,谁优谁劣?笔者认为东西方餐具虽有差异,但是难说谁优谁劣,只能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本文原来以“东西方就餐方式”为题阐述,但后来一想,“就餐方式”不仅仅限于餐具使用,还包括用餐礼仪、上菜顺序、饮酒方法、就餐氛围、餐桌交际等,为便于分析,紧扣筷箸文化,故改为《论东西方餐具的文化差异》。而且就餐具而论,也分筷、匙、刀、叉、盘、碗、碟、杯、锅、勺等,我们这里以最能体现东西方特征的餐具——筷子和刀叉来论述。我们研究东西方餐具的文化差异,分析他们各自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可以有利于我们认识东西方的文化特色,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食品决定餐具
东方人就餐用筷子,西方人就餐用刀叉,为什么会如此?原因可能很多,笔者认为根本原因还是食品决定餐具,这正像盛水要用碗,装菜要用篮的道理一样,是东西方食品的结构催生了各自的日常餐具。
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茹毛饮血”,过着手抓嘴啃的用餐生活,自然谈不上使用餐具。大约在一万年前,古代世界开始有了农耕活动。在我国黄河流域培育出了小麦,长江以南以至东南亚一带,则慢慢培育出了水稻。这样我们祖先用以填饱肚子的食品渐渐以谷(黍)、动物、野菜为主。从食物的原料而言,由于我国的先祖食用的谷(黍)类、野菜等,或颗粒细小,刀叉不易分割;或形体柔软,刀叉难于进食。而从食物的成品来说,由于当时已发明了陶釜陶罐等,正如《通鉴·前篇外纪》云:“黄帝作釜灶,而民始粥。”黄帝时期约在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我们的祖先懂得了用陶釜陶罐烧水加热、煮粥煮菜。主食米、豆用水煮成粥,副食菜、肉加水烧成多汁的羹,食粥用上匕,这里的“匕”,不是匕首,而是取其本义,指进餐用的小勺子。因为“匕”的甲骨文字形象匙形。
在最初的时候,我们祖先可能是将谷粒(小米)捣碎煮粥食用的,往往还要掺杂一些野菜、树叶之类一起烧煮。粥、菜等食品在器皿中烧煮,为不使烧糊烧焦,就需借助树条、竹枝、竹片、或者动物的股骨等来搅动食物。进食时,因为吃的不是烧烤的动物,而是烧煮的米粥、野菜,这就不可能使用刀叉来分割、进食,那怎么办?这时,聪敏的祖先肯定发现单根树枝虽能搅拌,但不能捡取,而两根树枝取物却非常方便——于是成双的筷子诞生了!古籍《礼记·曲礼》说:“羹之有菜用挟,其无菜者不用挟。”郑玄注“挟,犹箸也。”由此可知,新石器时代食“无菜者”的稀粥用“匕”,吃“有菜用挟”,使用“箸”,因为以手来抓滚烫稀薄的菜羹,是不可能的;用刀叉也是难于进食,于是箸便成了最理想的餐具。所以筷子成了以饭菜为主的东亚农耕的民族最具特色的进食工具。
西方人就餐用刀叉,是源自欧洲古代游牧民族喜欢食肉的生活习惯。人们知道,农耕社会,因种植田地,耕耘庄稼,往往居所固定。而游牧民族,一个“游”,一个“牧”,显明地点出了他们的特色。游是居无定所,四处为家;牧是身骑壮马,放牧牛羊,每天的食物是吃牛羊肉,喝牛羊奶。早期的刀大多是石刀或骨刀;知道炼铜以后,有了铜刀;铁器出现以后,才改用铁刀。一把匕首闯天下,这把刀,既是防身、攻击的武器,又是宰杀、解剖牛羊的工具,还是每日切割牛羊肉、剖切面包、昂首进食的餐具。他们主食肉类,副食面包,都是用刀切割;一刀多用,确是方便了游牧生活。据悉西方人的老祖不会煮炖,只会烧烤。烤熟了牛羊,又如何下口?手撕太烫,只有用刀子割——可见用刀进餐是游牧民族喜欢食肉的结果。
史载,西方人用刀进食一直到15 世纪,之后他们看着自己举刀、昂头、张嘴、咋舌的进食姿势,实在不堪入目。于是动脑筋改进进餐的姿势。很可能他们从渔民用渔叉捕鱼中受到启发,才发明了双尖的叉,因为双尖的叉能固定食物,再配合刀,割下肉块,改用叉叉送进口里,不必举刀、昂头、张嘴、咋舌,这样显得优雅好看些。当时还只是双尖叉,到 17 世纪末,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英国上流社会开始使用三尖的叉,到18 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形成了现在的样式。
综上所述,西方刀叉并用进食只不过四五百年的历史,而我国用筷子进食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相传四五千年前,大禹在治理水患时,三过家门而不入,有时时间紧迫,等兽肉或菜粥刚烧开锅,就急欲进食,以赶工期。但汤水沸滚无法下手,就用葫芦制成瓢,盛水喝汤;折树枝夹菜、肉食之,两根树枝甚至能连釜、罐底下的豆子和肉食碎块,都能捡出来吃。由此可见我国用筷子进食的历史,比西方刀叉并用进食的历史有十倍以上,这是值得我们东方人骄傲的。
餐具造就用餐模式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人类要生存、要发展,首要的是要解决温饱问题。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使用什么餐具,对于形成分食制还是共餐制,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甚至可以说,餐具造就用餐模式。
东方人就餐用筷子,小小的一双筷子,运用之妙,变化无穷。它有夹、戳、撮、扒、拿、剥、挖、撬等八大功能,正像著名文学家梁实秋说的:“筷子运用起来灵活无比,凡是手指能做的动作,筷子都能。”一盘菜上桌,不管是整只的全鸡全鸭,还是细碎的什锦菜肴,在众人的筷子功下,都能消化,因此天长日久,就自然演变成共餐制。每逢吃饭,必然全家人团团围坐桌旁;菜肴上桌,大家举筷分享,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由此可见,正是筷子的功能,推动、决定了东方人的共餐制模式。而且正因为使用灵巧的筷子,众人团团围坐的氛围,从而促进了中国琳琅满目的美食问世。
而西方人就餐用刀叉,只能就近切割,因此他们用餐采用长形窄桌。试想,如果他们坐上八仙桌、大圆桌,由于刀叉没有筷子夹、戳、撮、扒、拿、剥、挖、撬等功能,分割、拣菜多有不便。而且,如果每上一菜,就举刀分割,拿叉叉肉,那势必餐桌上刀光闪闪,尖叉纷飞,既不文明,更不优雅;稍有不慎,还会伤人。因此,它的必然结果是各人分而食之,于是造成了分食制。
现在有种论调,说西方人因为讲卫生,就餐分食。应当承认,分食比共食卫生。但是西方人就餐分食是因为讲卫生,就违反历史事实了。如前所述,西方人就餐分食是因为他们餐具造就了用餐模式,当时他们使用刀叉进餐的本意并非讲究卫生,而是在不经意中形成的历史发展结果。
还有人问,倘若请洋人吃饭,是选用分食还是共食?是使用刀叉,还是坚持中国人的习俗使用筷子?我认为为慎重起见,可先听听对方意见。总的原则是看请吃的是中餐还是西餐,跟吃的人是哪个国籍的没有关系。请吃西餐就分食,就用刀叉;请吃中餐,不妨采用共食,启用筷子这时,还在使用公筷,以让对方体验东方就餐文化的真谛。总不能请吃西餐,还用筷子吧!
从餐具看东西方的文化特性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照见太阳。小小的餐具,影响着人类的行为习惯,从中可折射出东西方的文化特性。
东方的筷子体现了崇德文化。著名作家沈善增在其新著《崇德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崇德文化,而占据西方主流地位的是崇力文化。他概括说,崇德文化是过日子文化,崇力文化是想打仗文化。中国就餐用筷子就体现了崇德文化,表达了一种崇尚和谐的理念,有一种温馨之感。著名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华夏民族是酷爱和平的礼仪之邦,宴会上出现刀叉会被人视为凶器,影响友好的气氛。”因此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两根筷子,虽然也有金属制品,但大多是竹木所制,它与“动刀动枪”式的西方餐具相比,还真多了一份“和为贵”的意蕴。连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也这样评论说:“中国以筷子取代餐桌上的刀、叉,反映了学者以文化英雄的优势胜过了武士。”
而餐桌上的刀叉,体现了崇力文化。钢刀利叉,寒光闪闪,体现出一种刚硬、峥嵘、崇武的品性。正如著名作家、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杜宣曾说的:“今日西餐桌上的刀叉,是过去战斗刀叉的缩短。虽然在一些富豪餐桌上的刀叉,用金子或银子,甚至镶上宝石,经过有名的工匠精心制造,放在洁白的餐桌上,熠熠发光,但毕竟摆脱不了它原始的野性痕迹。而筷子则早从这种原始野性中异化出来了。”“原始的野性痕迹”无疑就是崇力文化。
东方的筷子还体现了集体精神。这首先表现在吃饭形式上,它是共餐制,一家人围桌而坐,大家同吃一锅饭,共食一桌菜,一般来说,老幼尊卑,上下左右总有一些规矩,大多都要一家人到齐了才开饭,这就从小培养了家庭观念,集体精神。其次,因为同吃一锅饭,共食一桌菜,讲究谦让,吃多吃少,吃这吃那,互相照应,不能随心所欲,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若是酒宴,规矩更多,不可能有的下筷如雨,有的狼吞虎咽,有的独霸好菜,那是失礼失态的。而西方就餐是分餐制,从小开始就培养分吃,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由此衍生出讲究独立,崇尚个性的品性。同时在就餐时,刀叉并举,埋头吃饭,各人自扫盘中菜,不管他人碗里汤,互不相扰。西方人喝酒也是听凭自愿,白兰地、威士忌、鸡尾酒,喜欢什么喝什么,想喝多少喝多少。这就为西方人为什么喜欢独来独往、崇尚张扬个性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本文作者为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顾问、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本文曾在《第一届中国筷文化研讨会》上发布,后收入《新学科的文化追问》一书;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