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意见》强调,我国高校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当前,东西方意识形态竞相博弈、抢夺人心的竞争形势日趋激烈。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较量中的主动权,迫切要求建设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堂这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努力在青年大学生心中播撒下科学信仰的种子。为了做好这一“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必须防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堂出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弱化的倾向。
教学宗旨片面讲究学理性,忽视塑造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始终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首要问题。一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不能正确处理科学真理与价值追求的关系,片面讲究逻辑的严谨性,片面追求理论运演的完美化,进而追求所谓的“价值中立”,甚至认为没有立场的研究与教学才是科学。一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以“学术自由”为名,避谈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避谈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研究工作不能结合党和国家的现实需要,全凭个人兴趣、主观好恶从事,教学工作或者仅为完成教学大纲任务,或者只为传播自己的学术成果。更有甚者,个别教师自身缺乏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政治信仰,存在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价值观的倾向,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造成了负面影响。
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内容更新缓慢,跟不上国际国内意识形态形势快速变化的需要。一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缺乏热情,缺乏敬业精神,仅仅把教学当作不得不完成的硬性任务,非教学时间宁愿四处休闲,也不愿好好备课,甚至利用非教学的大量时间在社会上从事商业性活动,并以此为主业,反而把教学当作副业,完全本末倒置。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一般来说,由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如何制作教案、如何设置课堂环节等教学设计环节都由教师自己说了算,由此,个别把教学“当作职业而非事业”的教师,在思想上产生了惰性,在备课上也愈加随意,他们不关心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能紧紧把握社会思潮竞争与博弈的状况,一本教案数年不变、不作更新,教学内容乏善可陈、味同嚼蜡,在当今的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中,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说服不了自己,更奢谈打动和说服思想活跃的大学生。
教学方式存在本本主义、自由主义的倾向,导致了机会主义、修正主义倾向的错误思想和行为。部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缺乏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素养,将西方理论学说的一些观点结论奉为金科玉律,片面追求国际化学历背景、学习经历,缺乏立足中国国情进行创造性发展的责任意识和能力,从而陷入了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认识泥潭。
还有一些教师在思想深处缺乏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缺乏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信仰。他们将看到的个别社会问题夸大化、歪曲化,将自己遭遇到的一些不公平经历情绪化,甚至仅凭道听途说的故事,就对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抱有成见,将自己的主观主义情绪掺杂和流露在日常教学之中,在讲台上抹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与制度,把中国共产党讥讽为“特色党”,这些缺乏政治责任感的教学行为容易对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政治信仰造成极为负面的影响。
正是由于本本主义、自由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认识倾向,个别教师逐渐丧失了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极个别人甚至以“持不同政见”为时髦,从而滑向了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错误思想和行为深渊不能自拔。他们利用我国社会包容度提高的时机,把“持不同政见”作为自己出名的捷径,借此迅速蹿升为社会知名人士,到处做污辱党、社会主义和国家的讲座,他们靠颠倒是非、抹黑中国的“本领”,尽享了名利双收的好处。有群众反映,听了一些政治异见人士的讲课,直接就会让人萌生出推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冲动,这类危害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名师”已经违背了宪法规定,背弃了人民教师的基本职责,超越了学术自由的政治边界,成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害群之马,应该成为严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纪律的重点对象。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即使是个别高校存在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弱化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正是改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工作的良好契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一定要以对社会主义事业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意识,积极纠正存在着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弱化的现象。绝不能因为个别教师自身的问题,影响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传播,更不能动摇青年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作者:北京联合大学教师、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来源:求是网)